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賴一琳
圖/劉星亮
42歲的廣西周女士,最近的人生經歷如過山車。腹瀉、無力,沒想到一查竟是腫瘤,瀰漫在腹腔多個臟器,切除的話要做三臺大手術,她的人生跌到谷底!讓她萬萬沒想的是,醫生竟然藉助手術機器人,三臺手術合併為一臺,一口氣清理了她腹腔內大大小小的腫瘤。更讓她意外的是,長了這麼多腫瘤,手術後竟然不需要化療,手術後兩週多就出院了!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四肢無力、腹瀉,查出多發性神經內分泌瘤病
“反覆發作低血糖、四肢無力、腹瀉,近兩個月還有加重的趨勢。”周女士稱被這些不適症狀困擾了整整兩年,心急求醫,卻問診無果。原來,她曾輾轉於廣西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就診,但當地醫院均未能明確診斷及確定治療方案。
抱著一線生機,周女士來到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尋醫。醫院各學科專家試圖對這個未知頑疾一探究竟。經膽胰外科、消化內科、放射影像科、放射介入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專家會診後,醫生們考慮該周女士患上了“多發性神經內分泌瘤病 1型”(胰腺頭部及尾部多發胰島素瘤、胃泌素瘤並肝轉移、II型胃神經內分泌腫瘤)。
“她肝上的腫瘤最大的有5.5公分,胰頭上有多發腫瘤,最大的3公分,胰尾上的腫瘤最大的有1公分……腫瘤散落在她腹腔的多個臟器上”,中山一院膽胰外科主任殷曉煜教授介紹,周女士的病情十分複雜,腫瘤多發且累及胰腺頭部與尾部、肝臟及胃3個臟器共4個部位,並且分泌2種激素導致一系列的病症。
“三合一”高難度複雜手術,一次切除七大臟器病灶
這麼棘手的多發性神經內分泌瘤,到底能不能治?會診討論後,專家們明確了患者還有手術切除指徵,多學科專家決定直面挑戰,背水一戰。為了既能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胰腺及脾臟功能,殷曉煜教授團隊計劃藉助機器人給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左半肝切除術、胰尾切除術”的“三合一”高難度複雜手術。
“這個手術的難度在於,要盡最大程度把腫瘤切除乾淨,同時還要考慮切除後要保證患者有正常的胰腺內、外分泌功能,這樣將來的生活質量才高。”殷曉煜教授舉例說,周女士的胰頭和胰尾都有多發腫瘤,如果把整個胰腺一切了之最簡單,但胰腺除了與消化功能密切相關外,還對血糖的調節至關重要,所以最後決定僅切除胰頭和胰尾,而把中間部分保留。
“儘管手術範圍廣、切除臟器多、難度高,但我們利用機器人精準、微創及操作靈活的突出優勢,還是順利完成了手術。”殷曉煜教授表示,整個手術耗時9個多小時,切除了胰腺頭部及尾部、肝臟、十二指腸、部分胃、近段空腸、膽囊、膽總管等七大臟器病變部位,術中出血僅200毫升。
長了一肚子腫瘤,為何不用化療?
術後,周女士恢復良好,低血糖、腹瀉等症狀均完全消失,術後2周多便順利康復出院。目前患者生活工作正常,無任何不適。更讓周女士驚喜的是,她手術後不需要化療,只需要定期回醫院複查、觀察即可。
殷曉煜教授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雖然是惡性腫瘤,但其中大部分的惡性度不高,進展緩慢,可以用“惰性”來形容,所以對於大部分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來說,根治性手術後是不需要化療的。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