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體領域,“發燒”一直是所有玩家的終極奧義,這裡的“發燒”往往蘊含著兩個含義,一個是硬體配置本身的發燒,即產品本身的核心控制元件,在工藝上或是引數上處於行業領先甚至領跑地位,稱之為硬體發燒;另一個則是產品體驗,產品跑分的發燒,它考驗的是廠商如何更好的調教核心控制元件,讓它們發揮100%甚至120%的效能表現,可以稱之為體驗發燒。唯有將硬體和體驗合二為一,才能是真正“為發燒而生”。
大華C970 PRO固態硬碟
在儲存領域,這幾年GEN4協議的普及,讓固態硬碟的效能瘋狂提升,再經歷了兩次迭代之後,主流GEN4固態硬碟產品效能基本維繫在7GB/s的准入標準。但使用者對於效能的需求,對於“發燒”的追逐是無限,因勢導利之下,我們可以看到主流之外,擁有更強效能的發燒級固態硬碟的問世,而我們今天要體驗的便是一款真正為發燒而生,為專業使用者、電競玩家特調的全新GEN4產品——大華C970 PRO固態硬碟。
01 關於大華儲存
說起大華,大部分消費級使用者可能不太關注,可在B端監控,行業儲存等領域,大華絕對是行業巨擘的存在。該公司早在2008年完成上市,目前在全球影片監控市場佔有率第二,是全球領先的以影片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該公司現擁有18000多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佔比超50%。公司每年以10% 左右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不斷致力於技術創新。
大華C970 PRO固態硬碟
大華儲存作為大華全資子公司,藉助大華集團在資源和技術上的深厚積累,在產品研發和創新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C970 PRO固態硬碟,便是集成了大華儲存最新的技術成果的旗艦級,發燒級產品。
02 大華C970 PRO內外結構
按照慣例先來看看這款發燒級固態硬碟的內外結構,外觀方面,採用目前最為常見的2280設計的M.2標準介面,單缺口的金指手,支援更高效能的NVMe協議,能夠廣泛應用於主流桌上型電腦、筆記本以及輕薄本等裝置之中;
產品正面
在產品正面貼紙之上,密集的羅列著產品品牌,型號以及產地資訊,此外還有諸如SN碼,PN碼等商品標識;產品背面,則是裸露的PCB板和部分核心元器件。
產品背面
揭開正面貼紙,結合產品背面,我們可以瞭解大華C970 PRO的主要核心控制元件,整體來看大華C970 PRO採用了獨立DRAM的控制方案,主控方面採用新近崛起的國產主控大廠英韌科技,針對GEN4固態硬碟研發的IG5236主控制器,關於英韌科技,此前筆者有過詳細介紹,在此引用舊文。
主控晶片
InnoGrit中文譯為英韌,這是一家創立於中國上海的半導體初創企業,其執行長、聯合創始人吳子寧博士,創業前便就任美滿電子科技全球首席技術官(CTO),統領美滿全公司科研及未來技術方向,並直接領導SSD儲存控制器,硬碟控制器,無線互聯和中央研發團隊。
創立英韌科技之後,一直深耕在SSD主控制器領域,並研發了一系列效能優秀深厚廠商信賴的主控產品。
產品整體
回到大華C970 PRO,英韌IG5236是一款業界領先的PCIe Gen4 x4、NVMe 1.4 消費級固態硬碟主控晶片,採用了先進的12nm FinFET CMOS製造工藝,最大容量支援8TB,同時它採用8通道設計,支援MLC、TLC以及QLC等主流快閃記憶體;安全性上,IG5236 採用包括AES、國密標準SM2/3/4、SHA、RSA、ECC、CRC和端到端資料保護在內的多種資料加密和保護機制,實現了最高級別的安全效能;絕對效能方面,Rainier IG5236設計最大連續讀取達到7.4GB/s,是目前GEN4領域的旗艦水平。
快閃記憶體顆粒
顆粒方面,大華C970 PRO採用了原廠176層3D TLC優質顆粒,單顆設計容量256GB,共四顆組成1TB總容量。
前後各一顆快取
前後各一顆快取
快取方面,前後各附一顆,南亞科技原廠製造DDR4標準快取,單顆容量512MB,組成1GB的總快取。
從核心控制元件上來看,大華C970 PRO的硬體基礎稱得上前衛和高配,為效能的發燒提供了夯實基礎。
03 大華C970 PRO效能測試
在評測環節,我們將從連續效能、4K隨機、快取設計、PC mark10綜合特性,以及IO Meter高階測試,五個維度進行全面剖析。
在測試之前,按照慣例,我們透過CrystalDiskInfo查詢和了解大華C970 PRO的基本資訊。
大華C970 PRO
在CrystalDiskInfo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華C970 PRO的一些基本引數資訊,包括介面、傳輸模式、充電次數等資訊。
基準測試
在連續效能方面,依舊採用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兩款主流測試軟體,綜合評判。這兩款軟體,最大的便是能夠根據產品定位,自定義測試負載,佇列深度,以及執行緒,同時能夠快速直觀的進行結果呈現,是我們瞭解固態硬碟效能的最好選擇之一。
CDM
Txbench
綜合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測試,可以看到大華C970 PRO的最大連續讀取速度大致可以保持在7400MB/s,而最大連續寫入保持在5000MB/s上下浮動,和此前主控設計最大效能,以及產品官標基本吻合,甚至略有提升,展示了大華C970 PRO在經過大華調校後的產品潛質。
在4K隨機效能測試中,也是採用經典的AS SSD進行測試,該軟體同樣支援負載自定義,並能快速直觀展現固態硬碟在隨機效能方面的表現。
AS SSD
在4K隨機測試中,大華C970 PRO最大隨機寫入達到了927K IOPS。更強大的4K效能,能夠顯著提升電腦的響應速度,在處理細碎儲存任務時,更遊刃有餘,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快取策略測試
當下消費級儲存行業,slc快取模式的存在,已然成為使用者和廠商都能接受的方案,它能夠解決絕對效能和成本採購之間的矛盾,加快固態硬碟產品的普及。
在slc快取測試方面,我們採用老牌儲存軟體HD Tune進行測試。
具體測試方法,進行全盤的寫入的測試,觀察整體寫入成績的曲線變化。
HD TUNE
透過模擬連續寫入全盤的過程,我們得到了一條寫入過程曲線變化圖。從圖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寫入量達到350GB左右的時候,大華C970 PRO寫入速度開始有了明顯下降,這說明內建的SLC快取空間已然消耗完畢,進入緩外空間。
因而,我們大體能夠知道,大華C970 PRO的快取空間為350GB,實際上如此容量的SLC快取空間,足夠普通使用者的儲存需求,畢竟絕大部分應用場景下,很難出現連續寫入350GB以上的IO命令。
綜合測試
在綜合性能方面,採用新版PC Mark10專業版內建的完整系統盤測試,該測試能夠模擬正常系統的執行場景,透過程式的內部計算,將磁碟在真實系統環境下的表現以數值的形式展現出來,有著相當的參考價值。
PC Mark10專業版評測
在該測試下,有三個數值值得參考,總得分上,大華C970 PRO得到了2691分,展現了在綜合的系統環境下大華C970 PRO的效能優勢,至於在硬碟頻寬和平均存取時間維度上,大華C970 PRO同樣憑藉著新主控和新顆粒在製程工藝和IO佇列上的優勢,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IO Meter高階測試
在IO Meter高階測試中,我們將進行45分鐘的128KB QD32的無檔案的順序寫入,以考察大華C970 PRO在更大壓力負載下的真實效能;接著我們將休息15分鐘左右,讓固態硬碟進行自我trim後,進行5000秒左右的4KB QD32的隨機寫入測試。
128KB QD32順序寫入
在128KB QD32順序寫入測試中,可以看到大華C970 PRO在0-200秒左右,其寫入速度出現顯著下降,並穩定在600MB/s左右,反映了大華C970 PRO的快取部分在前200秒左右已經寫完,進入了較為穩定的寫入狀態。
4KB QD32隨機寫入
在靜置15分鐘後,進行的4KB QD32隨機寫入測試中,和順序寫入類似,在維繫了一段時間較高的IOPS後,在200-300之後開始進入穩定態,並持續穩定在20000 IOPS左右,從曲線表現來看,進入穩定態後大華C970 PRO的效能表現極為平穩,反映了該固態硬碟在經歷較大負荷儲存任務後的極致穩定性。
04 溫控測試
在GEN4時代,效能依舊是最為重要的考核指標,此外溫控水平的高低,隨著GEN4效能和功耗的雙提升,成為了衡量固態產品是否優秀的又一重要標準。
為了測試大華C970 PRO的溫控水平,我們在PC Mark10模擬日常應用場景的同時,開啟溫度監控軟體Hard Disk Sentinel,監測在開啟日常應用場景前後,固態硬碟的溫度表現。
溫控表現
透過曲線圖可以看到,整體上大華C970 PRO的溫度波動還是比較小的,從綜合測試12點開始階段的42度,到測試過程中維持在44-46度之間的上下起伏,以及到最後結束測試1點後的44度,僅僅只有4度的溫度波動,展示了大華C970 PRO在溫控方面的技術優勢,更低的溫度波動,能夠降低固態硬碟過熱導致核心控制元件降頻乃至燒燬的風險,是固態硬碟進入GEN4時代,普通使用者需要額外關注的重要指標。
05 綜合評價
從內外結構俱大廠的硬體發燒,到基準效能、進階效能及溫控表現的體驗發燒,大華C970 PRO在某種意義上,稱得上現階段最強GEN4固態硬碟之一,外加大華深厚的集團底蘊,大華C970 PRO或將成為未來最值得關注的固態產品。
就在筆者截稿之日,大華C970 PRO正式在京東商城開售,首發價1TB 1199元,近期有儲存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一波了。
(781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