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於「智慧座艙」的理解,多數車企似乎都是一根筋的往中控臺上的顯示屏去發力,像多功能單屏設計、大尺寸曲面連屏、帶副駕娛樂三聯屏等等;即便是大膽一點把多功能方向盤整成一塊大圓幕都見怪不怪,畢竟越有屏、越智慧。
在上個月的廣州車展上,各家的新車一輛比一輛重新整理顏值新高度。但在內飾端,各家的思路卻高度相近,簡而言之就是在成本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去增加螢幕顯示面積,進而成為內飾端最大賣點之一。
儘管各家對於自個螢幕包裝的多麼完美,但還是歸類於以下三種情況:
單屏型
對於這一型別,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看向特斯拉那種,甚至你也毫不客氣的稱其為「土胚房」,一塊大屏解決車上所有的軟體需求,包括儀表盤等等。
這種設計,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好玩、科技、有範」;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眼花、亂點、啥玩意」。它的褒貶,取決於消費者的年齡階段。
傳統型
這個型別,簡單的理解就是以往燃油車普遍採用的佈局,方向盤前面一儀表盤,中控則換裝成一塊大屏,將空調等一系列實體鍵融入於螢幕之中,像比亞迪、廣汽埃安等等。
對於這個型別的設計,至少消費者之間的年齡跨度相對正常些;而與上述極簡型相比,至少面前的儀表盤能夠多些許「安全感」。
全面型
這個型別就更好理解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副駕也有獨立的螢幕,內部多數功能以娛樂性為主。而以往消費者對於此型別,相信更多的是新鮮感、有趣。
但如今卻同樣見多不怪,像此次廣州車展上的嵐圖夢想家、沙龍機甲龍、大通MIFA 9等新車都是這一型別的設計,似乎已然成為了高階智慧電動汽車的主流設計。
上述的這三種情況,基本上就涵蓋了當今這些智慧電動汽車對於中控螢幕的佈局理念。總的來說,毫無疑問其內卷程度並不亞於其他方面的同質化;但好在各家對於螢幕的設計、流暢性、可操作性、以及行駛過程中的反光程度等等,各家的表現均有明顯的差異性。
至於哪種最實用,屬實見仁見智了,畢竟這需要基於消費者對於車機智慧化的需求。但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目前仍沒有一款現象級的應用來支撐雙聯、三連等這樣的螢幕配置,或者說它們只是將原來各自獨立的螢幕串聯起來罷了。因此,螢幕的流暢性、可操作性等實際應用才是目前對於這些多螢幕現象的唯一的評分。
這裡便不得不提及高合HiPhi X非常符合人工學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是三聯屏,但卻是一種「不規則的三聯屏」。
儀表盤仍處於方向盤前方的位置,但中控屏並沒有因儀表盤的位置而被迫採用同一平面的設計,而是採用原外向內斜的一個角度,進而便於駕駛員日常用車對中控屏的操作,也就是伸手可觸、目光所及非常近,同時又不易產生反光的設計。
最後對於副駕前面的第三塊螢幕,其主要以娛樂性為主,便重新回到與儀表盤同一水平的位置,與副駕的位置拉開一定的距離,有利於減緩長時間的觀看眼睛上的疲憊感。
因此,在大家對於螢幕功能性的挖掘扔處於同一水平時,一些符合人工學設計的細節或許才是對於多連螢幕的向好發展,而不是一昧的堆積螢幕,將其包裝成一個不靠譜的賣點。
與此同時,在螢幕數量的內卷後,螢幕背後的供應商系列戰也隨之展開。
在目前車載系統中,安卓可以說是處於一個壟斷的態勢,而世界史詩級科技公司高通用幾年前的手機晶片搖身一變即可現階段「最流暢」的車規級晶片。也就是高通8155,其效能相當於高通855,那是四年前小米9的處理器。
當然了,在安卓佔有率持續拉高的情況下,高通的佔有率自然也就無可替代,它對於車規晶片的研發進度,直接影響了最先進的車機的效能,你也可以理解為一家獨大。
足以見得,在這大屏化、多屏化的時代下,軟體與硬體同等重要,恰巧兩項卻是各大汽車廠商的弱項,相反這是手機廠商的強項,而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什麼有這麼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加入到汽車行列當中。
不同時代下,一方需求、八方響應的道理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