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但目前診斷仍以臨床症狀與體徵為主,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
近年來,採用敏感技術檢測生物標誌物進行早期診斷是帕金森病研究領域的熱點。其中,α-突觸核蛋白沉積物是帕金森病病理性診斷的技術發展方向。如何“捕捉”到早期潛在帕金森患者體內這一特異性蛋白沉積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徐評議教授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一套基於微量面板或腦脊液的快速、靈敏的α-突觸核蛋白超微檢測技術,有望將帕金森病早診向前推進一步。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徐評議教授、吳卓華主任醫師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
瓶頸:帕金森病診斷難度大
半年前,50多歲的張女士(化名)出現手抖、動作不靈活,到底怎麼回事?她輾轉多家醫院問診,做了多次體檢,並進行3.0T核磁共振掃描等,結果提示可能患帕金森病。目前,國內外對這種病的治療仍停留在對症階段,確診後需終身服藥,給張女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張女士生活條件不錯,但長年在外打拼,應酬多,生活也不太規律,考慮到家族裡沒人患過帕金森病,手抖等症狀會否另有原因?帶著這些疑惑,她找到在帕金森病領域耕耘多年的廣醫一院神經內科主任徐評議教授,希望做進一步排查。
“帕金森病是腦疾病,特別是中腦黑質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凋亡,是這個疾病的重要特徵。按以前教科書的說法,檢測出腦組織存在α-突觸核蛋白沉積物,就可以確診。”徐評議坦言。
“但患者腦中到底有沒有這種特異蛋白沉積物,總不能把腦袋劈開來查吧?如果取腦脊液做檢測則要做腰穿,病人接受程度不高。”徐評議說,PET-CT檢查雖對典型帕金森症診斷率高達70%,但價格高昂,而且對30%~40%的不典型帕金森病的診斷準確性欠佳。
探索:“滷水點豆腐” 創新檢測手段
難以及時確診,就意味著難以有效治療。張女士一度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她患的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要不要接受試驗性治療?
帶著疑問,她找到徐教授團隊,研究人員用特製的2.0毫米直徑針刺取皮針,在她上臂肩關節以下7釐米處取微量面板樣本,隨後用他們探索出來的技術做了檢測,3個小時後結果出來了,是陰性。
“她肯定不是帕金森病。”徐評議為何如此篤定?
“我們自主研發的α-突觸核蛋白超微檢測技術能快速檢測出受測者體內是否存在這種特異性蛋白沉積物。”徐評議介紹說,醫學界發現有幾十個帕金森致病基因可致人體免疫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帕金森致病蛋白的構象發生改變、引起慢性炎症反應,可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改變,血液裡的毒性蛋白因此有了“出逃”的通道,可“逃”至全身各個部位,沉積在骨骼、面板、內臟、大腦各處。其中,面板是最容易獲取的,所以,多年來,該團隊一直在探索如何從受測者身上取微量面板樣本檢測是否存在α-突觸核蛋白沉積物。
為了讓可能潛在的“元兇”更徹底現形,需要在實驗室進一步孵育。徐評議將這個過程比喻為“滷水點豆腐”: 患者面板組織的病理性α-突觸核蛋白就像“滷水”,透過向“漿”(平衡液)中滴入極微量的“滷水”,然後加入一滴具有催化突觸核蛋白單體聚集形成活性聚集體作用的“種子”PFFs,蓋上蓋子後將蛋白孵育反應溫度提升至70℃;隨後,利用熒光顯微檢測,在455奈米波長的鐳射下,3~12個小時就有結果了。如果透過熒光顯微鏡就能觀察到亂成一團、像頭髮絲一樣交錯的影象,便能判斷孵育後的產物中有α-突觸核蛋白陽性纖維,以此來輔助帕金森病的病理學診斷。
張女士檢測的結果呈陰性,結合臨床仔細檢查和腦血管神經影像資料,徐評議認為她患的不是帕金森病,因為腦血管影像顯示她中腦有血管灶,考慮是小血管堵塞。隨後,透過用通血管藥物治療,張女士手抖、動作不靈活的症狀消失了。她很慶幸:如果沒堅持進一步排查便按帕金森病治療,可能要長期“吃錯藥”。
突破:簡便快速靈敏 向臨床應用推進
近些年來,採用敏感技術檢測生物標誌物進行早期診斷一直是帕金森病研究領域的熱點。
據徐評議教授介紹,國際上也有2個大學的研究者用RT-QuiC技術“捕捉”到帕金森患者面板中存在的微量α-突觸核蛋白沉積物,但操作流程複雜,需要37℃或42℃間歇震盪迴圈模式,不能清除其它雜質蛋白的干擾,導致檢測結果的特異性和穩定性存在一定問題,且持續3-7天才能出結果,檢測時間過長、費用過高,難以進入臨床實際應用。
“α-突觸核蛋白很毒,100°C的開水燙不死它,到121°C才開始滅活,這給了我們啟發:想讓它‘現形’,必須是在特異性的高溫下進行。”於是,徐評議團隊中的毛珩旭博士後、陳祥、盧林和郭文苑博士後透過反覆試驗,改良配方,探索出在70℃高溫條件下連續靜態的孵育模式,可有效清除雜質蛋白,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特異性,並將檢測過程縮短到3~12小時。運用這套自主研發的辦法,該團隊檢測了128份不同病程的帕金森患者針刺微量面板和40例患者尸解腦片,結果a-突觸核蛋白聚集體陽性率達到95%。
“除了準確性高,我們發明的這種技術靈敏度也很高,可將致病蛋白擴增放大1000萬倍。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像傻瓜照相機一樣簡單易用,半天就能出結果。而且,孵育採用的平衡液和‘種子’都是我們自己研製的,整個檢測成本比PET-CT和國外同類技術都要便宜太多了。”徐評議對將這一技術推向臨床,實現帕金森病的早期快速診斷充滿信心。
展望:推動帕金森病診斷前移
“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便會想到手抖,震顫,在很多醫生看來,一般而言,患者出現明顯的運動症狀後才確診,但在病理上可能已到中晚期了。”廣醫一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吳卓華解釋說,出現明顯症狀的患者,有可能十幾二十年前就已經埋下了“病根”。如果能在帕金森患者症狀前期就及時發現“蛛絲馬跡”,並把治療和康復前移,就能對多巴胺神經元進行及時保護,以緩解疾病的進展。
“但早期診斷目前還很困難,特別是不典型或者發病隱匿的帕金森及相關疾病患者更難上加難。”吳卓華說,有些病人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症狀不典型,只有便秘、睡眠障礙、憂鬱焦慮或是胃腸道症狀;有些病人只是動作僵硬、平衡失調、容易跌倒,並不是常見的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神經內科醫生很難做出準確判斷。
“我們發現,使用α-突觸核蛋白靜態孵育超微檢測技術,結合臨床和神經影像資料,診斷準確率大為提高。”吳卓華說。下一步,該團隊將考慮對潛在風險人群進行篩查,推動帕金森病診斷和干預前移。
“即使確診了帕金森病,也不用灰心。臨床上還是有不少治療手段的。”吳卓華介紹,除了及早規範用藥干預,透過步態訓練、平衡訓練、語言發音訓練和音樂療法,以及做帕金森康復操、五禽戲、八段錦等多種手段可促進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康復,還可接受顱磁電刺激及四肢連帶機器人訓練等。而對於中晚期的帕金森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近期該團隊還研究出“血液淨化療法”,希望幫助患者有效清除體內毒性蛋白等不利物質,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