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文章已經詳細地將淞滬會戰中,國軍左翼軍、中路軍的戰鬥序列,以及主要將領名單介紹完畢。本篇繼續,我們接下來聊聊淞滬會戰中,國軍右翼軍的戰鬥序列,以及將領名錄——
國軍右翼軍戰鬥序列
注:以下將領的軍銜,均為淞滬會戰時的實際軍銜,並非其日後所獲得的最高軍銜。
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 (中將加上將銜)
第8集團軍
總司令:張發奎(兼)
張發奎——1937年8月13日,張發奎出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率部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並親自指揮炮兵炮擊日軍司令部和日軍旗艦“出雲號”給敵以重大威脅。
10月30日由於陳誠指揮的左翼軍敗退,右翼軍左路門戶洞開。面對殘局,張發奎仍然對部下說道:“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
11月5日,日軍登陸杭州灣,右翼軍腹背受敵。眼見已無力迴天,張發奎率部撤離上海。
第8集團軍下轄——
第28軍
軍長:陶廣 (中將加上將銜)
陶廣——淞滬會戰中,第28軍被張發奎拆分使用。其中第16師配屬給中路軍第9集團軍第48軍,第63師先被劃入右翼軍第10集團軍,後又劃回第8集團軍。
1937年9月,陶廣率部由湘西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第16師在羅店以南、蘊藻浜、大場鎮、廣陳鎮等地區阻擊日軍。第62師、第63師在杭州灣金山衛一帶阻擊日軍。
在此次會戰中,28軍傷亡慘重,後撤至浙江嘉興地區休整補充。
第28軍62師
師長:陶柳 (少將)
陶柳——8月20日率部進入杭州灣北岸,在金山衛、蕭山一帶阻擊日軍。11月5日日軍登陸,7日陶柳奉命率62師由奉賢南橋經黃浦江北岸向嘉興轉移。
在松江戰鬥中,62師367團團長張空逸犧牲,部隊遭受慘重損失。62師餘部退入南京後參加了隨後的南京保衛戰。
第28軍63師
師長:陳光中 (少將)
陳光中——8月28日進入杭州灣北岸海鹽、乍浦、金山衛等地阻擊日軍。11月參加金山衛抗登陸作戰,遭受重創後轉移海寧附近整補,隨後參加南京保衛戰。
第67軍
軍長:吳克仁 (中將)
吳克仁——1937年11月9日,在圓滿完成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下達的“死守松江三日,掩護友軍撤退。”的任務後,吳克仁率殘部渡河時,在白鶴港遭遇日軍便衣隊襲擊不幸中彈犧牲,時年43歲。
第67軍是東北軍的老班底,該軍在淞滬會戰中幾乎全部拼光,戰役結束即被撤銷番號。
第67軍107師
師長:金奎壁 (少將)
金奎壁——11月6日,率107師趕到松江,增援左翼軍第43軍郭汝棟部。107師出新東門即與日軍谷壽夫師團先頭部隊遭遇,予敵重創後日軍被迫後撤。
該役,107師319旅旅長吳騫重傷,321旅旅長朱之榮犧牲,營連排長陣亡不計其數。
6日下午,日軍谷壽夫師團大部隊趕到,107師傷亡慘重,被迫撤退。11月9日,107師在渡河突圍戰鬥中,師參謀長鄧玉琢犧牲,餘部被打散,107師終至覆沒。
第67軍108師
師長:張文清 (少將)
張文清——11月6日下午,率108師趕赴松江增援左翼軍第43軍郭汝棟時遭遇日軍谷壽夫師團主力部隊,一番血戰後張文清率部撤退。
該役,108師折損大半,第322旅旅長劉啟文、648團團長王熙瑞殉國。
11月9日,張文清率108師殘部渡河成功突圍。淞滬會戰結束後,67軍被撤銷番號,餘部全部補入108師。
第55師
師長:李崧山 (中將)
注:該師系江蘇部隊,淞滬會戰中臨時配屬第8集團軍作戰。
李崧山——淞滬會戰中,李松山率55師駐守上海市區以南和斜土路一帶。戰至11月6日,因通訊中斷未能接到撤退命令,11月9日被日軍圍在老西門、斜橋一帶的法租界邊緣,數次突圍均不得脫。
張發奎獲悉該師情況後立即與公共租界工部局取得聯絡,55師5000餘人獲准放下武器避入法租界。租界當局在租界內的10所學校裡設立了“繳械華兵收容所”,暫時安置55師官兵。
為營救這5000名抗日官兵,中國共產黨透過仁濟善堂趙樸初等積極活動,國民政府亦派員與法租界當局接洽,在法租界當局內一些同情中國抗日的人士支援下,由法租界警務處政事部翻譯薛耕莘、高潔等人積極籌劃,制定了以“遣送難民墾殖”為名分批離滬的計劃,並選山東會館為遣送中轉站。
山東會館總管事景耀三密切配合。根據士兵個人意願,分批移駐山東會館內殿,再在半夜乘卡車至太古等碼頭登輪去溫州、蘇北,脫臉的大部分國軍官兵投入到了新組建的新四軍中。
至1938年底,遣送最後一批人員時,日軍突然發難,封鎖吳淞口航路,最後一批約200餘名官兵只能潛至浦東,投入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張惠芳部。
第79師
師長:陳安寶 (中將)
注:該師系湖北部隊,淞滬會戰中臨時配屬第8集團軍作戰。
陳安寶——1937年10月,率部設防於平湖以東,阻擊由杭州灣登陸的日軍,與敵激戰十餘晝夜,斃傷大量日軍,自身也折損過半。
11月6日至8日,由嘉興前出金山衛乍浦之間協同第63師展開對日軍抗登陸作戰,隨後退守南京,參加南京保衛戰。
獨立第45旅
旅長:張鑾基 (少將)
張鑾基——1937年8月15日從江西景德鎮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擔負浦東奉賢、南匯、柘林等地守備任務。11月參加杭州灣反登陸戰鬥。淞滬會戰結束後退入浙江,在浙東一帶打游擊,以游擊戰打擊日軍,取得過不少戰果。
炮兵第2旅
旅長:蔡忠笏 (少將)
蔡忠笏——1937年8月,蔡忠笏率部防守浦東。先後炮擊摧毀日華紗廠、日清公司、日本郵船會社、新老三井碼頭等五個日軍據點,擊傷“出雲艦”。
蔡忠笏率部浴血奮戰五十餘天,粉碎了日軍在浦東登陸的企圖。上海報紙大幅刊載“神炮將軍蔡忠笏”的捷報。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總隊長:桂永清 (中將)
桂永清——8月23日率部參加張華浜反登陸作戰,在戰鬥中傷亡慘重,其第2團打到僅剩一個連。
11月4日,移駐莘莊,支援八字橋方向第67師作戰。5日,第67師在日軍第9師團猛攻下傷亡慘重,張港被日軍突破。桂永清急調第3團增援,將日軍擊退。
6日至8日,日軍第9師團步兵第6旅團連續向屈家橋、八字橋發起多次攻擊,教導總隊第3團、第1團全部投入戰鬥,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戰至8日晚間終於不敵,奉命撤退。
蘇州河一戰,教導總隊損失5000餘人。
第10集團軍
總司令:劉建緒 (中將加上將銜)
劉建緒——率軍離開湖南馳援上海前,劉建緒召開誓師大會,言道:“御外侮,滅倭奴,凡中華兒女皆應奮不顧身。我身為總司令,戰場上我若退,任何人都開以開槍打死我!”
第10集團軍下轄——
第45師
師長:戴民權 (中將)
戴民權——1937年9月率45師擔負浙東寧海、象山、奉化等八縣防務。因戰鬥慘烈,精銳部隊損失殆盡。
淞滬會戰結束後,軍事委員會將第45師殘部劃歸第88師,戴民權被調為第39軍副軍長。因有職無權,戴民權辭職還鄉。
第46師
師長:戴嗣夏 (少將)
戴嗣夏 ——9月18日,戴嗣夏奉命從該師抽調老兵1600人送崑山補充第4軍。10月25日率部到達龍華建立防線, 11月1日接替第87師姚家寶至華漕鎮防務。
11月3日在蘇州河沿岸與日軍激戰,一度收復姚家寶陣地。後因傷亡過大,於4日晚將陣地移交第154師,5日率殘部退出戰鬥。
第52師
師長:盧興榮 (少將)
盧興榮——52師在淞滬會戰中被軍事委員會編為第10集團軍上海戰區總預備隊。在大場戰役和堅守蘇州河陣地上,頑強作戰,予敵巨大殺傷。
11月9日,盧興榮率部由松江得勝渡撤至楊家橋時遭日軍包圍,經一夜奮戰終於突圍脫困,4000餘人為國捐軀。
第128師
師長:顧家齊 (少將)
顧家齊——率128師從湘西長途跋涉到浙江嘉善設立防線,阻擊日軍西進,在楓涇鎮、南星橋、嘉善火車站一帶與日軍展開血戰,雙方激戰七天七夜,使得日軍僅僅推進11公里。
七天七夜的嘉善阻擊戰打得十分慘烈!
128師官兵多是湖南鳳凰子弟,淞滬會戰結束後,鳳凰城內家家掛白幡、戶戶戴孝帕。
預備第11師
師長:胡達 (少將)
胡達——1937年10月末,率部在楓涇建立防線阻擊日軍。11月5日,日軍在金山衛登陸的同時,出動大批飛機,從早到晚對楓涇輪番轟炸,鐵路、公路被炸斷,盛家橋被炸燬。
11月8日下午3時,日軍騎兵部隊發起進攻,胡達率部將其擊退。下午5時,日軍進攻楓涇東南1公里的北旺涇,預備第11師與敵鏖戰三日三夜。關鍵時刻,胡達率警衛連親自上陣與敵搏殺。至11日撤離戰場時,該師官兵所剩無幾。
獨立第37旅
旅長:陳德法 (上校)
陳德法——8月29日,率部由浙東守備區趕赴第8集團軍報到。9月2日奉命到達廣福、劉家行設防,先後參加吳淞、楊行、月浦、劉家行等戰鬥。該旅隨後因傷亡過大,退出戰場休整補充。
暫編第11旅
旅長:周燮卿 (少將)
作為預備隊,該部於寧波、紹興一帶設防,擔負維護浙贛路東段和京滬公路安全的任務。
暫編第12旅
旅長:李國鈞 (少將)
作為預備隊,該部於寧波、紹興一帶設防,擔負維護浙贛路東段和京滬公路安全的任務。
暫編第13旅
旅長:楊永清 (少將)
作為預備隊,該部於永嘉、瑞安一帶設防,擔負維護浙贛路東段和京滬公路安全的任務。
11月8日,該部奉命調嘉興,11日到達嘉善配屬第128師參加陸家浜戰鬥。
空軍第1至第9大隊
空軍從8月14日參戰,初期佔據一定的制空權,連續數日轟炸了公大紗廠、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及黃浦江日軍戰艦等目標,而未遭到日軍戰鬥機攔截。
9月開始,中國空軍漸落下風。日軍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起降頻繁,日軍逐漸掌握制空權。
中國空軍從9月6日到10月4日,飛機數量從139架減少到95架,其中戰鬥機在10月6日僅剩下18架,只能集中力量勉強負責首都南京上空的防衛,而東南沿海只能任由日軍轟炸。
結語——
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各派系捐棄前嫌,一致抗敵。從中央軍到各地方部隊精誠團結,精銳盡出。
在“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精神激勵下,全國各地的軍隊,不分東西南北,為著抗戰救國的共同目標,齊聚上海,從此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抗戰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