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想用“魚龍混雜”去形容汽車市場,但事實可不就是這樣嗎。不過值得承認的是,隨著中國品牌在產品本身的正確發力,我們也見證了他們的成長,無論是傳統內燃機動力、混合動力還是純電車型,都有抗衡合資品牌甚至是進口品牌的漂亮例子。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龐大力量的衝擊之下,那些經歷過“高開低走”的合資/進口品牌的車型們,是否還值得人們的一聲嘆息呢?我打賭,在你準備入手一臺新車時,估計很難再想起接下來的這幾款車。
01
//////////////////////
東風英菲尼迪Q50L
關於英菲尼迪,消費者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大家都不認這個品牌?”。而且作為最早國產的英菲尼迪車型,很多人知道Q50L的存在,但卻幾乎在購入一臺合資品牌B級車之前,根本不會考慮他,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從2014至今,東風英菲尼迪Q50L已經在國內銷售了7年多的時間,起初確實經歷過月銷量4位數的光輝時刻。畢竟這是一款能跟日產Skyline天際線沾邊血緣關係的車型,而且海外版Q50S搭載的VQ37也被稱之為是“一代名機”,再加上撲朔又迷離的“黑科技”DAS線控主動轉向技術,Q50L頂著“英菲國產啦”的標籤,確實火了一段時間。
只是,7年多過去了,如今的Q50L雖然有著相當大幅度的終端優惠價格,但技術真的有些跟不上時代了。曾經的那些優勢估計也只能打動“死忠”們了,回頭再看看換代積極,技術領先的BBA,Q50L在銷量榜上的排名自然也就一落千丈了。
02
//////////////////////
一汽-大眾CC
大眾CC在國內消費者的字典裡,有很多種美譽,其中最令人熟悉的就是“最美大眾”了。我們所知的大眾CC歷經了三次長相變革,記得在2008年CC踩在當時的巨人——帕薩特B6的肩膀上誕生,兩年後它便來到國內。
2010年前後正值B級轎車百家爭鳴之時,CC的出現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簡潔優雅的外觀、圓形的“四眼”尾燈、棕色皮質混搭配色內飾,還有在國內B級車市場中極為少見的無框車門,CC的到來甚至一度讓人們改變了對大眾品牌車型那“一板一眼”的固化思維。
可惜的是,這般良好的印象卻在第二代車型身上幻化為泡影。第二代車型並沒有將第一代CC身上那種簡潔優雅的氣質很好的延續下來,更方正電鍍的進氣格柵,有稜角的車尾線條讓很多曾經的CC粉絲們大跌眼鏡。
在此之後,大眾還為CC在海外換上了Arteon這個新的命名,並在如今的第三代車型身上透過更加靚麗的配合方案和舒展且富有科技感的設計,希望挽回些許顏面。
值得肯定的是,第三代車型的確在設計思路上找準了方向,一汽-大眾甚至還“不惜代價”地引入了旅行版本,但隨著國內消費者對B級三廂車型逐漸失去興趣,CC的勢頭估計也很難挽回了。
03
//////////////////////
廣汽三菱奕歌
三菱這個品牌怎麼說呢?大家認識它大多來自“山貓”帕傑羅和lancer Evolution。在如今的國內市場,三菱家族的產品則會略顯枯燥。目前來看,廣汽三菱品牌中最為走量的還要數歐藍德,而對於奕歌這款車,有多少人在購車時會考慮到呢?
其實奕歌的產品力著實還算不錯,技術遠超此前產品的1.5T雙噴射渦輪增壓發動機,熱效率可以達到37%,頂配車型還擁有整合度頗高的S-AWC四驅系統。不錯的動力水平、不俗操控性,三菱品牌產品頗有亮點的機械素質在這臺奕歌的身上你都能有所領略。
不過,作為一款定義為入門緊湊級SUV車型,奕歌確實在定價、體積維度間的價效比並不算高,再加上三菱品牌始終在宣傳和品牌實力上不佔優勢,因此,每當我們看到奕歌車尾的英文名稱:Eclipse Cross時,總會發出一聲疑問:論影響力它真的能和三菱傳奇跑車Eclipse日蝕劃等號嗎?
04
//////////////////////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只要你是個車迷,那你一定承認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家盛產好車的義大利廠商,畢竟頂著“平民法拉利”美譽的他們還是一家傳統的賽車企業,所以自早年間國內就已然擁有一大批阿爾法·羅密歐的擁躉。
如果說Stelvio是為吃飽飯而打造出傳承運動精神的“無靈魂”SUV的話,那Giulia則應該是頗受人們喜愛的四門運動化轎車,它始終如一,事實也的確如此。
但為何,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的銷量卻始終慘淡呢?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來自義大利的賽車藝術家製造的車型,在國內始終都扮演著小眾的角色,不僅是消費者這樣覺得,就連他們的超級粉們也欣然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第二,雖然做工有待提高,但Giulia的造型設計以及無比優良的操控體驗深深迷戀著對汽車、對駕駛頗有執念的汽車愛好者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他的受眾群體自然會因為這類標籤而大幅收窄。不誇張的說,Giulia的車主絕對不希望別人和自己的選擇一樣,小眾之路必須一條道走到黑。
結語:因此,不同品牌不同車型間總會有那“一小部分”的存在。它們正所謂在不斷經歷著“高開低走”,各自的原因也是有所不同。當然這其中一部分壓力也來自蒸蒸日上的中國品牌們,好的產品讓選擇變多了,這終歸不是件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