王綬琯院士
(1923年1月15日—2021年1月28日)
王綬琯院士,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斗,共和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但誰也不曾想到的是,在進入天文之前他是修船的。1936年,王綬琯考進重慶馬尾海軍學校就讀,剛開始學的航海,後來又學了造船。
造船的行業一呆就是14年,直到1950年,王綬琯在倫敦大學進修期間,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天文學,這才改修的天文學。
1953年回國後,王綬琯先後在天文觀測臺就職,隨後在開創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提高了中國授時訊號精度,推動了天體測量學發展,研製出多種射電天文裝置。
1980年,57歲的王綬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直至2021年1月28日21時37分,王綬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沈忠厚院士
(1928年2月13日-2021年2月5日)
沈忠厚院士被譽為中國“鑽頭之父”,他這輩子,水擊石穿尋地火,披肝瀝膽為人民。
沈忠厚院士研製出了三種高效鑽頭,大幅度提升了機械鑽速,運用的油田,直接獲益過億元。沈忠厚院士建立了新的方法,解決了全球鑽井工程長期沒有解決的水力設計理論問題。
2021年2月5日沈忠厚院士逝世,享年93歲。
周毓麟院士
(1923年2月12日-2021年3月2日)
周毓麟院士是共和國偉大的數學家,曾為國家三次轉變研究方向,為我國數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國內少有的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等方面都作出卓越貢獻的大家。
遙想當年,1946年11月進入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跟隨陳省身學習拓撲學,1948年陳省身決定帶他前往美國留學,但被周毓麟謝絕,周毓麟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1954年國家派他去蘇聯留學,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健身,他又轉學偏微分方程,在學界內做出了巨大貢獻,即便到了90歲高齡,他還在關心中國核武器數值模擬,計算數學發展。
2021年3月2日因病去世,享年98歲。
程鎔時院士
(1927年10月18日-2021年2月7日)
程鎔時院士的一生就像一部勵志劇。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小學還沒畢業的程鎔時跟著家人顛沛流離,在全國各地到處逃亡,直到逃離到了戰爭的後方四川。
1941年,在四川安家的程鎔時,奮發圖強,他考入了中央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父母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知道讀書有出路,砸鍋賣鐵也支援他上學,程鎔時也不負期待。
1944年,他被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錄取,但是卻因日軍的侵略,沒能入學,直到抗戰結束,他又考了一次,這次他去了金陵大學攻讀化學系後,就此改寫了他的一生,成為我國高分子物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以他命名的“程鎔時公式”被寫進了教科書。
2021年2月7日逝世,享年93歲。
周又元院士
(1938年7月30日-2021年3月12日)
周又元院士是我國天體物理研究,是我國類星體和宇宙學研究領域的早期開拓者。
在活動星系核的結構、輻射機制與宇宙大尺度結構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1年3月12日逝世,享年82歲。
彭士祿院士
(1925年11月18日-2021年3月22日)
彭士祿院士是“中國核潛艇之父”,但是他的童年卻很悽慘,抗日戰爭時期,他3歲時,母親遭反動軍閥殺害,4歲時父親彭湃英勇就義,他的童年都是在吃百家飯中度過長大的。
艱苦的環境沒有摧毀他,反而讓他變得堅毅起來。新中國成立後,他被委派留學蘇聯,學成歸國後成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論證中。
從此隱彭士祿姓埋名數十年,回顧他這一生就做了兩件事:造核潛艇,造核電。
1974年8月1日,核潛艇正式進入海軍戰鬥序列後,又轉頭做起了我國賀電的拓荒牛。
他不僅先後組織引進中國第一座百萬千萬核電站,還親自指揮設計了共和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實現了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祿院士為了祖國的核事業奉獻了他的一生。
49歲時曾因長期伏案工作等原因,割掉了四分之三的胃,失去了胃功能,晚年只能靠一根鼻飼管提供營養,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90歲高齡時還在關注我國的核事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最終2021年3月22日逝世,享年96歲。
沈善炯院士
(1917年4月13日-2021年3月26日)
沈善炯院士一生求學,肝膽報國,是共和國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遺傳學的帶頭人。他這一生的貢獻不僅生物固氮,同時他還推動了在中國曾受困擾20多年的遺傳學發展。
2021年3月26日逝世,享年103歲。
謝毓元院士
謝毓元院士從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1951年轉到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藥物研究室工作,為了國家的建設。
他又被派去蘇聯進修學習。回國後,謝毓元院士一直從事創新藥物研究。
在血吸蟲病藥物、金屬中毒解毒藥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藥物等領域內有著接觸的研究和貢獻。2021年3月27日逝世,享年97歲。
李京文院士
(1932年10月30日-2021年3月31日)
李京文院士,是我國的著名經濟學家,是中國技術經濟和工程管理理論的開拓者之一。
他這一生都在致力於技術經濟和工程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他用科學的方法對中國經濟與長期預測的產業結構和地區研究做出了貢獻並且主持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京滬高速鐵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術經濟論證。
2021年3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89歲。
閔桂榮院士
(1933年6月2日-2021年4月28日)
閔桂榮院士是貧民家庭出身,沒讀過私塾,也沒接受過藝術的薰陶。
年少的時候,他從未想過,他有一天會走向太空,跟遙遠的星空產生聯絡。
1963年,閔桂榮從蘇聯科學研究院,熱物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被國家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承擔航空發動機傳熱問題的研究工作。
1965年,閔桂榮承擔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有關熱控制技術的研製任務,帶著一批年均25歲的年輕小夥子研製工作,為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2021年4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劉興土院士
(1936年9月10日—2021年5月6日)
劉興土院士是中國溼地學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學術帶頭人,在中國溼地生態,東北區域的農業生態研究,中國溼地的保護和研究中曾做出過巨大貢獻。2021年5月6日逝世,享年85歲。
王元院士
(1930年4月29日-2021年5月14日)
王元院士師從數學家華羅庚,多年後,他自己也成了中國數學界的元老級別的人物,26歲便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命題,使中國首次在這一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多年前的“奧數熱”越來越猛,他又站出來批評跟風的奧賽:“奧數本身沒錯,但是現在的推廣方法是完全錯誤的,本質上扼殺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呼籲阻止奧賽功利化。”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從來不高高站在象牙塔上,他鼓勵年輕人創新,鼓勵學生們要在快樂中學習,不要把學數學當成任務,也不要盲目追求,數學應當讓學生感到有趣,而不是壓力。
王元院士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科研和教育事業,最終2021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院士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袁隆平院士是“雜交水稻之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國士無雙的英雄。
他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讓中國人吃飽飯。
60年汗水澆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歲高齡締造出一派綠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願做一個“頑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獻給人類溫飽。
2020年,81歲的袁隆平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鹽鹼地裡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
在沙漠裡種水稻,敢想就已經快人一步,誰說袁老不是國士無雙的真正英雄呢。
我講我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水稻的高產、更高產夢;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始終都在努力使我的夢想成真,也希望與你們共勉,來共同實現這兩個夢想。——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逝世,享年91歲。
吳孟超院士
(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
吳孟超院士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他創造了世界醫學界的多個第一: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成中國第一例肝癌切除手術和世界上首例完整的中肝葉切除術等等...
吳孟超院士還在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推動我國肝臟病的整治率,使我國的肝臟治療水平始終處於世界前列。
“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
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
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吳孟超
一代宗師披肝瀝膽力拓醫學偉業,萬眾楷模培桃育李鑄就精誠大醫。
陳清如院士
(1926年12月3日-2021年5月26日)
陳清如院士是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2021年5月26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5歲。
黃熙齡院士
(1927年4月24日-2021年6月16日)
黃熙齡院士一直致力於地基基礎工程建設,35歲曾提出出軟土地基設計施工的“控制長高比組合單元法”,解決了軟土地區房屋開裂的問題。
1987年他又解決了中國國內外膨脹土地區建築物大量破壞的事故,在此後多年裡,他一直根據中國國情獨闢蹊徑,解決中國問題,是一位謙虛低調卻心繫事業的“岩土工程師”。
2021年6月16日,因病逝世,享年94歲。
姜景山院士
(1931年1月2日-2021年10月4日)
姜景山院士是我國遙感技術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和微波遙感技術的主要開創者,
他是中國載人航天應用工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提出的微波遙感技術運用到了自然災害上,
如今自然災害遙感資訊實時傳輸系統已經成為了我國突發災難預警的重要儀器之一。
薛禹群院士
(1931年11月2日—2021年6月29日)
薛禹群院士是我國地下水動力學家。
他這一生都在致力於地下水中熱量和物質運移,水資源等課題研究。他的研究有效保護了中國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推動了中國地下水動力學研究和水文地質學科發展。
1999年,薛禹群順利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最終2021年6月29日病逝,享年90歲。
郭景坤院士
(1933年11月21日-2021年8月17日)
郭景坤院士,這一生都在致力於陶瓷的研究,為了中國陶瓷材料的研製與推廣。
他不遺餘力四處奔波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從青絲到白髮,一生都奉獻給了材料的研究。
2021年8月17日逝世,享年87歲。
鄭哲敏院士
(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
鄭哲敏是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1948年,他去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成為錢學森的博士研究生,做熱應力方面的研究。
1952年,鄭哲敏先生博士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回國參加建設,但卻遭到美國政府的阻礙。
直至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美國移民局取消了留學生的限制。鄭哲敏院士這才從紐約離開美國,先是到了瑞士,再從瑞士幾番輾轉到了香港,最後從深州入境,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65年,回國後的鄭哲敏接受了涉及地下核試驗的有關任務,從此隱姓埋名數十載。
2021年8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
許厚澤院士
(1934年5月4日-2021年8月31日)
許厚澤院士一直從事模型逼近方面,運算元逼近方面,中國開拓固體地球潮汐形變研究。
為國際和中國建立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的交叉新領域――動力大地測量學作出重要貢獻。
2021年8月31日,逝世,享年87歲。
黃宏嘉院士
(1924年8月5日—2021年9月22日)
黃宏嘉院士,是我國單模光纖技術的開拓者,最早研製出了中國的單模光纖。他出版的《微波原理》是我國第一本微波電子學專著,國際微波理論研究界評價為“為中國人爭氣的書”。
遙想1948年,黃宏嘉院士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留學,攻讀研究微波理論,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毅然決定回國報效祖國,趁美國對留學生限制前,離開了美國。
曾有人勸他留在美國,在美國能夠給他提供豐厚的報酬,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每一位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科研環境和科研裝置,科研資金的支援,但是被黃宏嘉一口回絕:
“我愛中國的整個,不僅愛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愛她的貧困和不幸。”回國後,黃宏嘉院士為我國微波技術及光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1年9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
張涵信院士
(1936年1月—2021年10月1日)
張涵信院士是我國的空氣動力學家,是我國計算流體力學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這一生都在致力於解決航空航天的熱動力,熱,侵蝕等氣動難題,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2021年10月1日,逝世,享年85歲。
李正名院士
(1931年1月2日-2021年10月4日)
李正名院士,跟高新技術產業的院士不同,他一直致力於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科學研究相結合,長期致力於中國農藥研究,大大提升了我國糧食生產的產量與效率。
李正名院士為我國有機化學和農藥化學的科研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也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優秀農業人才,他曾說:
一定要注意很好的培養年輕的同志,樹立起創新的思維、辯證的思維,對國民經濟重大問題或重大基礎理論問題解放思想,不斷創新,
現在中國已經發展到了能夠自己談自己創新的歷史階段了,這是大好的時機,所以大家都應該發揮自己的潛力,在這方面多做貢獻。
葉可明院士
(1937年3月28日-2021年10月5日)
葉可明院士,這一生從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管理工作,先後主持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金茂大廈等特大型工程建設。
葉可明院士為我國的建築工程特別是超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021年10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陳文新院士
(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
陳文新院士選擇了根瘤菌這條“既艱辛耗時又偏僻生冷”的研究道路上。
她是中國現代現代根瘤菌分類學的開拓者,引領中國根瘤菌學類研究進入世界前列。
她一手建立了國內第一個現代細菌分子分類實驗室“中國農大根瘤菌研究中心,數十年踏遍青山,採集、研究根瘤菌,讓這種看不見的微生物為人類做出大貢獻。
2021年10月7日,逝世,享年95歲。
吳新智院士
(1928年6月2日-2021年12月4日)
吳新智院士開創並推動中國的靈長類解剖學和法醫人類學研究。領導並參加發現鄖西和淅川的直立人、丁村等處智人化石和古人類進化材料。
他是世界有關現代人起源兩大學說之一的主要創立者,是繼國際學界提出了人類非洲起源學說後,完成中國人祖先非洲起源學說的遺傳學論證。
吳新智院士認為,中國猿人的持續進化,中間可能來自歐洲,非洲地區之間的雜交,但是不是主流,他堅信中國猿人是連續進化的。
他用用一生逼近一個真相,在人類起源的問題上,他像是一位巨擎矗立在那,堅守著中國起源學說,無論如何,在這個領域他是偉大的,歷史也會給他很高的評價。
2021年12月4日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