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跨國投資是非常普遍的事,在中國也有許許多多的外資企業,它們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尤其是九十年代,當時中國經濟還遠沒有今天發展得這麼迅速,各地方政府也都對招商引資非常熱衷,尤其是大規模的外資企業,當它們的負責人來華考察時,往往會被中國地方政府待若上賓。
當時日本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發達國家,因此各地對於日企來華投資也是非常歡迎的。在這一背景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都有許多日資企業設立了辦事處。
不過對於中國西部地區,由於基礎設施不發達以及缺少海運港口等不利因素,因此很難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可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一家日本大型企業,竟然派人到雲南騰衝進行考察,表示要在當地建一條汽車生產線,投資額多達幾億元人民幣,在那個時代這個金額著實不小了。
騰衝縣在雲南是比較落後的地區,交通也很封閉,為何日本企業要到這裡投資呢?
日本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這項投資可以落到實處,對當地的就業、稅收等等都有極大的幫助,當時騰衝縣領導聽說此事後也都非常高興,對日方考察團進行了隆重的接待。
可是在宴會上,日方代表卻突然提出一個要求:如果中國政府同意拆除騰衝的四座雕像,並將其送往日本的話,投資的事都好商量,而且以後還能繼續追加。
這番話一出,騰衝縣政府各位領導立刻明白了,原來日本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不過直接拒絕卻也不太好,如果事情傳出去,可能會被媒體斷章取義說中國政府太閉塞,反而不利於中國的形象,
在一番研究後,縣領導決定不直接拒絕,而是提出我們的要求,和日方人員進行磋商。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沒有誠意的就不是我們而是對方了。
於是騰衝縣領導表示:
“拆除雕像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有三個要求。
第一,日本必須拆除東京靖國神社中供奉的那些甲級戰犯牌位。
第二,日本必須正視歷史,刪除教科書中的不實資訊。
第三,日本政府必須就抗日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向中國人民誠摯道歉。”
這樣的要求日本人自然不肯答應,談判也就不了了之了。此事公開之後,騰衝當地人民也非常支援政府的做法。
這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當年中國軍隊在此與日軍展開了血戰,多少烈士長眠在沙場,如今抗戰勝利幾十年了,怎麼能為了幾個錢就讓日本人回來撒野呢?
其實這已經不是日本第一次提出這個要求了,那麼這四座雕像究竟是什麼來歷,以至於讓日本人這樣屢次興師動眾呢?
原來這四座雕像的原型是被中國軍隊打死的四個日本軍官,後來中國政府按他們的樣子雕刻了四尊石像,並且在雕像的背部刻下他們的姓名,讓他們對烈士墓園中的中國烈士跪拜,以此來懺悔自己的罪惡。
日軍發動緬甸戰役,意圖困死中國
若說起具體的來龍去脈,則要先大概介紹一下抗戰的歷程。
廣義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就開始了,當時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對我國東三省全面入侵。
由於蔣介石命令東北軍不得抵抗,結果短短半年時間,東三省大好河山就落入了日寇的手中。從此以後,日本對中國更加輕視,認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征服中國。
隨後的幾年中,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不斷膨脹,他們不滿足只佔據東三省,而是想要鯨吞整個中國。隨著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拉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
本來日本非常自大,他們認為這個幾乎沒有工業的國家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於是叫囂三個月內就能滅亡中國。
可惜他們太自信了,在武漢會戰後,快速滅亡中國的計劃徹底破產,抗日戰爭也進入了相持階段。
戰局發展到這一步是日本侵略者沒有預料到的,如果整個大戰演變為一場持久戰,這對日本是非常不利的,雖然他們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但戰略物資儲備等等都遠遠不足以維持一場長達幾年的全面戰爭。
當時國民黨已經遷都重慶,始終在苦苦支撐,但中國最發達的東部地區全都被日軍佔領了,想要堅持下去就只能依靠國際援助。
另一方面,在中國東南部海域,日本海軍明顯佔據了制海權,西方國家從這個方向對國民黨進行援助是不現實的。
因此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滇緬公路。
當時緬甸是英國殖民地,有一條公路可以通向中國雲南,也就是滇緬公路,從雲南繼續北上就可以進入四川盆地了。對於國民黨來說,這條路線就是他們的生命線。
日軍自然也清楚這個道理,於是他們制定了入侵緬甸的計劃,如果能順利實現,滇緬公路的生命線就會被掐斷。國民黨失去了外界的輸血,肯定難以堅持太久,這樣就可以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了。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1941年底,日軍正式入侵緬甸,當地英軍勢單力孤難以抵擋,因此邀請蔣介石派出遠征軍入緬作戰。
蔣介石深知事態的嚴重性,所以他同意了這一要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民政府組建了中國遠征軍出境作戰。而本文開頭所說的那四座雕像,便與遠征軍入緬作戰有著密切聯絡。
中國遠征軍是國民黨軍隊中的精銳部隊,從1942年開始,他們在緬甸與日軍進行了多次血戰。
在整場戰爭中,同古城是最關鍵的要點,1942年上半年,雙方在此地進行了一場激戰。
3月初,國民黨第5軍第200師在師長戴安瀾的指揮下趕奔同古,他們的策略是用200師死守同古,給整個第五軍以及英緬軍第一軍爭取時間,等他們全部趕到的時候,就開始發起同古會戰,將該地區日軍擊潰。
200師是中國遠征軍的精銳部隊,在入緬作戰後連戰連捷,給了日軍很大的震撼,不過之前還沒有遭遇過日軍主力,這一次,他們要經受很大的考驗。
其實緬甸戰役的初衷是英緬軍隊和中國遠征軍進行協同作戰,畢竟他們才是東道主,可實際情況卻沒這麼簡單。
當時英國本身情況不容樂觀,英國在東南亞的海軍在日本的打擊下覆滅殆盡,在歐洲又要承受納粹德國的強大壓力,他們並沒有餘力支援亞洲戰場。
也就是說駐緬英軍中英軍比例並不高,大部分是從緬甸當地或者是印度招募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而日本為了切斷國民黨的補給線,對這次緬甸戰役寄予厚望,投入了大量精銳部隊,因此在中國遠征軍參戰以前,英緬軍處於節節敗退的不利局面。
在這樣的打擊之下,英緬軍士氣低落,根本沒有求戰慾望,而只想儲存實力,這樣消極避戰的做法,最終把中國遠征軍的將士們坑苦了。
3月中旬,日軍先頭部隊到達同古,開始與中國遠征軍交戰。隨著戰局的發展,日軍增援部隊不斷趕到,在兵力上形成很大優勢,200師將士們陷入重圍,情況非常不利。
當時200師已經在同古城死守了長達十二天,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苦難。日軍裝備更加先進,火力也更加強大,擁有飛機、裝甲車等遠征軍沒有的武器,甚至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還投入了毒氣彈。
儘管如此,200師的將士們還是頑強地堅持住了,身後就是滇緬公路,絕不能將同古城讓給日寇。
師長戴安瀾在這樣的信念下要求部下一定要堅持,同時他也在期盼友軍儘快趕到。
可惜由於交通問題,第五軍其餘部隊遲遲沒能趕到,而英緬軍早就被日本人嚇破了膽,只想儲存實力,根本不敢交戰,寶貴的戰機就這麼被白白浪費了。
眼見等待援軍無望,戴安瀾不忍部下們白白犧牲,於是只好含恨下令撤退。不過他們的戰果依然豐厚,同古會戰中,日軍付出的傷亡要比遠征軍更多。
這場戰役,中國遠征軍的表現震撼了日軍,他們從沒有見過這麼頑強的中國軍隊。自己有兵力和武器上的優勢,竟然被拖住了十幾天,而且居然還被對手全身而退,自己只得到了一座空城而已,氣得司令官東條英機暴跳如雷。
不過儘管如此,東條英機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這次表現得可圈可點,讓他吃了大虧。
除此以外,傲慢的英國人也改變了對中國一貫的看法。以前他們認為中國軍隊文化素質低而且訓練不足,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結果這次重創日軍的卻是中國遠征軍,反而他們自己的部隊畏縮不戰,讓英國丟盡了臉。
最後英國最大的媒體泰晤士報專門刊登了中國遠征軍的相關評論,讓全世界瞭解到了這支偉大的部隊。
中國遠征軍收復騰衝
由於之前中國遠征軍給日本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因此他們準備發起報復。
本來以為士氣低落的英緬軍隊在同古會戰後會提振士氣,和遠征軍並肩作戰,沒想到他們依舊不爭氣,甚至這一次連作壁上觀都沒有,而是灰溜溜地撤到印度去了。
遠征軍毫無外援,勢單力孤,只能獨自抵擋日軍的瘋狂進攻,雖然最後衝出了包圍圈,但損失非常慘重,只能退回國內,重新等待戰機。
這下日軍徹底拿下了緬甸,於是更加猖狂,準備向北進犯,入侵我國雲南。
1942年5月份,日軍北上,大舉進攻雲南,而云南省與緬甸交界處的門戶騰衝地區首當其衝,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當時遠征軍已經元氣大傷,正回國休整,而國民黨其他雜牌部隊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因此對日軍的進犯毫無反抗之力。
之前被中國遠征軍搞得灰頭土臉,日軍為了發洩這口惡氣,在騰衝縣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造成成千上萬無辜百姓死亡。
在徹底佔據騰衝後,日軍為了防備中國將來的反擊,花了很大力氣,在城外建造了大量防禦工事,無數的碉堡火力點組成了立體的防禦體系,他們自信不會被中國軍隊攻破。
1944年,恢復了元氣的中國遠征軍準備再次出擊,而收復騰衝就是踏出國門前的第一戰。
這一次,遠征軍陣容更加強大,而且專門組建了第二十集團軍,兵力數萬人。
隨著指揮官衛立煌一聲令下,全軍渡過怒江,對騰衝發動了總攻,這就是著名的滇西反擊戰。
雲南西部熱帶雨林眾多,蚊蟲瘴氣肆虐,將士們苦不堪言,再加上日本埋設了大量地雷,都給遠征軍造成了很大減員。
不過遠征軍將士們以過人的意志克服了這些困難,又突破了日軍苦心修建的外圍防線,終於殺到了騰衝城下。
騰衝城始建於明朝,城牆高大堅固,使用巨大的磚石修建而成,歷時幾百年還屹立不倒。
這給遠征軍將士帶來很大的困難,當時他們缺乏重炮,很難擊破騰衝城牆。最後在美國空軍飛虎隊的幫助下,用轟炸機對其進行攻擊,才終於打出一個缺口。
騰衝城牆是日軍最後一道防線,這下他們再也無法抵擋遠征軍的進攻,將士們一擁而入,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整個滇西戰役中最慘烈的就是騰衝戰役,而最後的巷戰更是讓人不堪回首,狹窄的街道成了血肉磨坊,遠征軍和日軍反覆爭奪,簡直是用人命去開路。
在長達二十天左右的巷戰後,整個城市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雙方戰死者的屍體密佈,整個城市除了硝煙的味道外就只剩下濃重的血腥味,簡直如同人間地獄。
騰衝戰役歷時一百多天,終於以遠征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此戰遠征軍付出了傷亡兩萬人的沉重代價,擊斃日軍六千多人。
此後,遠征軍對滇西日軍的其它據點進行攻擊,連戰連捷,直到1945年初收復畹町,所有云南境內被日軍佔領的地區全部光復。
遠征軍陣亡將士被安葬在國殤墓園
戰後打掃戰場的工作也是艱鉅的,許多屍體被埋在倒塌的建築的瓦礫之下,都需要一點點清理。
激烈的戰鬥中,很多士兵被槍炮打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辨認身份,而他們都是為國而死的烈士,如果草草埋葬,豈不讓英雄寒心?
針對這樣的現狀,有識之士提出應該修建一座烈士陵園,讓烈士們得到安葬,讓這些忠魂不再四處飄蕩。鑑於如今抗戰形勢緊張,政府並不富裕,因此所需的資金政府只承擔一部分,剩下的則向社會各界尋求募捐。
國民黨同意了這一方案,將陵園命名為國殤墓園,出處是屈原的楚辭國殤,而修建計劃也很快正式啟動。
後來為了紀念滇西抗戰,陵園中的烈士不僅限於騰衝戰役中的陣亡者,整個滇西戰役中陣亡的將士的遺體都安葬在這裡,以供人憑弔。
幾個月後,國殤墓園順利竣工,這座墓園佔地八十多畝,其中安葬著一萬多名在滇西抗戰中陣亡的遠征軍戰士,唯一遺憾的是,還有許多烈士屍骨無存,至今難以找到。
其中有些可以辨別身份的烈士,他們的墓碑上都會標註出姓名以及生前的軍銜,而其餘難以辨別身份的,則統一被安葬在無名烈士冢。
下葬的那天,由於工作量很大,許多當地居民紛紛自發加入進來幫忙。看著上萬名烈士的遺骨,很多人都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整個陵園除了墓園以外,還有忠烈祠和一座紀念碑,忠烈祠上掛著著名書法家于右任親筆書寫的牌匾。
國殤墓園是我國最早的烈士陵園,直到今天還香火不絕,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罪惡的侵略者被製成雕像,向中國人民懺悔
不過雖然遠征軍陣亡將士大多得到了安葬,但還有幾千名日本侵略者的屍體留在這裡。
這些人當初進攻騰衝時殘害中國百姓,做了許多惡事,本應棄屍荒野,永世不得超生。不過雲南氣候炎熱,如果不能徹底打掃戰場,將屍體處理掉的話,很容易爆發瘟疫。
當地政府本想集中起來焚燒處理,但李根源想出一個好辦法,將這些屍體雙手背後捆綁起來,然後按照下跪的姿勢放入土坑,讓他們頭朝烈士冢下跪,最後掩埋。這樣他們就會長年懺悔自己的罪行。
為了表明他們的身份,還專門立了個墓碑,上面寫著“倭冢”。
不過當地百姓對此有些不太滿意,雖然給日本侵略者擺出了懺悔的姿勢,但是這些人怎麼配和遠征軍將士葬在一處呢。
最後大家想起當初害死岳飛的秦檜夫婦被做成銅像,永遠跪在岳飛面前,於是以此為靈感,也打算修建幾座日本侵略者的雕像。
最終一共修建了四座雕像,為首的就是當時日軍駐守騰衝部隊的司令官藏重康美,此人臭名昭著,當初進攻騰衝時就是殘害中國老百姓的罪魁禍首,而在遠征軍收復騰衝的戰役中,他被當場打死,結束了可恥的一生。
如今他和三名部下被塑造成下跪的姿態,幾十年如一日在烈士陵園中向死去的遠征軍將士懺悔,祈求中國人民寬恕他們的罪行,可謂是罪有應得。看到這樣的解決方案,當地老百姓才滿意了。
侵略者永遠無法打垮中國人,他們只會遭到可恥的失敗,然後在中國的土地上向中國人民懺悔。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日兩國多年沒有建立外交關係,後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兩國才開始有了交流。
不過這些侵略者卻始終不肯反省,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採取迴避的態度,比如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在日本教科書中竟然只被稱為南京事件。而盧溝橋事變這種板上釘釘的歷史事件,竟然也會被歪曲成中國軍隊率先挑釁。
日本政府採取這種態度,卻還厚著臉皮要求中國拆除雕像,真是異想天開。
兩國恢復友誼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日本必須正視歷史,反省之前的行為。德國總理曾在猶太人屠殺紀念碑前下跪,這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但日本政府的態度只會遭到鄙夷。
二十多年前,騰衝政府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骨氣,這讓全體中國人感到自豪。
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發家致富,對於日本人的施捨,我們只會說不。
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如今早就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
取得這樣的成果,我們不需要犧牲自己的民族尊嚴,而只需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日本人以為可以用錢收買中國人的自尊,他們真是想錯了。
這是中國人民的底線,絕不可能逾越!
如今抗日戰爭已經勝利七十多年了,國殤墓園仍然矗立在雲南騰衝,接受後世中國人民的憑弔,許多學校、企業和機關都會來此參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牢記這一點,我們今天的安定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幾十年前那些英勇無畏的將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我們應該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牢記歷史,展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