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和警察發生戰鬥,如果直接動用武器,那誰會是贏家?大家肯定會說,肯定是軍隊贏啊,警察哪裡是軍隊的對手。
可是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韓國發生過一次軍隊和警察之間的激烈內戰,韓國軍隊出動了差不多一個營的兵力攻打警察的一個派出所,卻慘敗而歸,傷亡近百人;而警察零傷亡,取得完勝。這就是著名的“靈巖事件”。
這起暴力武裝衝突事件還造成了一個後遺症。1948年10月19日,駐南韓全羅南道麗水郡的警備部隊第14聯隊的一個營,在準備出發前往濟州島討伐當地游擊隊時,在身份為南勞動黨地下黨員的中尉金智河的帶領下舉行起義,為此韓軍匆忙拼湊了5000兵力才將這次起義鎮壓下去,有8000無辜平民在這次事件中被害。
“靈巖事件”和“麗水起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南韓國家警察和警備部隊
當朝鮮半島南北分裂成為定局時,在南韓的美國人決定組建一支警備部隊,以作為未來這個國家國防軍的基礎。當1946年1月15日警備部隊正式組建後,由於美蘇雙方仍然還在就統一問題進行談判,如果打出“軍隊”的名號必然會刺激對方,所以美蘇雙方都心照不宣地將自己組建的軍隊稱為警備部隊,對外聲稱這不過是警察的預備役部隊。
南韓國家警察的成立要早於警備部隊,早在美軍佔領南韓之初就由右翼人士出面組建,用於維持地方治安,因此其裝備也較好,裝備有從美製步槍、卡賓槍、輕機槍到無線電臺的基本全套裝備。相比之下,後成立的警備部隊在裝備待遇方面就差遠了,他們只能穿著倉庫裡剩下的舊日軍制服,只能進行最基礎的軍事訓練,因此有近三分之一計程車兵會成為逃兵。
裝備待遇上的差距,使南韓國家警察和警備部隊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而雙方的人員構成問題更是加劇了這種矛盾。南韓國家警察以日佔時期的軍警、右翼分子和北方逃亡分子為主,這些人有的貪汙腐化,有的立場激進,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動輒對民眾使用暴力。相比之下,警備部隊的組成人員大多是為了逃避警察通緝而入伍的左翼分子。政治立場的不同使得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難以調和。
二、兩支南韓武裝矛盾的升級
由於美軍正在逐步撤出南韓,為了填補美國佔領軍留下的真空,美軍正在迅速擴大警備部隊的規模,因此他們也懶得稽核入伍人員的背景和思想。按照美軍自己的建軍邏輯,入伍人員只要能透過體檢口試,裝模作樣地誦讀一段誓詞後,就是合格且忠心的好軍人。美軍也並非不知道有大量左翼分子加入了警備部隊,但在他們看來,入伍即意味著專門搞軍事,不再有那精力去搞社會運動,於是聽之任之。
和士兵的成分不同,警備部隊的絕大部分軍官都是前日軍軍官,有不少人甚至還在曾駐中國的關東軍和華北駐屯軍服役過,他們雖然不是左翼同情者,但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軍國主義威權思想使得他們十分蔑視警察的執法權,因此和士兵們完全站在同一立場,甚至帶頭與警察為難。在他們的帶領下,南韓幾乎每週都會發生警備部隊和國家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警備部隊的官兵外出休假回來後,往往會向戰友吹噓自己在假期又毆打了幾個警察。為了還以顏色,南韓警察也經常會逮住休假和外出的警備部隊官兵,對他們進行審訊和折磨。
1947年的時候,在當時的警備部隊中,駐全羅南道光州的警備部隊第4聯隊就是一支與南韓國家警察衝突頻發的部隊。國際跆拳道聯盟(TTF)創始人、曾任韓國國防軍第29師團少將師團長的崔泓熙,當時是警備部隊第4聯隊的一個連長,他就曾在外出執勤時被警察抓住毒打一頓,事後還被警察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因此丟掉了連長的職務。
三、激戰靈巖郡派出所
長期累積下來的矛盾,終於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徹底爆發了。1947年6月1日,警備第4聯隊1營的一名中士搭駐地的靈巖郡派出所的一輛警察的便車回家休假,路上警察不斷嘲笑警備部隊計程車兵是穿著軍服的木槿花,中看不中用。這個中士一開始還比較剋制,後來警察把話題轉移到了反對日本人佔領上,由於警察是親日派,大說特說日本人的好話,這下徹底激怒了這個中士。雙方遂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吵著吵著肯定不過癮啊,兩個人在車上就大打出手。最後,爭吵以警察宣佈將這個中士逮捕而結束。
警備第4聯隊1營的副營長聽說手下中士被捕,便帶人前往關押中士的靈巖郡派出所探個究竟。警察本來就不把警備部隊放在眼裡,答覆充滿了蔑視,聲稱:“警備部隊本來就是警察的輔助單位,審訊他們中的違法分子也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正當副營長和警察辯論的時候,在派出所外等待的副營長的隨行士兵又和警察們起了衝突。由於在等待期間不停遭到警察的侮辱、謾罵和恐嚇,這些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計程車兵再也按捺不住了,開始與警察爭吵。國家警察和警備部隊本來就是經常吵架、打架的,一吵起來後,衝突馬上升級,雙方開始群毆。最終結果,又有一名警備部隊計程車兵被靈巖郡派出所的警察逮捕。事發後的當晚,靈巖郡派出所就再次惡人先告狀,在向美國顧問報告這次事件時,誇大其詞,稱派出所共有8名警察在警備部隊的襲擊中受傷。
警備部隊第4聯隊1營的副營長鎩羽而歸,還又折了一名士兵,羞怒交集,回去後立即煽動部隊。很快全聯隊都得知了這一訊息。聯隊裡幾個年輕的左翼軍官早就痛恨這些親日的警察,他們高呼口號:“推翻警察,報仇雪恥。”在他們的煽動和帶領下,士兵們紛紛拿起武器,跟隨在後。最後,警備第4聯隊的300多名官兵衝出營房,喊著“推翻警察”的口號,全副武裝、浩浩蕩蕩,衝向靈巖郡派出所,決定討個說法。
1947年6月2日凌晨,靈巖郡派出所的碉樓發現了這群士兵,在碉樓的警察二話不說,直接用輕機槍向他們掃射,當場打倒數十人,其中數人死亡。警備第4聯隊官兵手中只有日本佔領軍遺留下來的99式和38式步槍,在火力上完全不是警察的對手,被警察的自動火力壓制的根本無法前進,因此一時半會想不辦法攻下這個派出所的碉樓。反而警察在機槍火力掩護下乘機突擊,對士兵們投擲了數十枚手榴彈,又打死打傷了數名士兵。
時年26歲的警備第4聯隊少校聯隊長李翰林,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留學期間和未來的韓國總統朴正熙是好友,後來曾任韓軍第1軍團中將軍團長,因為故意按兵不動而在朴正熙發動的五一六政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聽說自己計程車兵們正和警察交火後,李翰林擔心事情鬧大,連忙設法跑進了派出所,請求警察停火,但盛氣凌人的警察管你什麼聯隊長不聯隊長,直接把李翰林拿下,也關進了牢房。
四、麗水起義
最後,直到美國顧問聞訊趕來,這次嚴重的軍警衝突才得以平息。據統計,在交火中警備第4聯隊共有6人被打死,近百人受傷,而警察則無人傷亡。事後,警備第4聯隊的相關涉案人員都被調離或者解職。為了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1948年,美軍顧問又把警備第4聯隊中最不穩定的一個營抽出,調往麗水郡編入新成立的警備第14聯隊。
警備第4聯隊與靈巖郡派出所警察的這次武裝衝突事件,讓潛伏在警備部隊中的南勞動黨成員看到了發動起義的可能,南勞動黨在警備第4聯隊士兵中發展的秘密組織“士兵蘇維埃”的負責人金昌洙,以及經北方培訓後、潛入警備第4聯隊的“聯絡組”負責人金智河都沒參加這次事件,但是在事件之後按照上級指示,他們都轉移到了南勞動黨力量更為集中的警備第14聯隊。
所以當金智河、金昌洙在警備第14聯隊策劃起義時,對手下來自原警備第4聯隊的官兵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警察來了,走,我們去幹掉他們!”就憑這句話,金智河、金昌洙非常輕易地就得到了官兵們的擁戴,當起義部隊攻入麗水郡城後,當地警察也是首先被處決的。
麗水順天起義平定後,警備第14聯隊自然被撤銷番號,而作為始作俑者的警備第4聯隊則被保留了下來,不過番號被改稱警備第20聯隊,但是該聯隊明顯不受信任,作為韓軍老牌的部隊,警備第20聯隊在後來朝鮮戰爭中隸屬於韓軍第11師團,屬於非主力部隊。後來該聯隊在2019年11月29日被升級為第20裝甲旅,代號“鷹部隊”。
順便說一句,因為這兩次事件,給韓軍帶來了一個後遺症,從此之後的韓軍各部番號中,不再有4這個數字(包括40-49,也不編為番號),免得再觸黴頭。所以在朝鮮戰爭中,韓軍是沒有第4師團的,也沒有第4、14、24、34、54、64聯隊。
附:韓軍在朝鮮戰爭中各師團、聯隊番號表
首都師團:機甲聯隊、第1聯隊、第26聯隊;
第1師團:第11聯隊、第12聯隊、第15聯隊;
第2師團:第17聯隊、第31聯隊、第32聯隊;
第3師團:第18聯隊、第22聯隊、第23聯隊;
第5師團:第27聯隊、第35聯隊、第36聯隊;
第6師團:第2聯隊、第7聯隊、第19聯隊;
第7師團:第3聯隊、第5聯隊、第8聯隊;
第8師團:第10聯隊、第16聯隊、第21聯隊;
第9師團:第28聯隊、第29聯隊、第30聯隊;
第11師團:第9聯隊、第13聯隊、第23聯隊;
第12師團:第37聯隊、第51聯隊、第52聯隊;
第15師團:第38聯隊、第39聯隊、第50聯隊;
第20師團:第60聯隊、第61聯隊、第62聯隊;
第21師團:第63聯隊、第65聯隊、第66聯隊
第25師團:第70聯隊、第71聯隊、第72聯隊。
本文作者:迪爾,“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