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承認,路徑依賴這個玩意兒,不光存在,而且是普遍深度存在的。
大到國家:我國這樣的農耕文明,骨子裡就是想好好種地過日子,哪怕開發了火星,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擱上邊兒種莊稼;小到個人:你要是小時候經常在店裡幫父母看店,那你腦子裡就始終藏著生意人的思路,哪怕後來你考研讀博進了科研機構,都還會時不時想去擺個攤兒,這種事很難抹除痕跡。
所以,觀察音訊播放器廠商做耳機,以及觀察耳機廠做音訊播放器(這個並不多,但是耳機廠做小尾巴還有頗有一些的,也算是做播放器了對吧),你會發現他們的路徑依賴也是沒治的。說到底,播放器廠商做耳機的目的,其實是更好的賣自己的播放器,反過來耳機品牌涉足播放器的目的亦是更多的賣耳機。
當然這不代表說他們會不用心——畢竟做出來的東西都要放到市面上去接受市場檢驗的,怎麼可能不用心?甚至因為這不是自己主業,還可能會導致更加發力(不是主業,心底就沒那麼有譜,索性多花力氣;以及不是主業所以掙錢這事兒不大指望它,能帶動播放器才是正經,就不大在意這部分的直接盈利)。只是呢,畢竟出發點的心態就不一樣,所以出來的結果也會……相當有趣。
你比如我手上這條山靈ME800,這是山靈迄今為止定位和定價最為旗艦的耳塞,市場零售價4298元。貴麼?不算貴對吧?畢竟早已是萬元塞滿天飛的時代,山靈的播放器五位數的也好幾款了,還不算他家臺式系列。我就在想:是不是播放器廠商們,普遍覺得耳塞這東西,雖然研發也很費勁,但總不如播放器佔物料,賣貴了自己很容易臉紅心跳不好意思?嘿嘿嘿~
包裝是挺棒的,規整科學,上層是本體,配件大多在下層抽屜裡,拉開可見只是這個抽屜會有些緊。本體設計則比較常規低調,雙色可選流沙面板比較耐看,腔體造型較為科學,佩戴舒適度高+德國EGGER醫療級抗菌UV塗層可以有效抗菌。另外我對這個耳塞收納盒比較好評,有別於那種在收納包裡單獨設計一層網格來放配件的思路,它這個盒子只有上部會有開口,放倆轉插頭矽膠套進去也不容易掉出來,實用度不錯。
這款耳塞的換能原理很刺激,雙動圈+四動鐵,這個配置我先前還真沒見過,等於還沒插進耳朵聽呢好奇心就已經被吊起來了。它的雙動圈是兩個6mm直徑的動圈單元,採用了日本日麗高效能N52釹鐵硼磁鐵鍍晶生物振膜動圈單元,聽名頭就覺得會很難煲那種;動鐵單元則是兩個中高頻定製單元負責中高頻,另外兩個動鐵單元負責高頻和極高頻。腔體間採用3D列印技術做了物理分頻,匹配的線材則是8股古河單晶銅可換頭線材——這個可換頭設計有別於其它廠牌的設計,在換上之後需要擰一下來鎖止,如果忘記擰緊會容易鬆脫。
必須提及的是,這副耳塞每側均有兩個調音開關,分別控制低頻和高頻,山靈配了一張金屬板來非常通俗的解釋這兩組調音開關的作用,且把清潔刷的尾部設計成了撥動調音開關的調音杆,還是非常花心思的。市面上有調音開關的耳塞已經為數不少,不過我個人不大喜歡那種每邊三四個的,因為用乘法一算就知道,組合會太多種,除非你是個相當有時間折騰的人,否則過多的組合反而會讓人選擇困難,山靈這款ME800,攏共四種組合,且四種變化都不直接涉及中頻(當然了,每種變動都會對中頻造成相應的影響這是肯定的,聽感這個東西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嘛),試聽或者選擇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實際上,當我拿起ME800聽第一耳朵的時候,我還真的有些意外——這聲音,如果事先不知道的話,是很難判斷出它的換能原理的,聽得出複合單元的屬性,因為基調和泛音很寬鬆很鬆軟,而線條感又很明晰,不過具體是圈靜鐵還是圈鐵就不那麼好猜了。這個調調舒服是舒服的,真的沒啥侵略性,但也會讓一些人聽起來覺得不夠“HiFi”,太軟太柔,於是我把兩組開關全部關閉(也就是金屬板上所說的標準模式),再聽了一會兒,再然後,我決定:還是先煲機吧……
是的,前面說過,“日本日麗高效能N52釹鐵硼磁鐵鍍晶生物振膜動圈單元”這一聽就吃煲機,何況還不是一個,還是雙動圈的底子——而且在煲機的這幾天我又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這玩意兒還真不好驅動,你驅動力稍微弱一些就會撐不住它,於是試了N多前端之後,我終於找到了它最合適的老伴兒,那就是:山靈自家的M9。
而且,還得是開中高增益的M9——是的你沒看錯,不光中增益可以,高增益也合適,按說山靈M9一個一萬好幾的磚頭前端,它的聲音就算延續了M8的設定,就算走的是醇厚路線,可推力著實不是開玩笑的吧,結果推ME800用高增益居然都不顯得過分,那這塞子,是不是,有點太難搞?
有時候,人世間的事,如果想不明白的話,不妨換個角度,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山靈是個HiFi品牌,那它出了個4298元的塞子,就該拿來跟市面上相近價位的耳塞做對比,誰贏誰優秀,對吧?可我認為更合理的思路應該是這樣:山靈是個HiFi品牌,它出了個叫做M9的新款播放器,它認為自己有必要給這款播放器配個合適的耳塞,雖然M9插別的塞子也都可以,雖然ME800你拿去插別的推力夠大的播放器也沒問題,不過它倆搭在一起,才是初始設定,甚至可以說,它們在研發的時候,就已經互為調音基準了~
這樣一想,不光ME800這個吃推力吃煲機的性狀很容易想通,包括聽感方面的特徵,也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煲機100小時後,經由M9充分驅動的ME800,在兩個開關全關的標準模式下,所搭配出來的聽感,是一種相當火力全開而氛圍感十分“放客”的狀態,三頻均衡規整跨度夠大,聲場開闊舒展且不會有邊際效應,細節和解析力這些放在自身價位值回票價——而更重要的是它的聽感:精緻自然,又有活力又親和,全頻段的富有彈性和空氣感,聽梁詠琪的《膽小鬼》時彷如她就是你的鄰居,在一個陽光和煦的五月天裡她就在你旁邊的陽臺上對著遠山唱歌;聽搖滾會覺得大家都玩得很High卻演奏毫無錯漏,歌手嗓音裡的顆粒感十分明顯又不覺得費力;聽爵士鋼薩鼓貝一起歡脫;聽古典每個人都嚴謹而歡樂……好像這個組合能給人一種演唱者/演奏者正處於最佳狀態的錯覺,而這個錯覺,其實是來自於它把握住了一種非常難得的氛圍感,一種在精確回放錄音的前提下,把音樂處理得輕鬆寫意的氛圍。
這必須是要具備健康的架構,很有彈性的低頻,足夠飽滿卻不能過於能量淤積的中頻,以及非常漂亮的空氣感+好高頻和邊際效應輕微的大聲場帶來的空間感完美配合,才有可能做到。就好像同樣一首歌,有人在KTV唱到聲嘶力竭,有人唱得雲淡風輕不大走心,而某些高手,可以給人一種他似乎沒有完全發力,你卻又感動又專注又欣賞的在聽他唱的情境感——情緒捕捉到位,氛圍營造舒適,是這套組合最厲害的地方,至於細節反饋這些,倒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這時候,如果你想試試重口味,不妨把兩組開關都推上去,這個情緒就會喝高了些,會偏浮誇;而餘下的兩組調音模式(氛圍和人聲模式)我則覺得對三頻的銜接都會造成一定的扭曲,初聽還不錯,聽久點就總覺得不大對勁,當然這時候還可以換不同材質的矽膠套來調節,山靈的套子送得也是蠻全的。總得來說我個人最欣賞的,就還是標準模式,這個模式看似是四種裡最剋制的那個,實際上相對於別的品牌來說,也已經在聽感流和素質流之前更傾向前者了——山靈從M1開始就已經想明白了自己要做什麼樣的聲音,它們不喜歡試音碟味兒,更不喜歡音特美味兒,他們要做的就是讓人在HiFi的同時情緒放鬆,他們總是會帶一些會被學院派認為算染色的搞法,這是典型的陪伴型沉浸型調音思維。
所以,如果ME800這條塞子,你想要買回去接在兩三百塊的小尾巴上手機聽歌,我會勸你打消這個想法,因為真的會撐不起,撐不起的結果就是你聽起來覺得這個塞子聲音框架立不住且太軟太鬆,實際上那是因為沒驅動充分。它最好的搭檔是M9,換成M6Pro或者其它幾千塊的磚頭開中高增益也沒問題,嘗試臺式裝置也不是不可以,以及你最好煲到100小時再說。
然後你就能收穫一個,很放客的聲音,拿這玩意兒來聽《銀河護衛隊》第一部開場的那段“胡搞瞎搞胡搞瞎搞”就特別歡脫,聽放客聽爵士聽流行都會很開森,古典搖滾也能聽出有趣的色彩。
所以,這就是山靈的路徑依賴:他們作為一個搞了太多年播放器的品牌,真的,你要是讓他們完全像耳機廠商那樣思考問題,會很難,因為他們習慣了依託播放器的聲音來對耳機聲音做定位這種思維方式,他們的耳塞總是會配合播放器來定聲音,如果這個播放器的推力夠大,那這個耳塞做得偏難推就幾乎成為必然,不然前者這推力不浪費了?
差不多該收筆的此刻,我忽然在想——山靈ME800這種又難搞,搞好了又聲音有點意思的塞子,我估計,那些四處找難推耳塞的愛折騰的老燒,看到這裡,會不會忽然莫名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