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略懂的大龍貓
家裡有臺NAS還是很方便的,無論是購買成品NAS還是自己組裝NAS,或者把舊電腦改裝成NAS,都有用武之地。對於NAS而言:儲存容量、傳輸速度和安全性是三大關鍵點。本文主要圍繞資料的傳輸速度來聊一聊。
對於當下的家用NAS而言,1000Mbps(千兆)是一條基準線,因為現在的硬體和介面普遍的傳輸速度都在1000Mbps以上,基本不會遇到瓶頸,估計不久這條基準線就會上升到2500Mbps。(Mbps和MB/s換算關係是8:1,像本文只是估算速度用10:1計算也行,而且極限速度實際中本就不易達到)
資料傳輸速度無疑是越快越好,但是資料傳輸就像是過馬路,可通行車流量的大小取決於車速和馬路最窄的寬度。對於新手而言瞭解資料傳輸的瓶頸,才能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舉個例子,很多垃圾佬都接觸過玩客雲。作為一款知名礦渣,可以說是最廉價的NAS方案。但玩客雲透過USB作為資料介面,而它的USB2.0介面是一個明顯的傳輸瓶頸,理論上限只有600Mbps,沒有達到千兆的門檻。(個人不建議透過USB長期掛載行動硬碟)
常見USB介面傳輸速度如下:
為了適應各種外接裝置,USB介面的速度一直在提升。最新的USB 4.0介面速度已經來到了誇張的40Gbps。但實際上大家接觸最多的依然是USB3.0介面。一般購買移動固態硬碟時選擇500MB/s的就夠用了(不差錢另算)。
最容易達到傳輸速度瓶頸的無疑是網速,尤其是廣域網。雖然家裡搭建全萬兆區域網在硬體上很容易實現,但升級全萬兆“增加網路裝置+硬體升級”的成本基本上萬,普通使用者的升級訴求不大。而且當局域網達到10Gbps後,一個新的瓶頸又出現了:SATA 3.0。
SATA 3.0是老資歷了,服役已經有10年時間。之所以SATA3.0沒有進一步提速的動力,因為SATA介面主要服務於機械硬碟,而機械硬碟的速度早已經達到極限。一般筆記本的機械硬碟讀寫速度僅在100MB/s左右,桌上型電腦可以快上一半。所以機械硬碟想佔滿SATA頻寬,可能還需要藉助RAID0和RAID1。USB3.0和SATA3.0的規格相當,走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一般都300-500MB/s的讀寫。
為了打破資料傳輸的瓶頸,固態硬碟開始不走尋常路,直接學顯示卡走PCIe3.0/4.0(Nvme介面)。所以主流的固態硬碟讀寫都在1000MB/s以上。但是注意一點,固態硬碟跑分速度是、取到記憶體的速度,而如果你要寫入到其它裝置,傳輸速度還是由最低速那個裝置決定(所以很多人從機械硬盤裡複製東西時會發現自己的固態隨身碟怎麼這麼慢)。如果你的各類儲存裝置效能相當,你就能獲得一致性的資料傳輸體驗(沒有什麼情況會特別慢)。
其實資料傳輸還有一個的瓶頸,這就是無線傳輸速度。相比於有線傳播的高速穩定。無線傳播主要在穩定性,資料併發傳輸上稍有劣勢。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從WIFI3-WIFI6都有:802.11g(WIFI3)、802.11n(WIFI4)、802.11ac(WIFI5)、802.11ax(WIFI6) (一些以AX開頭命名的路由就是支援WiFi6的路由)。
雖然說宣傳上WIFI6支援9.6Gbps,看似好像接近萬兆網速,但這是理論總傳輸速度。實際單裝置最大流量為1200Mbps,也就是說支援8臺裝置實現無線千兆互聯。一些WIFI6的推廣文章說傳輸一部3G的電影僅需3秒純粹是瞎扯。
除了這些家用裝置,其實一些過去的企業級裝置也被很多垃圾佬所喜愛。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種介面SAS。SAS可以看做是SATA介面的升級版,理論速度可以達到SATA的兩倍,SAS在現在已經不能當做一種提速方案(其相當於Nvme還是太小兒科),但透過SAS陣列卡搭建RAID依然是搭建大容量儲存方案的常見解決方案。
最後聊聊交換機,我其實一直想買臺萬兆交換機。但是一來預算不足(沒錯幾百塊的預算都拿不出),二來自己的裝置都停留在千兆。所以至今依然是用的廉價千兆解決方案(35元買的二手TPlink的SG1005G、30元買的二手磊科NW788)。一般來說光口萬兆交換機比電口萬兆更加便宜,不過家用裝置一般不會自帶光口網絡卡。伺服器上光口網絡卡倒是更加常見。
其實最簡單的萬兆NAS解決方案是,主機和NAS雙網口,然後裝置直通。就聊到這裡,好像說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說,又疑問歡迎提問。
作者宣告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