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廣東出生的名人偉人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字眷誠,號達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洵,字希夷,中國廣東惠陽秋長人,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聞名國內外的軍事家,他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後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
葉劍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梅縣人,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2年獲哥倫比亞眾議院授予的特級大十字民主勳章。
薛嶽(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 。薛嶽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抗日名將 ,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總統自由勳章和國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在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該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眾,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此戰役是中國抗日戰場一次十分重大的勝利。
馬應彪(1864~1944),出生於廣州府香山縣沙湧鄉(今中山市南區沙湧村人),先施百貨公司建立者,中國第一家先施百貨公司建立者。他也是中山市近百年來在華僑、港澳同胞中第一位捐贈鉅額款項支援家鄉建設的人。1918年,他捐巨資在家鄉沙湧村建造了中山歷史上第一個人造公園、第一所幼兒園、第一個人工游泳池,並立下遺囑把捐贈專案向政府備案。 據馬應彪先生親屬馬彥昭介紹,馬應彪一生扶貧倡教興福利,還捐資建成"香山城世光女子高等小學",興辦岐光醫院、中山市平民醫院,在華僑、港澳同胞中傳為佳話。
黃世仲(1872~1913),番禺大橋鄉(今屬廣州芳村區)人,別名黃小配。資產階級革命家、宣傳家、小說家。黃世仲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大量的革命實際工作,是著名的報人。曾在《天南新報》、《中國日報》、《世界公益報》、《香港少年報》等10多種革命報刊擔任主編或參加編輯工作。辛亥革命後,黃世仲被推舉為廣東民團局長,後因與都督陳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軍餉"之罪名殺害。終年40歲。
古應芬(1873年--1931年11月18日),字勷勤,亦作湘芹,生於廣州府番禺縣(現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寺右村 ),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清末民初歷史人物,是中國國民黨早期一位很有能力的組織家、活動家,國民黨元老。早年留學日本,於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先後參與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辛亥廣東光復之役。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曾參加「二次革命」、「討袁護國」、「護法」、「東征」、「北伐」等重大事件,為國父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伍觀淇(1886年-1952年),字庸伯(舊名冠球),出生於廣東番禺縣南浦村(今廣州市白雲區神山鎮南浦鄉)。畢業於陸軍大學,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辦公廳主任兼總參議,抗戰時,他率領廣東省第二游擊區四支隊7000多人。江高之戰,擊沉日軍橡皮艇30多艘,擊傷飛機1架,消滅日軍200餘人。
陳其瑗(1887-1968),字伯玉,廣東省廣州市人。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國民革命,擁護孫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主張國共合作。1926年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並任廣東省政府財政廳廳長,漢口市黨部書記長。大革命失敗後赴澳門,後參加中國國民黨特別行動委員會,抗日戰爭時期,在海外積極支援抗戰。抗戰勝利後,參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建立工作,是民革創始人之一。
今天的內容就打這裡了,喜歡就點贊關注小編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