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美軍的無人機在距離阿富汗喀布林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約4英里處發起了一場空中打擊。由無人機發射的導彈精準命中了人口稠密的住宅區內的一輛白色豐田轎車。這是美國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戰事中發射的最後一枚導彈。
對此,美國軍方表示,這次“正義打擊”的前提是,經過了數小時監視後,美軍認定該車中裝有來自“伊斯蘭國”的炸彈,將對喀布林機場的美軍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
美國中央司令部發布的宣告表示,最初表示沒有跡象表明有任何平民傷亡……但隨後,宣告就調整了說辭。
不過,這次“正義一擊”很快就被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在內的美國多家媒體和Just Security等智庫的多方調查“打臉”:
從多個渠道獲得的證據表示,此次無人機所認定的“炸彈”實際只是裝滿水的藍色塑膠水桶,車主正準備將水拉回停水的家中。而車主的身份也不一般:過去14年來,車主一直在一家註冊地為美國加州的NGO援助組織工作。
而這場無人機打擊造成了至少1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7名兒童。
調查還顯示,美國中央司令部在宣告中所曾經強調的“車輛發生了二次爆炸(證明車內有爆炸物)”更是子虛烏有。
不過對美軍方來說,上述的最後一擊究竟是否“正義”,這個問題本身已經無關緊要。
畢竟這一次,美國軍方真正得以從阿富汗這一“泥潭”抽身而去,終於為這場20年的戰爭花上了句號。
與此同時,與阿富汗相關的“戰地日記”、反思性文章也開始在美國媒體上多了起來。
譬如,《華盛頓郵報》就刊登了一篇伊恩·卡梅倫(Ian Cameron)的回憶性文章,講述作者於2018至2019年間在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的無人機作戰中心服役的情況。
與人們印象裡諸多刻畫戰爭場面的電影截然不同,伊恩·卡梅倫的這篇“戰地日記”裡,沒有炮聲,聞不到硝煙、沒有迎面飛來的子彈和RPG,更沒有行軍途中的惴惴不安,以及時刻可能轟然而響的路邊炸彈…… 他在無人機作戰中心的服役生活,近乎於普通上班族的“朝八晚四”。
每天早晨,伊恩·卡梅倫從裝有空調的集裝箱房中醒來,洗完熱水澡、刮完鬍子後,他會步行幾十米到自助餐廳吃完雞蛋、培根和麥片早餐,而後穿過一條兩邊擺著移動廁所、塵土飛揚的小路,到達行動指揮中心,先煮上一壺咖啡,然後在早8點準點接班。
到了下午4點,“下班”的伊恩·卡梅倫會回到房間,換上運動服去健身房,再衝個熱水澡。他的晚餐是印度廚師已經準備好的炸牛排,或煮熟的鮭魚片和捲心萵苣沙拉,同時可以坐在大屏電視前安心吃飯。
飯後回到房間後,他會與遠在美國的女朋友打電話,然後看書、上床睡覺……第二天醒來,再開始這樣的一天。
在這樣平穩的生活中,只有一個“暗露殺機”的細節會提醒讀者,這位作者可是身在阿富汗戰場:
伊恩·卡梅倫與同事在每天每天交班中必須討論的一個話題是今天進行了多少次襲擊、殺死了多少人、擊傷了多少人、目前無人機在哪個區域執行任務、哪裡可能有塔利班武裝出沒(並有開火的可能)……
據伊恩·卡梅倫回憶,在這9個月中,他共指揮了250多次無人機空中打擊,造成304名塔利班成員喪生、54人受傷。
卡梅倫在文章中表示,在對目標的打擊中,如果任務成功完成、且沒有造成平民傷亡,他就會“心安”很多,而控制室內的氣氛也會輕鬆了許多。但他也曾造成過平民傷亡:當時一輛摩托車駕進了目標區,當爆炸後的濃煙散去後,他發現螢幕上出現了一具小小的屍體——那是一個孩子。
卡梅倫表示,這次“誤傷”讓他內心飽受煎熬,並生了場大病。他承擔了相關的批評,但這並沒有改變他的日常工作——第二天他醒來,依然會重複昨日的工作。
在阿富汗戰場上,無人機也常憑藉長航時的優勢來執行監視偵察任務。在鎖定目標後,有時會呼叫A-10攻擊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來進行攻擊。
無人機攻擊“規則更寬鬆” 穿戰術背心、使用對講機≈挨炸?
雖然伊恩·卡梅倫飽受內心的折磨,但畢竟他還能繼續生活。但那些倒在空襲中的阿富汗平民卻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陽光了。
Connecting Vets網站這篇來自無人機飛行員的自白報道中,還發布了相關無人機視角下的目標監控、鎖定、打擊、事後的影片畫面。影片開頭就提示了內含血腥暴力、選擇觀看。
而近期,美國無人機飛行員更是透過Connecting Vets網站的採訪,坦陳阿富汗戰場上的無人機攻擊正在經歷著“更寬鬆的規則,多的平民死亡”……
去年12月的早讀文章中,我們就曾對這一問題有所關注,而今日美國無人機飛行員的現身說法,則近一步補充了更多細節:
“更寬鬆的規則”,是由於此前面對“伊斯蘭國”的威脅、以及此前在多哈談判期間美國方面需要對塔利班施壓等外部大背景下,美國軍方將無人機攻擊的許可權下放了,從戰場地面控制站決定發起攻擊的條件也更為寬泛了——
據這些無人機飛行員的自述,如果發現地面上的阿富汗人穿著戰術背心,戰術背心中就可能塞著AK-47的彈夾,這就基本滿足了開火條件。
另一個攻擊條件則是大功率雙向對講機:雖然多年來阿富汗赫爾曼德省塔利班的手機訊號塔已經多被摧毀,當地人基本依靠對講機通訊,但如果一名阿富汗人在樹下或河邊操作著大功率的雙向對講機,那麼就有可能招至一枚“海爾法”……
是真反恐還是潘多拉之盒?人權只存在於被定義的“文明”之中
正如一些評論所指出的:所謂的“全球反恐戰爭”本質是一種後殖民主義的敘事;而在阿富汗20年戰爭中的所謂“人權”,也僅僅存在於所謂的“文明社會”之中。
以大量反思性文章的視角來看,這場20年戰爭美國不只是花掉了萬億美元,更輸掉了美國自詡“文明社會”的道德與“人權”。
有文章稱,阿富汗戰場上無人機新武器的“濫用”,打開了又一個人性的“潘多拉之盒”。 這種透過電腦螢幕進行的殺戮正在潛移默化中“異化”著無人機飛行員的心理。
“當一個人直視對手的眼睛時,就會知道他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是害怕還是憤怒。離對手越近,他就越不可能‘漠視’自己的人性,內心對殺戮的牴觸感就越強烈”,而無人機攻擊這樣的遠距離殺戮,則抹殺了這種“面對面鬥爭”對人性的撕扯。
其次,對於伊恩·卡梅倫這樣的無人機飛行員來說,遠距離執行無人機攻擊任務毫無危險可言,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殺人於無形;而透過螢幕的殺戮,也恍惚令人覺得這不過是一場“虛擬的殺人遊戲”……
更甚至,為了將打擊目標“非人化”,無人機攻擊還催生出了一系列冰冷刺骨乃至麻木不仁的術語行話——
比如,“噴射者”(squirter)用來代指因懼怕無人機襲擊而奔逃的人;而“蟲子地圖”(bugsplat)則代表著一次成功的攻擊,取意自攻擊後屍體在眼前的螢幕上就像被壓扁的蟲子……
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 今日是九·一八事件九十週年!和平來之不易,吾輩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