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是站在外面來看你自己,從內心裡面來看別人。”
——Jeremy Holmes
01
無法溝通的兩人
一對情侶相戀五年,感情一直很穩定,但是女生越來越焦慮。
因為男方好像不急著結婚,工作越來越忙,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我現在事業不穩定,我不想你跟我吃苦。我每天努力工作,就為了能過上好日子,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你為什麼覺得我吃不了苦呢!
就是感情淡了,說得這麼冠冕堂皇。”
最後,兩人不歡而散,男友摔門而出,女方在家裡傷心哭泣。
她想不明白,家是兩個人的,為什麼對方不願意和自己分擔;
她很傷心,覺得在對方心裡,自己不是那個患難與共的人。
在諮詢中,我們也經常看見夫妻爆發爭吵,小到襪子亂扔,大到孩子上哪個幼兒園,換什麼房子。
吵了半天,誰也沒有明白對方真正在說什麼。
比如妻子提出,必須要好好聊一下。
“有什麼好聊的,我們不吵不就行了?”
“不吵,這麼多年了,能做到嗎?”
沉默。
一方想溝通,而另一方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
兩人關係的質量,是由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決定的。
心智化水平不一致,讓一個人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
02
心智化是一個過程
心智化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感受、意圖、信念和慾望等)的能力。
當你覺察到你自己或其他人當下的心理狀況時,你就在進行心智化。
心智化,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能力。
比昂認為,一種容忍挫敗的能力,是心靈發展出思想,這種思想成為進一步忍耐挫敗的方式,而容納本身也變得容量更大。這個過程就是心智化。
溫尼科特認為,自我心智化感覺的發展過程中,母親的鏡映角色。
Peter Fonagy 說,嬰兒在照顧者的心理中發現了他們自己的心理。因此,心智化依賴於被心智化,也就是依賴於照顧者的心智化。
心智化有三種模式:等同模式、假裝模式、反思模式。
一個人和伴侶吵架了,如果這時候有人向他們搭話:“怎麼,吵架了?”不同模式的人會有不同的回應。
等同模式
內心的現實當成了外在的現實,就是內外不分。
如果他自卑敏感,覺得吵架就是因為自己太糟糕了,處理不好關係,伴侶不愛自己不尊重自己。這時候,他們就會將這種搭話當做一種否定和貶低,覺得對方幸災樂禍,就會很憤怒。
假裝模式
情感與理智隔絕。
理智告訴他,對方不帶惡意,是出於關心,假裝沒事,但是內心還是難以接受,甚至生氣“哪壺不開提哪壺”。
反思模式
①有情緒:“是故意來拱火的嗎,是不是覺得我很失敗?”
②意識到自己的心理過程和情緒狀態。
③再進一步意識到:“這是我的想法,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不一定。”
④於是將自己的心理過程表達出來,進一步去確認。
03
心智化的程度,決定了溝通的質量
心智化程度高,表現為理解和被理解。他們將心比心,關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狀態。
心智化程度低,體現為“情商低”。
網路上流傳著很多的段子。
女性可以根據物件的一句話,發現貓膩。
一眼識破朋友的微笑面具。
堪比福爾摩斯。
而男性,在段子裡總是“低情商”的。
我哭,他不知道安慰;
我生氣,他不知道為什麼;
我說反話,他當真話聽。
段子有些絕對,但有道理。
巴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們開發了一份“讀心術問卷(Four-Item Mentalising Index,FIMI)”,能評估人們對他人真實想法的理解程度。
研究人員認為,人人都有“讀心術”,也就是心智化能力(mentalising)。
但他們發現,女性比男性更能並從一些細微的動作中察覺線索。
雙方不能在同一個頻道溝通,關係勢必會受到影響。
心智化的程度,決定了溝通的質量。
04
怎麼改變?
心智化根植於反思性功能中,包含4點:
對心理狀態本質的覺知
努力識別行為後的潛在心理狀態
心理狀態可發展
與治療有關的心理狀態的覺知
所以首先,我們不妨覺察一下,在關係中自己的角色。
如果自己是較低的一方,我們就需要主動成長。這不僅是為了維護關係,更是為了自己。
當我們不再受困於情緒,有一段穩定,融洽的關係,該是多美好的體驗。
如果自己是心智化程度高的一方,儘量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去溝通,幫助對方去成長。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
傾聽
聽到對方的情感。
過去你說:“能不能成熟一點,理性一點”
現在你可以試著說:“你是什麼感受呢”“你為什麼生氣呢,是因為...嗎?”
抱持
心智化的建立和發展依附於依戀關係。
心智化程度低的人,也說明他們曾經歷不易,從小缺少抱持性的環境。給予他們足夠的愛與包容,雙方都會得到滋養。
尊重對方的邊界,不替對方做決定
他們的邊界曾被不斷的侵犯,我們減少對他們的干預,多支援他們做決定,可以幫助他們重新確立邊界,建立安全感。
尋求專業的幫助
關係重構需要雙方的努力,如果一方對自己始終沒有覺察。無論另一個人怎麼努力都是徒勞。
因此,可以藉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力量。
沒有完美的人,正是因為這些不完美,我們才決定讓誰進入我們的生活。
心智化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連續的譜。越靠近那個理想化的狀態,就能越瞭解自己,越少受到情緒的裹挾。
最後,分享李鳴老師的一句話:
思考著感受,感受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