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鼻癢、流鼻涕、陣發性的打噴嚏可能是每個有過敏性鼻炎人難以名狀的難受,實不相瞞,遠志也有過敏性鼻炎。
引起過敏性鼻炎的原因有很多,諸如屋塵、蟎、花粉等過敏原,抑或是受季節更替等影響。
中醫認為啊,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可宣發人體之清氣,肅降人體之濁氣。
《內經》有云∶諸氣鬱,皆屬於肺。肺氣鬱則氣不通,而鼻乃肺經之門戶,故肺氣不通,而鼻之氣亦不通也。
中醫還講啊,肺為清虛之府,最惡者熱也。肺熱則肺氣粗,涕為肺之液,是故,肺熱則涕黃,熱極則涕濁。大家試想一下,敗濁之物,又怎可容於清虛之府?勢必從肺之門戶鼻竅而出。
因此,治療過敏性鼻炎當宣通鼻竅先治其標,再以清瀉肺熱,疏散外風以治其本,然瀉而不補,恐有損傷肺氣之虞,是故,末了當益氣固表以扶正氣。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既善通鼻竅,又可清熱祛風,標本兼治的中成藥——辛芩顆粒。
辛芩顆粒:細辛、蒼耳子、白芷、菖蒲、黃芩、荊芥、防風、白朮、黃芪、桂枝。
宣通鼻竅:細辛、蒼耳子、白芷、菖蒲
細辛是一味辛溫的藥材,主入肺經,
中醫認為,辛可行散,溫善通達,細辛芳香走竄,通徹表裡上下,
既善疏散外風而祛表邪,尤善升發辛散而通諸竅,
因其主入肺經,是故,細辛尤善宣通鼻竅之開閉而治鼻淵。
《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本草衍義》:"治頭面風痛。"
《本經逢原》:"主痰結溼火,鼻塞不利。"
蒼耳子味辛、苦,性溫,入肺經,
蒼耳子辛散溫通,透達肌表,上行頭目,散風寒,開閉塞,功善祛風解表、通竅止痛,
既為治療風寒頭痛之良藥,又為治療鼻淵之要藥。
《本草正》:"治鼻淵。"
《本草備要》:"善發汗,散風溼,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面板。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
《要藥分劑》:"治鼻息。"
白芷辛溫通散,芳香氣烈,入肺、胃經,
白芷功善祛風、散寒、燥溼,既可消除鼻塞、鼻淵之病因,又可昇陽明清氣而宣通鼻竅,
此外啊,白芷還善治療外風犯肺所致的鼻塞流涕等,
可見,白芷實為治療鼻淵之良藥。
《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稜骨痛。"
菖蒲,因常常生長於石縫中,因此也稱之為石菖蒲,
菖蒲辛開苦降而溫通,芳香而走竄,功善開竅,兼可化溼、祛痰,可增強細辛、蒼耳子、白芷的開竅之力。
《本經》:"主風寒溼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清熱燥溼:黃芩
黃芩味苦性寒,功善清熱燥溼,尤善清瀉中上焦之溼熱及肺火,為治療肺熱咳嗽之要藥。
《本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洩利,逐水,下血閉,(治)惡瘡,疽蝕,火瘍。"
《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
祛風解表:荊芥、防風
荊芥、防風是一組CP,辛香透散,微溫不燥,尤善祛風解表,
兩藥聯用,可將入侵肌表之風邪驅逐出體外。
然,荊芥還善止癢,對於過敏性鼻炎所致的鼻癢有一定的療效,
防風呢?其性升散,善行全身,正如其名,尤善祛風。
益氣固表:白朮、黃芪、桂枝
用了這麼多辛香的藥材,難免有傷脾胃,這時候用一些白朮補益一下脾胃吧。
白朮具有益氣健脾之效,但凡是脾胃的問題,都可以用一些白朮來調理。
然,但瀉不補,難免有傷肺氣,肺金不固,則涕流不止,這個時候用一點黃芪、桂枝吧!
黃芪益氣固表,補益肺氣而止涕。
桂枝溫肺化飲 ,溫肺金而化痰飲。
文末,作一簡單總結,辛芩顆粒功善通鼻竅、清溼熱、祛風邪,兼可益氣固表,瀉中有補,實為治鼻淵之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