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一些軍事歷史類的文章或影片中把希特勒統治下的納粹德國戲稱為“德三”。這是因為當時的德國自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為什麼要叫做“第三帝國”呢?在此之前是否還存在第一、第二帝國呢?其實德國曆史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帝國同我國把古代一些王朝進行斷代劃分是一樣的道理: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就分為西周、春秋、戰國;漢朝分為西漢、東漢、蜀漢;晉朝分為西晉、東晉;宋朝分為北宋、南宋。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也有類似的斷代劃分。
比如日本歷史上就有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室町時代、江戶時代這樣的劃分。只不過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更喜歡用地理方位名稱作為區分標籤,而西方人則更愛用數字作為區分標籤:波蘭把歷史上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稱為第一共和國;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重新獨立的波蘭共和國稱為第二共和國;把1989年政治劇變後的波蘭共和國稱為第三共和國。法國曆史上則先後存在過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第五共和國。
現代德意志民族是由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些部落經過長期融合形成的。如今“日耳曼”一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日耳曼人是指以德語為母語的民族(包括如今的德國、奧地利、瑞士);廣義的日耳曼人正是“日耳曼”一詞最初的定義——指的是古代羅馬帝國口中的三大蠻族之一。當時羅馬帝國稱生活在羅馬疆域之外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為歐洲三大蠻族。這其中日耳曼人是古羅馬人對生活在萊茵河、易北河一帶的民族的統稱。
古代的日耳曼人一個非常龐大的族群概念——正如斯拉夫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波蘭人等不同民族一樣:在日耳曼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法蘭克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盎格魯人、薩克森人等等。公元3世紀以後日耳曼各部落如潮水般湧入到羅馬帝國境內:西哥特人、汪達爾人、蘇維匯人、東哥特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倫巴德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繼續在昔日羅馬的領土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這其中法蘭克王國成為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歷史舞臺的主角。法蘭克王國在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大部分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和低地國家以及義大利的一個地區和許多的邊界地區。公元843年8月查理曼大帝的3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條約正式瓜分了查理曼帝國的疆土。根據該條約所劃分的疆界形成了西法蘭克王國(843年-987年)、中法蘭克王國(843年-855年)和東法蘭克王國(843年-911年)這三個國家。
這三個國家經過公元870年《墨爾森條約》的調整成為後來的法蘭西王國、義大利王國和德意志第一帝國三個國家的雛形。日後的德意志正是由東法蘭克王國演化而來:東法蘭克王國在發展過程中其內部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公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薩克森、士瓦本、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等等,其中最大的就是薩克森。正是這些公國共同構成了日後的德意志地區。由於這些公國彼此之間的牽制使德意志形成了特殊的選帝制度——德意志皇帝是由各公國共同選舉出來的。
首開這一先例的正是薩克森公國的亨利一世公爵。這位亨利一世有一個“捕鳥者”的綽號(據說是因為他當選時還在專心致志地捕鳥)。然而亨利一世在加冕時拒絕了塗油禮,因此他的王位一直沒能得到教會的承認。嚴格意義上此時的德意志還只是一個王國,而不是一個帝國。亨利一世終其一生的頭銜不過是德意志國王(king),而且還是未獲教會承認的king,可不是德意志皇帝(emperor)。真正意義上第一位戴上德意志皇帝這一桂冠的是他的兒子奧托一世。
公元936年奧托繼承了亨利一世的薩克森公爵之位,與此同時他作為德意志最大公國的君主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德意志國王。在當時的德意志國王可不是什麼至高無上的神聖君主——充其量就是各路公爵在實力勢均力敵之時推出來充門面的人物。就在奧托繼位的第二年他的異母兄弟唐克馬爾就聯合巴伐利亞、洛林等地的貴族造反作亂。這時奧托異常清醒地意識到:貴族們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巴伐利亞、洛林這些大貴族們上架空王權,下有心吞併其他中小貴族的封地。
這就給王室利用他們彼此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提供了良機。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奧托同中小貴族結成了反對大貴族的同盟。儘管這些中小貴族實力有限,可加起來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更何況背後還有身為國王的奧托的鼎力支援,於是他們很快就鎮壓了反對國王的大貴族叛亂。公元937年奧托一世改傳統的公爵世襲製為國王任命制。奧托在成功解決內憂之後開始著手應對外患。東面的馬扎爾人是這一時期德意志面臨的最大外患,而這一時期奧托也致力於向東歐擴張。
公元950年奧托迫使波希米亞(今捷克)公爵對自己稱臣納貢。這樣一來奧托的領地就和馬扎爾人的地盤直接接壤了。公元954年馬扎爾人主動發起入侵。公元955年御駕親征的奧托在萊西費爾德戰役中率領德意志和波希米亞聯軍幾乎全殲了馬扎爾騎兵,因為此戰他被尊稱為“偉大的奧托”、“祖國之父”。奧托還為後世的德意志開創了一項傳統:每個有作為的德意志國王都要進軍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加冕為皇帝。這一傳統肇始於公元961 年:這一年受到義大利城市貴族威脅的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向奧托求援。
奧托聞訊之後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並很快敉平了羅馬的叛亂。公元962年2月2日教皇約翰十二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加冕。奧托從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德意志由王國正式升級為帝國,因此德國曆史上也稱神聖羅馬帝國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如今的奧地利、瑞士、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義大利北部地區、捷克、斯洛伐克等地。這個龐大的帝國曾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歐陸秩序的主導者。
可德意志第一帝國始終未能解決國內諸侯權力過大的問題。1356年德意志第一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發表的黃金詔書進一步確認了地方諸侯的自主權。從此德意志的分裂局面愈演愈烈。到了1618年德意志境內出現了390個公國、侯國、貴族領地、騎士領地割據一方的現象。各路諸侯領地在當時歐洲宗教改革的大環境下各自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不同教派。也就是在1618年有史以來第一場幾乎席捲整個歐洲的戰爭——三十年戰爭爆發。在三十年戰爭期間德意志淪為了主戰場。
戰後歐洲列強制定了旨在維持歐洲大陸均勢體系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在這一體系之下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被固定下來。分裂的德意志自然無法與新興的英、法等國抗衡。儘管德意志第一帝國的正式國名是神聖羅馬帝國,然而伏爾泰卻說:“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帝國”。這時的德意志第一帝國儘管保留著帝國的名號,實際上已徹底淪為各路諸侯勢力的鬆散聯盟。這時德意志皇帝的頭銜也逐漸落入當時勢力最強大的德意志諸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同時身兼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的皇帝。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弗朗茨二世迫於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壓力而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至此德意志第一帝國的歷史徹底畫上句號,從此德意志各邦國連名義上的共主也不復存在。長期以來德意志只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從來都沒形成過統一的民族國家。德意志大地上曾存在過的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邦國在經歷拿破崙風暴的洗禮後經過整合形成了34個邦國。
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和奧地利從34個邦國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德意志的兩個邦國。奧地利的優勢在於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然而奧地利國內民族成分極其複雜且缺乏足夠的凝聚力維繫。普魯士則抓住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成為德意志諸邦中工業生產能力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與此同時夾在二者之間的諸多德意志小邦則試圖締造一個政治經濟體系的德意志共主邦聯。1864年普魯士拉攏奧地利以收復德意志失地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為名對丹麥作戰。
戰後普魯士與奧地利簽署條約分別管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1866年6月14日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又發動了針對奧地利的戰爭。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的勝利使奧地利從此排擠在德意志之外。1871年1月18日在普法戰爭中獲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由此形成。德意志第二帝國從成立之初就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當時德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0857.54平方公里(不含殖民地)、人口約為6500萬。
搭上工業革命快車的德國只用了40年時間就走完了之前英國用80年時間才走完的工業化路程。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產值上已超越老牌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工業實力的提升也使德國的軍力在這一時期得以迅速膨脹。一戰爆發前德國的陸軍實力已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擁有81萬陸軍的德國還擁有克虜伯這樣的世界一流軍工企業。這一時期已躍居到世界第二位的德國海軍也對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英國海軍構成了強大的威脅。德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崛起時世界已基本上被英、法等老牌列強瓜分完畢。
這時的德國強烈要求按實力重新在全世界範圍內瓜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德國的野心與英、法這些老牌殖民大國構成了強烈的矛盾衝突。這種衝突最終誘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一戰中的盟友主要是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這些羸弱的角色。一戰打到後來幾乎變成了德國以一己之力單挑英、法、俄、美等其他所有世界主要強國。越來越不利的戰局大大激化了德國內部矛盾:1918年11月4日德國基爾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
1918年11月28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佈退位。至此德意志第二帝國退出歷史舞臺。威廉二世退位後德國成立的魏瑪共和國政府與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凡爾賽和約》使德國損失了將近1/7左右的領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另外德國還需要向戰勝國賠款1320億金馬克(分30年付清並支付利息)。德國位於萊茵河西岸的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公里以內不許德軍設防。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的規模內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
一戰後的德國就長期處於這種在領土、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的凡爾賽體系束縛之下。到了1929年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開始從美國紐約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在一戰後揹負了沉重賠款壓力的德國還沒來得及從本國通脹中緩過勁來就又遇到了這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如此雪上加霜的局面使德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一落千丈。這時德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對內擺脫經濟危機、改善生活狀況;對外解除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從而提升德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種族主義——以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和發展國民經濟改善民生為號召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希特勒所鼓吹宣傳的恰好正是迎合了當時德國人民口味的東西。希特勒曾許諾說:“要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麵包”。這種宣傳鼓動口號對當時正處於生活困境中的德國民眾會有多大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1928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大選中還只有2.6%的支援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納粹黨以18.3%的支援率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1932年7月斬獲37.2%選票和230個席位的納粹黨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這一年希特勒成為了德國總理,一年後興登堡總統的去世使希特勒成為了德國至高無上的元首。希特勒上臺後大力向德國民眾鼓吹極端民族主義。在納粹的種族宣傳中日耳曼民族被塑造成為所謂的“優等種族”。納粹黨為配合這種種族主義宣傳就必須喚起德國人的民族自豪情緒。宣傳本民族的輝煌歷史正是喚起民族自豪情緒的一種絕佳手段。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期總要有繼承者。
中國歷史上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每個朝代都說是前朝的繼任者。其實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號稱要繼承祖先的偉大榮光:時至今日中國人渴望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俄羅斯人渴望恢復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法國人對拿破崙稱霸歐陸的時代念念不忘,土耳其人夢想著有朝一日重現奧斯曼帝國的恢復......當年的希特勒同樣也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他恢復德意志民族榮耀的方式實在是太過極端了。可無論怎麼說喚起德國人的民族自豪情緒的確是希特勒上臺後的一大施政目標。
希特勒之所以將納粹德國稱為第三帝國其實主要就是為了向德國曆史靠攏,從而在歷史和法理上強化民眾對與納粹政府的認可度。納粹德國自稱第三帝國表明自己要繼承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法統。這樣納粹就把自己塑造成為了德意志輝煌歷史的繼承者,那麼作為祖先輝煌歷史的繼承者就有責任帶領國民創造更大的輝煌。有了傳承就有了認可,而有了認可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進行洗腦運動。將歷史和現實糅合在一起輔之以家國觀念和道德理念從而徹底把德國民眾綁架到二戰這條不歸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