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位於北京順義焦莊戶村。抗日戰爭時期,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地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英勇鬥爭,用不屈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築就了堅固的“人民第一堡壘”,譜寫出一曲人民戰爭的壯麗詩篇。
(1)“老統一”組織民兵奮起抗日
焦莊戶村位於順義東北部,南邊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北邊是連綿起伏的群山。由於這裡是通往平西、平北的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1938年5月,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建立了抗日根據地,焦莊戶成為連線冀東及平北諸縣(包括順義、懷柔、密雲、昌平等)的一個連線點,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1938年冬,日偽軍入侵焦莊戶一帶,製造了焦各莊慘案。日軍還在離此不遠的龍灣屯修建了炮樓,設立據點,五天一“清鄉”、十天一“掃蕩”,實行“三光”政策。一時間,焦莊戶村村民走的走、逃的逃,8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不足200人。
1939年夏,八路軍第四縱隊第3支隊來到焦莊戶村,宣傳抗日救國,組織成立了青救會、婦救會、民兵自衛隊、兒童團等。當時40歲出頭的村民馬福秘密入黨,成為村裡第一名共產黨員。
隨著冀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馬福按照區委指示,發動群眾,奪取武器,成立民兵隊伍,消滅偽村政權。1942年4月,村黨支部秘密建立,馬福任支部書記。1943年4月,馬福被選為村長,化名“老統一”,成為全村對敵鬥爭的帶頭人。
在馬福帶領下,焦莊戶村民兵經常到敵佔區襲擾、破壞,鬧得敵人日夜不寧。1943年秋,馬福等帶人蹲守,利用地雷炸翻日軍的一輛汽車,繳獲電臺一部、子彈500多發。當年冬天,他們冒著大雪連夜破壞敵人電話線10多公里,砍斷電線杆40多根。敵人視馬福為眼中釘、肉中刺,高價懸賞緝拿。
聽到風聲,馬福本想跑到村後的歪坨山躲一躲,但村裡抗日工作又離不開他。於是他靈機一動,在村外馬家墳地造了個假墳,讓人放出風去:馬福死了。幾天後,日偽軍進村抓馬福,鄉親們說:“馬福最近暴病死了,不信到他墳上看看。”日偽軍半信半疑,氣急敗壞,最後把馬福的母親打了一頓,還惡狠狠地留下話:“捉到馬福上秤稱,有一斤分量給一斤鈔票。”
(2)躲“清剿”急中生智挖地道
抗日戰爭期間,焦莊戶地區既是中共黨組織和八路軍連線晉察冀根據地和平北、平西根據地的交通線,也是冀東盤山根據地的物資保障線。日偽軍在這一帶建立了嚴密的“封鎖線”,並進行反覆“清剿”,令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損失和威脅。
一次,日偽軍來了,馬福來不及向村外撤,就機警地跳進白薯窖,順手用兩捆山柴蓋住窖口。所幸,日偽軍沒有發現他。受此啟發,村民們為了躲避“清剿”,也開始在自己家裡比較隱蔽的地方挖一些口小肚大的地洞。敵人來時,村民就藏在洞裡,洞口用柴草或其他東西蓋住,大家稱其為“蛤蟆蹲”。
然而,“蛤蟆蹲”最大的缺點是:人雖然暫時安全了,但心裡特別不踏實,因為一旦被發現,根本沒有反抗和逃生的餘地,只能束手就擒。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馬福想起早年在關外打工時的一件事:東家在屋子裡挖了條暗道,直通房後的大溝,順溝就能跑到山腳下。對呀!何不把各家的白薯窖用地道連起來,通到村外,這樣就不會被日偽軍堵住了。馬福找來村裡的抗日骨幹,大夥兒一合計都覺得這個辦法挺好,畢竟老“跑反”(為躲避兵亂或匪患而逃往別處)不是長久之計。
1941年春,馬福安排了幾名村民到村西南緊鄰村邊的一口枯井內開挖地道。挖掘工作每天晚上秘密進行,為了不被日偽軍發現新挖出的土,負責挖掘的村民需要連夜把土墊在豬圈、雞窩裡。
最初,地道下挖深度約有4米,地道內高約1.3米、寬約0.8米。後來,他們又對著村南龍灣屯敵人炮樓方向挖了約400米。地道挖出村後,他們把臨近河溝的一個坡坎作為出口,並做了偽裝,從而形成了焦莊戶最早的地道。
再往後,村民們又在村內逐步進行了院與院之間的跨牆地下連線,把地道口設在可靠的家庭,這樣,漸漸聯通了幾條小的支線。當敵人偷襲、村民來不及上山躲避時,可以先隱藏到地道中,實現初步防禦。
事實上,地道挖通不久,便發揮了作用。當時,駐紮在龍灣屯炮樓的日偽軍突然進攻焦莊戶村,兩名八路軍偵察員正在村裡,聽到槍響後,馬福讓他們進地道躲避。因為距離太近,沒來得及隱蔽洞口,兩名偵察員進去後,洞口很快被敵人發現。敵人堵住洞口,扔進點燃的玉米秸,再用鼓風機往裡吹,折騰得烏煙瘴氣,但兩名偵察員順著地道從其他洞口逃出,順利脫險。
(3)升級改造形成“四能”地道網
鑑於地道的保護效果明顯,1943年春,焦莊戶村開始了大規模挖掘地道行動。
焦莊戶村地下土質主要是膠泥和石頭,挖掘難度較大。但村民保家衛國熱情高漲,上到七旬老人,下到十一二歲的少年,全都參與其中。工具由各家自備,為方便挖掘,他們把鐵鍁、鎬頭的長把鋸成了短把。鐵鍁、鎬頭磨損得非常快,村裡就開爐鍊鐵,由村民打鐵鑄造;沒錢買夜裡挖地道時用的照明燈油,就用菜籽油、蓖麻籽油代替。
剛開始挖地道時,土方量不大,挖出的土主要用於墊豬圈、抹房、墊道、砌坡子等。後來,土方量急劇增多,晚上挖出的新土,第二天早晨必須運走,填到村外溝壑裡,並將出土口及附近打掃乾淨,不能留下任何痕跡。
1944年,三(河)通(縣)順(義)聯合縣教育科科長徐進到焦莊戶推廣冀中地道戰的經驗。他藉助漢字“凹”字,結合焦莊戶實際,教村民在地道內裝上翻板,實現了防水、防煙、防毒氣功能,並增加了陷阱、通風口、單人掩體,以及和地面相通的暗堡、瞭望孔、射擊孔等戰鬥設施,還挖了十幾處指揮所和休息室,使民兵和村民能較長時間在地道內戰鬥和生活。
地道經過升級改造後,即使敵人找到洞口,使用煙燻、灌水等破壞手段,也不會對地道里的人造成傷害。而且,結合地面人防工事和地形地物,地道增加了立體交叉火力,具備了打防結合的綜合功能。更重要的是,焦莊戶村的地道與南邊的唐洞村、北邊的大北塢村形成了三村相連的“地下長城”,從最初只能藏人的白薯窖,變為戶戶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的“四能”地道網(能藏、能走、能防、能打)。
1944年4月,日偽軍前來“掃蕩”,民兵們利用地道打得日偽軍大敗而逃。不久,漢奸帶著日偽軍來抓人。全村民兵、幹部聞訊下了地道,從村外的出口衝出包圍圈,讓敵人撲了個空。
1944年秋,日偽軍發現了焦莊戶通往唐洞村地道幹線的一個出口,於是向地道內釋放煙毒,因為新的通風口發揮了作用,村民們安然無恙。
(4)地道作屏障救護八路軍“花號”
從八路軍開闢冀東根據地起,焦莊戶村便承擔了接收八路軍傷病員的任務。這項工作主要由村裡的婦女承擔,特別是婦救會的積極分子,為傷病員燒水做飯、喂藥換藥,照顧得無微不至。一旦發現敵情,村民馬上會把傷病員抬進地道,以保證安全。時間久了,傷病員們和焦莊戶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期間,有幾次遇險,皆因有地道作屏障,傷病員們的安全沒出過一次差錯。
1964年12月8日《北京日報》1版報道,順義焦莊戶建成民兵鬥爭史陳列室,開始接待觀眾。
後來,冀東十四軍分割槽成立,軍分割槽醫療二所就設在這裡,焦莊戶村成為冀東西部的醫療大本營和基地,附近傷病員都被送來療養。村裡經常住著幾十名“花號”(傷病員),僅1944年,在焦莊戶村療養的傷病員累計就有五六百人。
1944年秋,三(河)通(縣)香(河)辦事處主任紀心泉攻打大廠據點時身負重傷,肺部因殘留彈片感染,轉移到焦莊戶村療養。敵人聽說後到村子裡搜查,婦救會主任石英寧聞訊提前把他轉移到地道里,躲過了敵人的搜捕。經過石英寧的精心護理,紀心泉傷愈歸隊。
1945年春節,上萬名日偽軍向焦莊戶村以南的七連莊、駐馬莊、張鎮以及平谷官莊一帶大規模“掃蕩”。駐守在焦莊戶村的冀東十四軍分割槽十三團、十六團避實就虛,衝出包圍圈。突圍中,縣婦救會主任蘇建被子彈擊中踝骨,倒在山下,後被轉移到焦莊戶村。經村民焦克敏家的精心照顧,以及石英寧的細緻護理,蘇建很快痊癒歸隊。
(5)與日偽軍展開靈活地道戰
在抗戰的艱難歲月裡,焦莊戶村民一邊挖地道,一邊和日偽軍展開了靈活的地道戰。
1943年初夏,駐紮在王泮莊據點的一個日軍小分隊,潛伏在焦莊戶村北三角坑的葦塘中,準備偷襲焦莊戶村,破壞地道。民兵接到情報後,迅速組織村民向地道轉移。同時,秘密接近葦塘,一陣手榴彈襲擊,緊跟著用土槍、土炮攻擊,僅有的兩支步槍也同時打響。日軍忙於應付,待他們發覺民兵火力不強時,村民們早已被有秩序地撤進地道,民兵且戰且撤,安全轉移,沒有人員損傷。
1995年7月4日《北京日報》3版報道,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成為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1943年8月下旬,焦莊戶村十幾名民兵到密雲白沿村東公路旁的谷地裡設伏,他們用地雷炸燬日軍軍車1輛,擊斃日軍司機和押車的日軍,繳獲三八式步槍2支、子彈40多發,還有1部電臺。
1944年5月,上級決定端掉龍灣屯的日偽炮樓。馬福組織民兵把地道挖到離炮樓四五百米遠的地方,利用地道打下這個炮樓,俘虜日偽軍40多人,繳獲大槍37支及很多其他軍用物資。至此,焦莊戶一帶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好轉,焦莊戶成了冀東抗日根據地安全可靠的堡壘。就像當時《焦莊戶民兵地道歌》唱的那樣:“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敵人鑽地道。明裡打,暗裡逃,消滅敵人最可靠。鬼子氣得乾瞪眼,抗日軍民哈哈笑。”
2005年8月14日《北京日報》1版報道,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前夕,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新館在順義區龍灣屯鎮落成並正式開放。
抗日戰爭結束後,地道維修和改造一直在進行,最終形成11.5公里的“地下長城”,在解放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1947年,焦莊戶被東部順義縣人民政府授予“人民第一堡壘”光榮稱號。
昔日戰爭的硝煙如今早已散去,作為戰爭的特殊遺蹟,焦莊戶地道被保留了下來。因為地道戰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更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它見證了人民戰爭偉大的力量,展現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是不可磨滅的歷史符號。
2018年,順義區焦莊戶村村史館內,黨員們為參觀者講述抗日戰爭時期開展地道戰的歷史。武亦彬/攝
歷史資料:《北京紅色遺存》《北京紅色先驅》《北京抗戰圖史》《北京紅色地標》《焦莊戶村志》《北京抗戰遺存》《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順義區歷史》、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
聯合出品:北京日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