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第1場全球規模的戰爭,參戰國高達33個!別看數字才33個,在當時,那個殖民爭霸的時代,全球也就五六十個國家。也就是說,全球一大半的國家都被牽扯進來,參加了這一場規模空前的殘酷戰爭。
戰爭雙方分成了兩大陣營,其中一個是以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組成的同盟國陣營。另一個則是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為首的協約國陣營。
這場戰爭進行了四年零三個月,全球20多億人有15億人直接受到了戰火的波及。戰爭最終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期間一共毀滅了4個大帝國。
首先第1個被毀滅的是俄羅斯帝國。戰前的俄羅斯帝國,工業基礎在各列強中是墊底的存在,被列寧稱作“帝國主義中最薄弱的一環”。帝國十分依賴農業出口。
但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帝國的糧食由於貿易的陸路海路都被同盟國截斷,成堆成堆的爛在自家的穀倉裡。農民們紛紛破產,經濟直接崩潰,這導致帝國的社會極為動盪。
最終,這種不滿積壓到了1917年後,徹底爆發。該年爆發了推翻沙皇的2月革命,但上臺的資產階級政府既無法擊敗德軍,又無法穩定國內的局勢。很快又爆發了10月革命,世界上建立起了第1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1918年,為防止保皇派的復辟,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執行槍決,俄羅斯帝國從此一去不復返。
第2個被毀滅的是奧匈帝國。雖然俄羅斯帝國的毀滅,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在東線的壓力大為減輕。但美國參加了協約國集團,迅速填補了俄羅斯帶來的壓力。到1918年,戰局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
而奧匈帝國本來就是多民族聯合的國家,自己主體民族日耳曼人在總人口的佔比連一半也沒有。到1918年的9月和10月,大量地區宣佈獨立背叛了帝國。
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被迫與協約國簽訂停火協議,與此同時,帝國也正式解體。帝國分裂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其他的領土也被新生的波蘭,羅馬尼亞,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義大利所瓜分。統治了奧地利64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正式終結。
第3個毀滅的是德意志帝國。德國在同盟國陣營裡是帶頭大哥,其軍隊的戰鬥力也是“技壓群雄”。但德國本土資源有限,經不起長期消耗,在奧匈帝國已經解體,退出戰爭後。德國一部分人認為敗局已定,厭戰情緒集中爆發。
在基爾港水兵起義的影響下,德國爆發了11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蘭,投奔有親戚關係的荷蘭女王。
二戰時還曾有人提議,威廉二世前往納粹德國復辟,但希特勒對此未置可否,原因大家心裡都明白。1941年6月5日,因肺栓塞去世,德國的帝國時代就此徹底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他看到二戰初期德國的輝煌勝利,他非常高興,還專門給希特勒發去了賀電,卻不知道自己死後,短短几年,德國又將成為戰敗國。
第4個毀滅的大帝國是奧斯曼帝國。由於在一戰中“站錯了隊”,一戰後,協約國集團開始對戰敗的奧斯曼帝國進行“懲罰”。
帝國的所有屬地,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或被英法以委任統治的名義瓜分,或誕生了許多新興國家。
不僅如此,就連帝國的根本——小亞細亞半島也要被協約國所瓜分。協約國僅允許奧斯曼帝國留下首都伊斯坦布林孤城一座。
在這土耳其人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一戰英雄凱末爾帶領軍隊廢除了蘇丹君主制,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歷史也是十分奇妙,一戰中,他在加利波利戰役中挽救了帝國,成為了土耳其家喻戶曉的英雄,之後又是他親手埋葬了這個帝國。
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擊敗了外國軍隊,保住了小亞細亞半島,奠定了現在土耳其共和國國土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