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蒼頡造字法》探尋“豫”字究竟
從大禹畫分九州開始,
河南就稱之為“豫”,
為什麼古人用這個字來代表河南?
這裡的地勢地形,
以及生活在這裡的人物的特徵,
和這個字又有哪些關聯呢?
我們用《蒼頡造字法》,
來探尋一下河南這個“豫”字的究竟。
“豫”字是象形字,左邊是“予”,
篆書中象形為自上而下,承接相連,
並延續發展的狀態。
《詩經》中有“天子所予”,
指的就是由上及下的給予。
“豫”字的右邊是“象”,
河南沁陽有個地名就稱為“象河關”。
《禮記》中記載,商周時期,
宮廷之有“象舞”和“象樂” ,
說明上古時期,河南這個地方,
是群象生養棲息地方,
這裡的地貌,
也必定是地域廣闊,水草豐茂。
象的體型巨大,
又引申為特徵明顯,
容易識別的事物。
《易經繫辭》中講: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洛書,被譽為"宇宙魔方",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
“天垂象”,就是天體運轉規律,
比如天上有北斗七星,
斗柄指東時就是春天,
斗柄指南時就是夏天,
斗柄指西時就是秋天,
斗柄指北時就是冬天,
根據星體變化就可以判斷季節與時令。
(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圖片來源網路)
“聖人象之”,
就是聖人能夠發現並總結天體運轉規律,
告訴人們如何趨吉避凶,順天時而生。
“予”是承接,
“象”是巨大並易於識別,
“豫”字的本意,
就是能夠承接天地的道統,
將無形的天道,
總結為有形並可以識別的自然規律,
天道原本大而無形,
早期就是在“豫”這個地方
被觀察發現並得以總結辨識的。
(河南地理,星球研究所製作,底圖源自@MapsForFree)
《三皇本記》中記載,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畫八卦,造書契,制嫁娶,結網罟”,
所以,從“豫”字的本義可以推斷,
河南這個地方,
就是最早的人類文明發源地,
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切文明與文化,
都是以河南這個地方做為起點的。
02
由“豫”的造字法可知地理環境
環境造就人的個性
從地理形態上來講,
河南位於中國的第二階梯
向三級階梯的過度地帶,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從上游奔流而下,
在這裡流速減緩,
長年累月地泥沙堆積,
形成了廣闊巨大的衝擊平原,
造就了千里膏腴之地。
“予”是承接,
“象”是巨大並易於識別,
“豫”這個字的含義,
又表示地勢由高至低,承接有序,
來自上游的泥沙,
在這裡形成了面積廣闊的可耕種土地,
所以河南自古就是全國重要的產糧區,
小麥產量佔全國的28%,
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10%。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衣食無憂,
善生易養,人口眾多,
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
自然性情舒緩,寬厚平和,
胸懷博大,喜樂安逸,
所以“豫”字,
又代表喜悅安樂的意思。
但安逸的狀態時間久了,
生活這裡的人,
就容易變得與世無爭,反應遲緩,
喜歡安於現狀,奮鬥意識不足,
所以“豫”字,
後來又引申出遲疑不決,
缺乏果斷的意思。
這個字的含義,
充分表達了河南人普遍的個性。
03
地域環境滋生特產文明
物質豐富後必然發展文化,
能夠取名為“豫”,
就決定了這裡歷史悠久,
文華璀璨,名人輩出,繁衍不斷。
(因為此圖拍的好,今天韓愈做代表。感謝網路。)
上古的神話很多都發生河南,
比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等,
河南歷史名人無數,
黃帝、蒼頡、老子、孔子、范蠡、
張良、杜甫、韓愈、司馬光、白居易等等
都是生於斯長於斯,
從夏商周到漢唐,
先後有20多個朝代,
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河南,
建都歷史長達3600餘年,
就連“中國”這個名稱,
也是來源於河南,
這個建立在天地之中的國度。
(河南部分名勝古蹟,炎黃二帝、羑里城、龍門石窟、白馬寺、開封府、殷墟遺址等。圖片來源網路)
因此,稱為“豫” 的河南,
不僅有著與這個字
相對應的地形與人物特徵,
更重要的是,
這裡盛產能看懂並總結自然規律的聖人,
這裡盛產能引領歷史與民族發展的偉人,
這裡盛產能傳承我們民族智慧的文明與文化,
這裡盛產能滋養華夏文明繁衍萬世的胸懷與博大。
(中國3D地形圖區域性,攝影師@Anton Balazh/123RF)
“豫”之河南,
華夏文明根基,
滋養千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