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鄧小平應邀同意了與世界著名記者法拉奇的會見。這位聞名的記者以犀利直率的風格採訪過很多國家的領導人。
鄧小平與法拉奇的這次會見吸引了世界的關注和目光。
採訪初始,法拉奇就犀利問:你們會保留天安門樓前的毛主席像嗎?
鄧小平回答得斬釘截鐵:天安門前的毛主席像要世世代代掛下去。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畫像就被高高懸掛在莊嚴的天安門城樓上。
東方紅,太陽昇,中國有毛澤東!從幾十年前百姓賴以吟誦的歌曲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百姓對於毛主席的愛戴與深情。
當陽光緩緩升起,金黃色的光芒照耀在主席的畫像上,主席眼色溫暖地在天安門中軸線上俯瞰著祖國大地,看著我們日新月異、昂揚向上的中國,這就是中國對主席最好的回饋。
我們年輕一輩,沒有餓過肚子,沒有流離失所,沒有強權壓迫,沒有在“吃人的社會”裡生存,這都是先輩們所作出的努力。
毛主席正是先輩之中的佼佼者,他就像是一盞燈、一個指路明針、一個燈塔,在關鍵時刻,總是能夠挽大廈之將傾,將航行的大船及時扶正。
將毛主席的畫像懸掛在城樓之上,一方面表達我們對於主席的愛戴、感激之情,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主席能夠親眼見證我們祖國的變化。
從建設小康社會、精準扶貧、共同富裕,到實現中國夢,成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現代化,我們一直在路上。
01 須知政權是從槍桿子裡取得的
1927年召開的八七會議上,毛主席提出了一個改變中國革命方向的著名論斷,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毛主席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論斷,並不是沒有源頭的。這個根本源頭就是,我們吃過沒有拿槍的虧。
在我們黨的成立之初,我們主張要讓社會中的學生、工人、農民接受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我們希望能夠用動員和組織的方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根據當時的主要任務,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是宣傳和用筆來戰鬥。我們不主張暴力革命,我們希望能夠用相對和緩的方式來達到最大力量的感化。
1924年國共兩黨交流,共同進行北伐。在黃埔軍校建立之後,我黨面對著武裝力量的壓倒性優勢,才逐漸體會到槍桿子的重要作用。
之前我們黨所接觸的,都是國民政府的軍隊。他們沆瀣一氣,整個軍隊汙穢不堪,別說戰鬥力了,就連百姓的生活安全都不能保證,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欺壓百姓。
可黃埔軍校建立的軍隊,有著正確的鬥爭目標,有著嚴明的紀律,有著正規的訓練,一切都是那麼嶄新,這時候軍隊的爆發力和優勢作用顯露無遺。
基於此種情形,我們黨走出了嘗試建立武裝力量的第一步。黨內也決定,不再對軍隊抱有偏見,而是要成立軍事委員會,從而能夠更加穩固地實現我們的政治目標。
不幸發生的速度遠遠超出想象。1927年,在北伐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突然變臉,大肆對我黨人士進行殘酷侵害。
汪精衛、蔣介石接連出手。
在這一年,我們的黨員數量損失接近三分之二!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故而在真正的鬥爭來臨之時,我黨毫無還手之力。
這次的局勢對於我黨實在不利,我黨必須作出改變和反擊。
毛主席敏銳地認識到,革命是一個政權推翻另一個政權,本身就是暴力的。
這個時候的毛主席,在頭腦中對於正式論斷還不成熟,但是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槍桿子的重要作用。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我黨依靠軍事力量佔領了南昌。南昌起義在我國軍隊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我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和建立專屬我黨的人民軍隊的起始。
緊接著,毛主席在湘贛邊境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拉開了序幕。
這兩次革命雖然都失敗了,但是透過這兩次革命,更加堅定了我黨建設武裝力量的決心。這是建立人民武裝軍隊的嘗試,更加激發了我黨勢必要擁有屬於自身武裝的信念。
在八七會議上,毛主席提出了成熟的論斷: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為我黨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蓬勃發展之路,為我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成熟的保障。
至此,我們的黨找到了繼續發展之路,並且堅定自信地一直往前走。
02 遵義會議
在我黨風雨百年的前進道路中,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通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這是我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用生死攸關來形容我黨當時的處境毫不為過。
1934年,由於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這時,著名的紅軍長征開始了。
由於黨內一些人士的錯誤圍剿,紅軍遭受重創,在渡過湘江之後,原本十萬人的隊伍銳減到三萬人,是時候採取必要的轉變了。
黨內的一些人士十分認可毛主席的軍事指揮能力,認為毛主席搞軍事“很有一套”。毛主席也深為中國革命前途無限憂慮。當即決定,不再一味隱忍,一定要進行改變。
毛主席將自己的想法與張聞天、王稼祥等一些人士討論,提出了自己解決當前困境的論斷。當他們聽完毛主席向北走的主張以及詳細的戰略部署之後,當即更加確信毛主席的路線是正確的路線。
在我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遵義會議召開了。在會中,一大部分的黨內人士紛紛支援毛主席的戰略主張,在聽完毛主席的論斷之後,大家紛紛覺得這就是一條我黨急切需要的新路子。
至於路線方針策略是否正確,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當時敵強我弱,敵眾我寡。要想勝利,只能以少勝多,以出其不意的招數來讓國民黨摸不著頭腦,從而贏得勝利。
這正是毛主席的厲害擅長之處。毛主席用兵極其靈活,出其不意,能夠以最少的犧牲來贏得最大程度的勝利。
毛主席專注於革命形勢的變化,根據實際情況,領導紅軍隊伍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忽而向南,忽而向北,簡直讓國民黨摸不著頭腦。
不僅如此,毛主席還巧妙地反覆迂迴在包圍圈中,四渡赤水,完全打亂了國民黨的部署,這時候的國民黨,完全不清楚我軍的行動路線。
就這樣,在層層轉圜之中,在毛主席出其不意的帶領之下,我黨紅軍終於跳出了包圍圈,最終實現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從被動迎戰到主動轉圜,從照搬教條到靈活應變,從生死攸關到最終挽救了我黨和中國革命。這一切都離不開偉大的毛主席。
毛主席的領導讓黨保留了充足的後備力量,得以在之後開闢農村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終有了我黨為人民帶來幸福生活的這一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回顧過去,我們才能夠充分體會到我黨創立的艱辛與不易,更能清楚毛主席的偉大的領導力。
另外一方面,遵義會議是我們黨獨立自主的,自主結合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來進行的一次徹底決策。
沒有共產國際的幫助,我們的路子依舊能夠走得更好更遠。因為,沒有誰能比我們自身更加了解我們的國家。
03 重慶談判
抗日戰爭勝利了,15年了,中國的外患終於得到了解決。
可對於我黨來講,這還不是真正的勝利,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有我們的內部矛盾。
重慶談判在我國的政治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在當時,也是受全世界所關注的大事件,這關係著中國未來的前途命運。
抗日戰爭雖然勝利了,可帶給我們中國的是完全的傷害,這十幾年來,中國的百姓隻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自己的國家生活得戰戰兢兢。
毛主席在這個時候也指出,人民的勝利,人民的權利,絕對不能喪失。
在日本投降的同一天,蔣介石給毛主席發來電報,希望能夠邀請毛主席來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
蔣介石別有居心,這是路人皆知的事實。
毛主席也明白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真實目的。對於蔣介石而言,只不過希望藉著重慶談判的名義來為自己最後的暴力鬥爭爭取時間而已。並且,蔣介石還認定,毛主席肯定沒有膽量來重慶。
在當時,我們黨內的眾多同志也不贊成毛主席前去重慶。大家都知曉蔣介石的狼子野心,昔年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情景還在眼前歷歷在目啊。
最終,毛主席為了用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內戰,為了廣大人民群眾不再遭受戰亂。毅然決定和周恩來一同前往重慶,進行談判。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在同志幹部、學生群眾的歡呼目送下啟航重慶。開啟了著名的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歷時近兩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國共兩黨就和平建國進行了多番的商議,毛主席也同蔣介石進行了深入的談判。
在重慶談判的過程中,雙方都有自身的政治立場。任何一方都無法讓另一方從根本上承認自身的主張。
談判一直進行到10月上旬,這時候,雙方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協議的內容。10月10日,著名的《雙十協定》簽訂。
談判的整個過程,雙方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兩黨根本政治主張的不同,從根本上決定了兩黨根本不會對對方妥協。
但至少這次的談判,讓國民黨承認了和平合作的建設方針,這在政治方面有一定的深遠意義。
在這次的談判之中,一方面,國民黨佯裝與我黨進行積極地談判,可在暗中,卻又積極地進攻我們的解放區。
這說明蔣介石根本沒有想過用和平的手段與我黨進行正面的談判,他的野心始終都在。
我們進行談判的初衷是為了阻止內戰的爆發,用和平的手段來使雙方達到有效的效果。但蔣介石消滅我們的立場始終沒變。
在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還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毛主席積極與各界人士進行交談會晤,向他們宣傳我黨的方針政策,得到了眾多人士的認可。
我黨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優良作風也實實在在贏得了民心,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認可,這也為我們今後的戰略部署起到了十分深刻的意義。
隻身獨往,毫不畏懼。這就是我們的毛主席,身上始終有著必勝的決心和信念。有勇有謀,變被動為主動。
毛主席對於我們中國人的意義是重大的。
沒有毛主席,我們中國人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沒有毛主席,我們的中國革命還要更加艱難才能取得成功;
沒有毛主席,我們的國家還會走很多的彎路;
沒有毛主席,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美好生活。
今年是我們黨成立100週年,短短100年,我們黨一步步走來,創造了多少輝煌偉大的戰績。
從革命鬥爭的勝利,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再到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現在,我們在我黨的偉大領導之下,正在變得更強更美好。這是一種信念,是中國人民始終牢牢跟隨著我黨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