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為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教學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透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透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要涉及周長、面積、體積的求法,這些公式的推導與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至於簡易方程、比例和統計圖表等知識也無不與計算密切相關,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一、影響學生計算準確率及速度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演算法和算理不明
經調查,有10%左右的同學在計算時的錯誤是由於對演算法和算理不明確而造成的。
2.輕視口算和估算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雖然很多教師知道口算、估算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師被動地進行口算訓練,認為估算的作用不大,當教材涉及到就練,教材沒有涉及到就不練或偶爾進行訓練。
3.感知不準確
小學生感知事物的特點是籠統、粗糙的,他們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間的聯絡。因此,他們對事物的感知缺乏整體性,在看題、讀題、審題、以及抄寫的時候,有時觀察不仔細,因而獲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這時感知的錯誤就使資訊失真,致使學生把題目中的數字、符號抄錯。
4.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在注意的廣度、穩定性、轉移、分配上發展都很不完善。
5.思維定勢的干擾
計算中,學生往往用習慣的方法去解答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從而出錯。比如,經常在練習小數乘法豎式計算時,就會用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了。練了簡便計算,有的學生不該用簡便方法也用簡便方法,導致計算過程複雜,計算結果錯誤。
6.被假象迷惑
有些運算順序以及簡便運算方法的錯誤,也是由於感知上的籠統、粗糙,尤其在特殊資料的刺激下,被假象的“好算”或“簡算”迷惑。如將14×2÷14×2誤算成14×2÷14×2=28÷28=1。
7.學習習慣不好
部分學生由於對計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加上平時的訓練度不夠,方法欠妥,因而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計算習慣。
二、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1.加強學生對演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時,應透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並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運算性質、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
2.加強學生對口算和估算的訓練
口算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基本技能。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度和熟練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
小學口算的教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基本口算和簡捷速算。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如:2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及相應的除法等,要求學生做到準確熟練、脫口而出。簡捷速算的內容主要是應用運算定律、性質及一些特殊的法則方法所進行的簡捷速算。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訓練。教師每節課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可安排2-3分鐘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
3.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培養學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①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②培養認真演算、檢驗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度。
③及時訂正。作業中的錯誤,若是共性的,可集體糾正;若是個別的,要讓學生自己改正過來,並認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免今後再出同類錯誤。學生還可以自己收集錯題,做成一本錯題集,經常複習檢視,以防出現類似的錯誤。
4.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於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
5.注重對比訓練
對於容易混淆的計算問題,或者為突出新知識的特徵,一般在複習課中,安排對比練習。
6.重視錯題分析
學生計算出現了錯誤,要及時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計算錯誤的原因,尋找錯誤的根源,及時改正過來。
三、思考
進一步認識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視口算與估算訓練,經常給學生提供口算與估算的機會,創設學習情境,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學生反饋資訊可知:學生估算意識的激發一是有賴於教師的“提示”,二是有賴於反覆的強調和訓練。口算與估算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有一個長期訓練積累的過程。學生口算與估算應用意識與應用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持之以恆。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