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毛澤東以《論持久戰》為題發表了演講。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隨著戰局的起伏,“亡國論”和“速勝論”等論調隨之出現。對此,毛澤東強調只要全民族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同時,毛澤東還反覆提到了游擊戰的重要性。
1938年初,日軍在攻下山西長治後,企圖依託邯長公路,向西繼續推進。時任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和政治委員鄧小平立即決定,以第385旅第769團襲擊日軍在邯長公路上的重要兵站黎城,以吸引附近的潞城守敵前來支援,並由陳賡所帶領的第386旅在途中打一場伏擊戰,伏擊地點就設在神頭嶺。
當陳賡一行來到神頭嶺時發現,邯長公路並不像地圖所示從山溝穿過,而是經過一道山樑,公路兩側僅有一些廢棄工事可做掩護。
在這樣近的地方設伏,危險重重。
3月16日凌晨,第385旅第769團的戰士們向黎城發起進攻。沒過多久,一支日軍大部隊出現在了公路的一端,然而,就在日軍即將進入伏擊圈的時候,狡猾的日軍派出了一支偵察小隊前來探路。
盧勇 國防大學教授
他們主要是防止附近的山頭有伏兵,他就沒想到自己跟前有我們的伏兵。陳賡的部隊埋伏得特別好,不許動工事上的舊土,踩倒的草也要把它扶起來。
沒有察覺到絲毫異樣的日軍大部隊,放心大膽地向前行軍,很快便進入到了八路軍的伏擊範圍。第386旅的戰士們突然從公路兩邊發起近距離的突襲,日軍強大的武器裝備頓時難以施展。
這場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下午4時,此戰八路軍共斃、傷、俘日軍1500餘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
盧勇 國防大學教授
這一仗我們打出了高明的戰法,打出了勇敢的戰鬥精神,老百姓都出來了,因為他們看到了抗戰勝利的希望。
1939年9月,隨著歐洲戰事愈演愈烈,深陷中國戰爭泥潭的日軍想要迅速結束中國戰事。日軍計劃攻佔南寧,在此建立空軍基地,切斷中國西南補給線,並威脅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此戰,日軍派出了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甚至宣稱此為中國戰事的最後一戰。
不久後,日軍攻下南寧,並一路佔領了通往內地的交通要地,崑崙關。為此,蔣介石決心收復南寧,而崑崙關便成為了一座志在必奪的軍事要塞。
舒健 國防大學教授
蔣介石感到了強烈的危機,他派出了他的嫡系部隊第五軍,裝備很好的德械部隊。兩支最精銳的部隊,狹路相逢勇者勝。
1939年12月18日這天,在一輛輛坦克車的掩護下,以第五軍為主力的中國軍隊向崑崙關日軍陣地發起了總攻,崑崙關幾度易手,戰事十分膠著。
眼看崑崙關久攻不下,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內心十分焦急。原來,為了防守崑崙關,日軍在四周的山頭都建立了堅固的碉堡,形成了對崑崙關的火力覆蓋。杜聿明的坦克部隊在山地上頓時失去了作用。
失去了坦克掩護的第五軍戰士們一個個衝上山頭,以血肉之軀向日軍碉堡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王光亞 崑崙關戰役親歷者
交叉的火力,使我們步兵攻擊不上,犧牲了好多人。我深夜摸到敵人的碉堡後頭,把炸藥包丟進去,轟隆一聲。
1939年12月31日,中國軍隊成功拿下崑崙關,殲滅日軍4000餘人。此戰是中國軍隊以空、炮、坦、步等軍兵種協同配合,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
隨著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戰場速戰速決的企圖已然破滅,進攻重心正逐漸地從正面戰場移向了敵後戰場。
1941年初,日軍突然對冀中地區進行“掃蕩”。5月9日這天,大批日軍向河北蠡縣大麴堤村撲來。正當日軍在村中與蠡縣三分割槽區小隊戰士們展開激烈巷戰的時候,村外突然衝進了大批戰士,遭到兩面夾擊的日軍很快潰不成軍,倉皇突圍。
原來,為了躲避日軍的殘酷鎮壓,蠡縣的老百姓在地下挖通了連線村內各處的地道。
有了地道的保護,冀中的抗日武裝力量對日軍反覆襲擾,地道戰的威名很快在抗日戰場傳揚開來。
1945年1月,美軍觀察組艾斯·杜倫上尉來到冀中考察。得到訊息的日軍突然殺到,時任冀中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高存信命令大家進入地道。
日軍隨即向地道里放煙灌水,試圖把地道里的人逼出來。高存信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大家阻隔毒煙,把水引走。
與此同時,戰士們依託隱藏在磨盤底下、牆角附近的射擊孔展開反擊。十幾個小時過去了,日軍不斷傷亡,一無所獲的日軍不得不匆匆撤離。
當杜倫平安返回地面後,得知房東大娘為了保護他們被日軍砍成了重傷。
高凌 高存信之女
他們追問她洞口,老太太不說,他們就拿刀砍。她用手擋了一下,正好三個指頭下去,老太太當時就暈過去了。
在人民的支援下,八路軍在冀中紮下了根,神出鬼沒的地道戰也讓冀中這塊戰略要地從未被日軍完全掌控。
兵民是勝利之本,這是一場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民族解放鬥爭,中國軍民也必將迎來勝利的曙光。
敬請收看今天(9月16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銘記九一八》之《眾志成城》
全網獨家首發盡在央影片APP,
點選環球標籤頁,
搜尋並關注《國家記憶》!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節目
掃描下方二維碼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