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1952年,中國志願軍前往抗美援朝長達數年的戰場。不論什麼年代,什麼人,都希望可以和平相處,誰也不想要發動戰爭,可是他們拿著槍炮踏上了我們的土地!我們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武器,將他們趕出去!
李寶成作為134團8連的連長,帶領志願軍戰士轉入坑道防守,敵人一次次的發起衝鋒,戰士們只能退回戰壕,我們拼著視死如歸的精神,子彈一顆顆呼嘯而出,將敵人打倒在地,我們的人也在不斷的減少,子彈打空了,那就上刺刀,讓這些倭寇瞧瞧我們的厲害。

我們拼著哪怕只有一個人,只有一口氣,都要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決心。當時在上甘嶺第二階段的時候,李寶成帶的8連僅僅剩下11個人,裝備的參差是巨大的,我們取得勝利靠的是什麼,是一個又一個的英雄,累加起來的成果,一堵堵的人牆,讓我們不畏寒冷!

【志願軍構築的坑道工事被敵人稱為“地下城市”】
當時的兵力是遠遠不夠的,裝備的不足又讓我們手足無措,只能靠著人牆往前堆。崔建功苦笑著說,軍長的警衛都派到前線了。當時作為軍長的秦基偉甚至提出了,婆婆娃娃一起上。不僅僅是士兵,15軍為45師補充連隊,呼叫軍醫院和文工團,拿手術刀的,曾經握著筆桿子的人,都奔赴戰場,上陣殺敵,為的就是保家衛國!

地面上我們是守不住的,只能進入地道,易守難攻。但是每天都有戰士犧牲,只能不斷往坑道里添兵,當時所有的人都奔赴到了前線,勤務連的人都沒有了。
迫於無奈,只能拉上警衛連的人,警衛連的人都是老兵了,上過戰場,打過仗,跟敵人交過手,知道怎麼打。王魯作為連隊的指導員,當時還救了軍長的命。秦基偉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得活下來。
上陣殺敵,不成功便成仁,歷經戰鬥的戰士們又怎麼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上戰場之前,秦基偉的叮囑也在王魯耳畔細細回想,可是王魯又怎麼不知道。只能高聲喊著,放心吧,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請幫我轉達。

戰爭年代,活下來,就是最美好的願望,但是上了戰場,憑藉的就不是願望了,槍炮是冰冷的,聽不見人們內心的訴求,一槍一槍的打破人對美好的嚮往。警衛連的人到達坑道要透過1000米長的死亡地帶,這並非易事,頂著敵人的炮火,要冒著隨時死亡的風險,衝到戰場的最前線,到達坑道的警衛員僅剩餘25人,損失慘重!
秦基偉聽到訊息,捶胸頓足,也變得寡言起來。上甘嶺戰役是讓人難忘的,刻骨銘心,這也是唯一一次將警衛連派到一線戰場。

戰場之上,這樣的事情太多,對於戰友的犧牲,我們要做的不是陷入無盡的悲傷,我們要做的是給予敵人更加激烈的抗爭,戰友的犧牲,都會化作我們的動力,對勝利的渴望。
英雄太多太多,他們勇敢無畏,敢於直面敵人的炮火,黑壓壓的槍口壓不住的是我們民族的魂。黃繼光 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用自己結實的胸膛去擋住敵人的槍口,為戰友爭取時間,特級英雄黃繼光,好樣的!

【黃繼光的弟弟黃繼恕來到上甘嶺,在哥哥犧牲的地堡前鮮花祭奠】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承就是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直面那些醜惡憎惡的面孔,我們怕死嗎?怕!沒有人不怕死,但是我們更怕輸,我們輸不起!
10月 25日,第3兵團代司令員 王近山親自給秦基偉打電話:“現在的方案有兩個,一個是接著打。一個是撤兵“。秦基偉說王近山素來作風強硬,甚至是知難而上,對於惡戰從不猶豫,可是在上甘嶺的戰役中,居然也有了猶豫。

現在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退兵,怎麼能退!可是打,又談何容易。上甘嶺戰役出現了膠著的狀態。10月30號,最為關鍵的一次戰鬥,奪回了高低陣地,戰局出現了扭轉。
這一仗,我們要打,並且要贏,我們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