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二十世紀之前的人類社會來說,南極洲是一片遙遠、孤寂、寒冷的土地。只有那些最勇敢的人才會冒著被凍死的風險選擇前往南極洲。
進入到二十世紀後,內燃機的普遍應用讓世界各國意識到探索並開發南極洲的機會已經出現了。美國探險家開始將新技術引入到南極探險當中來,希望依靠內燃機技術,擺脫以往探險中對於雪橇犬的依賴。
著名的探險家與物理學教授波爾特就是其中的一員,為此他設計了一輛專門用於南極洲探險的巨大車輛,可以讓多個探險隊員長時間停留在極寒地區裡。
諷刺的是,當探險隊真正登上南極洲的那一刻,這輛被寄予厚望的特殊車輛,反而成為了探險隊最大的累贅。
一、 美國人為南極探險做的準備
美國最初對南極的探索並沒有太多的興趣,自1821年美國捕鯨船船員踏上南極洲大陸之後,美國政府針對南極洲的探險行動,只限於空中探索與個人行動。
直到1925年後,美國飛行員與探險家伯德兩次探索南極洲,並於1934年在南極洲西部發現大量煤炭後,美國才重新將目光轉回到南極洲,開始嘗試進行更大規模的探索活動。
1939年初,美國政府發起了南極探索專案,準備組織一個包含125人、兩艘貨船的探索團隊。其目的是希望在南極東西兩個方向建立固定的科考站,以確保美國能夠擁有南極洲的主權。
同年4月29號,波爾特前往芝加哥,向美國政府展示了他為南極探險所設計的車輛,並向所有人宣告這輛車的名字——南極雪地巡洋艦,代號“企鵝”。
這是一輛長17米、寬6.6米、重34噸的巨型車輛。動力系統使用了佔地面積較小的柴電混合系統,讓車輛內部寬敞到足夠讓五個人住下的同時,還能裝載夠車組用上一年的物資。
為了讓車輛適應南極的惡劣氣候,在參考大量探險家的筆記後,波爾特在這輛車上採用很多全新的設計,以應對南極大陸惡劣的環境,增強探險隊的生存能力。
首先是為車輪設計了收縮功能,如果探險隊需要長期停留在一個地方,那麼就可以將車輪收回車體內部,並用發動機的熱量加熱車輪,這樣可以防止由橡膠製成的車輪因低溫而開裂。
其次是將發動機散熱機構進行修改,讓發動機在散熱之餘,可以為車艙內的探險隊員提供暖氣。這個設計很成功,在後續探險報告中,探險隊員表示車輛正常運轉時在車內睡眠,只需要蓋一層薄毯子即可。
再次是對懸掛系統的改進,這是波爾特綜合以往的考察經歷後專門研究的。因為南極大陸上有很多裂縫,如果沒有跨越手段的話,就必須繞路或是放棄前進。
全新的加長懸掛系統,加上車身的長度,讓車輛可以透過最多五米寬的裂縫,繼續探索之旅。
最後是在車頂加裝了一個可以容納一架雙翼飛機的固定架。這架飛機不僅可以充當偵查飛機,還可以在車組成員遭受危險時,作為最後的逃生手段。
經過4個月的審查,美國政府對這個設計非常滿意,並於同年8月8月,要求芝加哥阿莫爾工程學院開始製造這輛車。最終,兩個月的緊張工作,雪地巡洋艦在10月下旬完成並通過了試車測試。
接下來,就是要將它運往港口,然後裝船送去南極。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這次探險蒙上一層陰影。
二、 出發!前往南極!
1939年10月24日,這輛車開始了它的旅程。因為這輛車龐大的體積使得它無法透過鐵路運輸,所以它要從芝加哥行駛1640公里前往波士頓,在那裡的港口登船前往南極。
雪地巡洋艦剛離開廠房,連芝加哥市區都沒出去時,就出現了第一個問題。
雪地巡洋艦全車重34噸,配套的柴油機馬力不足,理論上的48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在實際行駛上根本無法實現。這讓很多參與者開始懷疑這輛車能否完成南極探險的任務。
當它艱難地駛出芝加哥市區,準備進入跨州高速公路時,車輛轉向系統又發生了故障,導致車輛失控一頭撞進了路旁的溪流中。
車組成員不得不花三天時間修復故障,並找來拖車才讓這個大傢伙回到公路上。
而接下來的麻煩,則來自於好奇的人群,以及雪地巡洋艦過於寬大的車體。6.6米寬的車體,導致它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造成嚴重的交通擁堵。其他車輛不得不停靠在路旁為它讓路。
加上有很多好奇的人前來圍觀,讓交通擁堵變得更加嚴重。原本五天就能走完的路程,被延長到將近二十天,直到這一年的11月13日,它才到達目的地——波士頓港。
至此,困難還遠遠沒有結束。結束了煎熬的公路行程,如何運輸又成了新問題。負責運輸這個大傢伙的,是名為“北極星”號的貨船,這艘貨船甲板寬度只有12.5米,而南極雪地巡洋艦有17米長,不管橫豎,都沒有辦法將其裝上船。
經過商討,探險隊只能拆除雪地巡洋艦的尾部,然後將它橫著放置在貨船甲板上,就算是這樣,這個大傢伙仍然有一部分伸出船外。儘管存在安全隱患,但探險隊還是將它運上了船。
11月15日,北極星號貨船出發,一路向南穿過大西洋。這段長達兩個月的海上旅程驚險異常。因為此時是大西洋風浪最大的時間。
而北極星號貨船,受雪地巡洋艦重量的影響,船身重心非常靠後。使得船隻在風浪中搖擺幅度極大,幾次差點傾覆。
如果不是貨艙中有足夠的壓艙物使船隻保持穩定,那麼雪地巡洋艦可能在登上南極洲之前,就因為海難而沉進大西洋了。
三、 沒有用的大傢伙
經過兩個月的顛簸,“北極星”號貨船終於在1940年1月15日,到達南極洲鯨魚灣,開始卸貨。為了讓雪地巡洋艦能夠順利下船,探險隊員與船員一起,用木架子搭了一個坡道。
正當雪地巡洋艦順著坡道往下走的時候,木板無法承受車身重量,左前輪壓碎了木板,車輛立刻開始向左歪斜,幾乎要翻倒過去。
隨後探險隊的一員,同時也是車輛的設計者波爾特上前替換了駕駛員,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將車輛從傾覆的危險中解救出來。而正當所有人都在為此歡呼時,新的情況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雪地巡洋艦衝下坡道然後就停在了雪地上,不管波爾特如何踩油門,車輛都巍然不動。反而隨著輪胎不斷地旋轉,車輛在雪中越陷越深。這個意外發現讓探險隊全體陷入沉默。
經過檢查,所有人都認為是輪胎本身的問題。雪地巡洋艦的輪胎是為沼澤地面設計的無胎面輪胎,光滑的輪胎外表在雪地上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抓地力與牽引力。
為了繼續行動,探險隊嘗試很多種方法,包括為輪胎安裝防滑鏈條,將兩個備用輪胎連線到前輪上增加重量與抓地力,都無法生效,反而因為不斷加大的重量,讓這個大傢伙在雪中越埋越深。
因為無法開動,雪地巡洋艦在登陸最初的幾個周內,都只能作為固定站點使用。為了讓這輛車儘快恢復運作,作為設計者的波爾特,只能呆在駕駛艙內不斷地嘗試開動這輛車。
隨後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出現了,波爾特發現唯一能讓這輛車開動的方式,是倒著開。
受車身重量分佈影響,四輪驅動的雪地巡洋艦在正常行駛時,車身重量都壓在了前輪上,導致輪胎陷入雪中。
倒車行駛的話,載重較輕的後輪,反而可以提供更大的牽引力,從而使車輛得以開動。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中,這輛雪地巡洋艦隻能以較慢的倒車速度“前進”,為探險隊運輸物資與人員。
不過這種“新穎”的行駛方式,並沒有為探險隊接下來的行動提供太多的助力。因為開動後,雪地巡洋艦另一個設計上的錯誤也凸顯出來,那就是車輛的發動機隨時可能熄火。
雪地巡洋艦的動力系統採用的是柴電混合系統,其使用的柴油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下會凝固。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雪地巡洋艦的發動機需要一直保持高功率運轉,用發動機的熱量使柴油一直保持在液態。
而探險隊是帶著科考任務的,隨時停下記錄周邊環境或是取樣是常態。於是車組成員只能專門分出一個人來,時刻注意發動機的情況,一旦熄火立刻嘗試重新發動,並且呼叫其他車組成員幫忙。
如果發動機熄火時間太長,那麼車組成員就只能在發動機下方,透過火焰噴槍或是弄一個柴火堆給發動機升溫,然後立刻發動才能讓雪地巡洋艦重新恢復移動能力。
幾乎所有的探險隊員都對這輛車的情況表示遺憾,他們認為這輛車的內部結構設計非常好,尤其是保溫與運載量這兩個方面。反過來說,它只能倒車慢速行駛,並且隨時可能熄火實在是讓人無法忍受。
尤其是熄火,這對於停留在外面的探險隊員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如果沒有車輛發動機提供的電力和暖氣,探險隊員很容易被凍死在南極大陸上。
1940年12月22日,一場大雪過後。雪地巡洋艦被大雪掩埋,探險隊員不論如何操作都無法移動,這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製造並運輸來的車輛,從此就只能當做固定科考站來使用。
為了填補運輸能力上的空缺,探險隊不得不重新啟用雪橇作為運輸和移動工具,探索進度被嚴重拖慢了。而這時,距離雪地巡洋艦登陸南極大陸,只經過不到1年的時間。
兩個月後,隨著二戰愈演愈烈,對南極的一切科考探索專案都被美國政府取消,所有隊員均被召回美國。這輛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雪地巡洋艦,就這麼被拋棄在了南極大陸上,任由冰雪將其覆蓋。
四、 雪地巡洋艦的結局
二戰結束後,美國重新開始重視起對南極洲的開發,並在1946年正式提出美國海軍南極發展計劃,準備在南極建立固定研究站。美國為此專門組織一支包括4700人、13艘船和33架飛機的特遣隊。
這支特遣隊將分東西兩個方向,登陸南極洲。其中西側的特遣隊在深入內陸的過程中發現了被遺棄的雪地巡洋艦。對其進行檢查後,發現只要加註柴油並修補輪胎,就能讓雪地巡洋艦恢復正常。
不過特遣隊此時擁有更加優秀的裝備,所以他們並沒有帶走這個大傢伙,只是對它做了檢查並記錄位置,並在原地樹立起了一個數米高的杆子作為地標後,就將它再度遺棄。
1958年,一支由國際科研機構組織的探險隊,再一次發現雪地巡洋艦的身影。奇怪的是它並沒有在原來的位置上,而是出現在被廢棄的美洲3號基地周圍。
此時的雪地巡洋艦被七米的積雪覆蓋,探險隊是靠著一個豎立在外的長杆子才發現它的蹤跡。在用推土機清理掉積雪後,探險隊發現車內依舊散落著當年被遺棄的香菸與檔案。
這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雪地巡洋艦了,1958年後到達的探索隊再也沒有找到這輛車。人們懷疑是某個國家的探險隊將它帶走了,或是因為冰面斷裂,整個車都沉進了海中。
為了紀念這輛雪地巡洋艦,當年製造它的芝加哥工廠在舊照片上,透過技術手段將新一代的雪地巡洋艦放入舊照片中,讓兩代雪地巡洋艦同屏出現,以作為紀念。
不論過程如何,這輛雪地巡洋艦都是帶有里程碑意義的,它的出現證明了這類大型裝置的價值。在二戰之後,每個國家都會在財力允許的範圍內為探險隊裝備類似的大型裝置,以確保科考行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