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年剛過,開國上將楊得志因為機緣巧合,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被勾起,隨後利用部隊休整的機會,回到了老家湖南醴陵。
走在回鄉的路上,楊得志不由得感慨,這些年老家的變化太大了。仔細想一想,自己已經24年沒有回來了。可離這魂牽夢縈的家鄉越近,楊得志心裡就越膽怯,真真的“近鄉人更怯”。
其實楊得志家的兄弟姐妹非常多,但因為飢餓和戰亂,新中國成立後,活下來的卻已經不多。這次回家,昔日人聲鼎沸的家,如今也變得落魄蕭條。
唯一讓人感覺到欣慰的,是姐姐楊桂泗仍然生活在家鄉。見到楊得志回來,桂泗姐姐從茅草房的夾縫裡,拿出來了一張泛黃的照片,帶著幾分感慨說:“這樣的相片,壞人看見是要殺頭的!”
思緒一下被帶到了24年前,當時楊得志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鐵匠,他彷彿還能看見當年在村口,他要跟著部隊參加革命時,姐姐倚在樹旁說:“敬伢子!早些回來啊!”
沒想到,這一別就是整整24個春秋,當年的“敬伢子”也成了人人敬仰的開國上將。那麼從打鐵匠到開國上將,這麼多年楊得志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走,當兵去!
楊得志出生在一個動盪的年代,童年時期民國剛剛成立,祖籍湖南醴陵,原名楊敬堂,楊得志這個名字是後來哥哥給改的。
和當時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楊得志的童年也充滿了苦難。當時的人們有非常固執的生育執念,認為生的孩子越多,那麼以後有一個出息,改變家庭命運的機率就會越大。
楊得志家也是一樣,家裡兄弟姐妹有十三個。人多家貧用在楊得志家最為合適不過,沒錢沒田沒地,甚至連一間屬於他們的,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一大家子人就擠在一間破草屋裡,艱難地度日。
因為家裡窮,楊得志的叔叔成了一個老光棍漢,索性就和楊得志一家生活在了一起。全家十幾張嘴等著吃飯,全靠楊得志的父親和叔叔兩個人,顯然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前前後後楊得志的兄弟姐妹陸陸續續不是病死了,就是活活餓死了,十三個兄弟姐妹,最後只有哥哥楊海堂、姐姐楊桂泗和楊得志三人長大成人。
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的一部分部隊,輾轉來到了湖南境內,並且在當地黨組織的配合下發動了暴動,經過一次次鬥爭,在湘南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當時不少人去當兵都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可以報效國家、建立功勳,另一方面是有口飯吃,楊得志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走,當兵去!”
哥哥楊海堂帶著楊得志和其他25個築路工人,從衡陽的板子橋連夜趕到了韓家村,投奔到了陳毅的部下,自此,打鐵匠成了穿軍裝的革命人士。
剛到部隊的時候,楊得志被分在了工農革命軍第七師當通訊員,沒多久就被調到了直屬特務連三排七班當戰士,
本以為自己的哥哥就在這個連,自己能“沾光”領到一把槍。當時打仗可不像咱們現在武器這麼先進、發達,當時很多戰士使用的還是冷兵器,能有一把槍,那可是值得吹噓的一件事。
楊得志歡歡喜喜來到班裡,看到一人正在忙活,看樣子是班長說:
“報告!我來領槍!”
“你叫什麼名字?”
“楊得志!”
班長看了楊得志一眼,隨後從稻草堆裡拿出了一個梭鏢頭,然後說:“找根木棍砍砍,把它給裝好。”
楊得志一瞅,這梭鏢頭早就已經鏽跡斑斑,鏢尖都給磨沒了,還沒自己在師部用的傢伙好,不由得撇了一下嘴,嘟嘟囔囔地抱怨:“還以為能發一隻‘漢陽造’,結果卻領了個這!”
說完,氣鼓鼓的楊得志放下了梭鏢,正要扭頭走。
“楊得志同志!”班長不知道哪裡來的火,突然在楊得志背後大吼了一聲,猛然間嚇得楊得志一個激靈:“我再說一遍,去找根木棍來砍砍,把它給裝好!”
可楊得志倔勁上來了,仍然不肯伸手接梭鏢。
班長火氣蹭一下更盛了,帶著怒氣喊道:“全班持槍集合!”
話音剛落,剛剛還在四下裡忙活著計程車兵們,一股腦地全部列隊站好。楊得志看到眼前的一幕,簡直驚掉了下巴。倒不是部隊的訓練有素,而是大家用的竟然都是梭鏢和大刀。
這部隊為什麼不發槍呢?
楊得志心裡裝了一萬個為什麼,卻不知道該找誰去問。
再看看班長,兩隻眼睛冷得瘮人,瞥了楊得志一眼後,對大家說:“想要‘漢陽造’,可以啊!等到了打仗的時候,自己從敵人的手裡奪!”
說完,班長就走了,頭也不回地喊了一句:“解散!”
這下,只剩下了楊得志在原地傻了眼,心裡又羞又惱。
幾天後,楊得志遇見了哥哥,哭喪著一張臉講述了自己領槍時,班長故意把自己弄得下不來臺。
本以為哥哥會安慰一下自己,沒想到他反而板著一張臉說:“那梭鏢頭是農友們打土豪得來送給革命軍的,你怎麼能不要呢?”
楊得志也滿肚子的委屈,不服氣地說:“就算如此,班長也不能那樣兇我呀,他訓人的那個樣子,跟板子橋上的工頭一模一樣。”
楊海堂聽到這話,也生氣了,兩隻眼睛盯著楊得志,十分嚴肅地說:“你怎麼能這麼說話,他是你的班長,更是我們的階級兄弟!你這樣的比喻,實在太不恰當!”
楊得志也反應過來,自己做得確實有些過分,用十分懊惱的語氣說:“哥,你說得對,我要從敵人那裡搶來兩支‘漢陽造’,送給班長一支,當做那日的賠禮!”
從那天之後,每當衝鋒號角響起,楊得志總是第一個衝向前。他一心想從敵人手裡奪來兩支“漢陽造”,送給班長當賠禮。但楊得志沒想到,班長根本沒能等到那一天。
圖-漢陽造步槍,由中國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槍支,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
那是一個黃昏,當時楊得志和敵人在一道山樑中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別看敵人的武器精良,可農軍各個威猛異常,拿著梭鏢和大刀大顯神威,敵人被殺得鬼哭狼嚎。
楊得志見到敵人倉皇而逃的樣子,就想乘勝追擊,終於成功將一個拖著長槍的敵兵逼在了兩塊山石之間。這人見到楊得志嚇得撲通一聲就跪下了,主動上繳了自己手裡的槍。
本以為繳獲了一隻‘漢陽造’,楊得志興沖沖地奪過那人手中的槍,一看卻是一個雜牌貨,不由得覺得血虧。正在這時,一個老兵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了過來,並且大聲呼喊:“快!班長不行了!”
楊得志聽到這話,感覺血脈上湧,眼前一黑,他整個人都愣了。過了一會,好像突然反應過來一樣,一路飛奔而去。
腰部中彈的班長此時正躺在地上,汩汩鮮血浸透了一大片土地,見到楊得志來了,班長拼盡全力擠出了一絲笑容,然後看著楊得志,艱難地指了指自己的槍。楊得志拿起來一看,正是自己做夢都想的“漢陽造”!
此時班長漸漸失去了意識,閉上了雙眼。楊得志一下撲到了班長的身上,可任他怎樣呼喊、搖動,班長都再也沒有任何的回應。
楊得志和戰友們就地掩埋了班長的遺體,他背上了班長的那把“漢陽造”,帶著班長還沒有完成的意願,跟著湘南暴動農軍直奔上了井岡山。
圖-楊得志(左七)與蕭華(左五)、熊伯濤(左四)、唐亮(左六)的合影
生死不明的兄長
戰爭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失蹤人口,尤其是當兵的。
楊得志和哥哥楊海堂上了井岡山後,都被編在了軍部的特務營。楊海堂在一排三班當班長,楊得志則在三排七班當戰士。
1928年,為了狙擊敵人的會合,徹底粉絲敵人的“會剿”意圖,我軍對敵軍發起了一次次的狙擊戰。但由於寡不敵眾,槍少梭鏢多,實在招架不住敵人的力量,很快就敗下陣來。
部隊在接到撤退命令後,經過重新組織安排,終於殺出了一條血路。
衝出重圍的時候,楊得志見到了楊海堂帶著自己班的戰士,一邊跑一邊招呼著戰友們快過河。楊得志不曾想,這一面竟然成了兄弟倆的最後一面。
稍微安頓下來,各班都開始清理人數,一個連長急匆匆地跑到楊得志的面前,神色匆忙地問:“你見到三班班長沒有?”
楊得志愣一下,回道:“你是說我哥哥?”
連長喘著粗氣說:“是,你看沒看到?”
楊得志感覺腦袋瓜子嗡嗡作響,語氣中也都是焦躁:“怎麼,他沒有過來嗎?”
連長反而急了眼:“看到了還問你?”
聽到這句話,一個不詳的想法鑽進了楊得志的腦袋裡,他頓時感覺天旋地轉,眼前一片漆黑,一個趔趄就倒了下去。還好連長及時扶住了他,怕他著急上火,連連安慰:“你別急,或許他是走到別的連隊了!”
從那之後,無論走到哪兒,碰見了自己隊伍上的人,總要打聽打聽哥哥楊海堂的下落。正所謂,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楊得志卻連關於哥哥的一個訊息都沒有。
圖-楊得志與武競天、劉忠、羅華生、張元壽、宋連、黃志勇的合影
搶佔大渡河
根據楊得志將軍晚年的回憶錄記載,他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3000多場戰鬥,每一次都表現出色,為偉大的解放事業貢獻了力量。
不過在眾多戰鬥中,搶佔大渡河倒也算是一番奇談。
在大渡河戰役爆發前夕,蔣某人曾經放出“豪言壯語”,要在大渡河殲滅我全軍。
當時楊得志率領先遣部隊紅一團和國民黨正面相迎,由於對方派出了數十萬大軍駐守,而大渡河的寬度又寬達300米,兩岸都是險要的群峰,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反面教材。
當時大渡河的水流非常湍急,而附近的船隻被國民黨部隊悉數破壞,楊得志急中生智,對安順場進行了偷渡,僅僅用了三十分鐘,楊得志就全殲了敵軍的兩個連、搶奪了一些寶貴船隻。
楊得志帶領17名渡河勇士,每人佩帶一把大刀、一支衝鋒槍、一支短槍,還有八顆手榴彈。
隨著渡河指令的下達,河岸上負責掩護的戰士們齊齊開火,楊得志帶著渡河勇士們跳上了船,開始準備渡河。
楊得志慷慨激昂地對大家說:“你們的肩上扛著的,是紅軍的希望!更是人民的希望!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決渡過河去,把對面的敵人徹底消滅!”
歷史上真實的敵人可不像電視劇裡那樣憨傻,第一批渡河的戰士剛剛離開岸邊,對面狡猾的敵人就發現了,隨後就開始了密集如同雨點一般的射擊。
楊得志兩眼目視前方,用非常堅定的語氣說:“大家一定要撐住!”
楊得志自己都不知道,最後是怎樣幸運地抵擋著敵人的炮火,來到了敵軍盤踞的對岸。
順利抵達對岸之後,搶佔就打開了一個豁口,楊得志的搶攻先頭兵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一半。可此時楊得志並沒有放鬆,他一邊繼續守住攻勢,一邊火力掩護第二批渡河的戰士。
雙方的輕重武器都同時開火,瞬間炮火連天,甚是壯觀。
首批渡河的戰士們奮勇殺敵,沒有幾分鐘就結束了戰鬥,直殺得敵人抱頭鼠竄,倉惶逃命。
在楊得志將軍的智慧之下,經過數個小時的不斷激戰,紅一團順利突破大渡河天險,曾經被國民黨軍吹噓不可逾越的大渡河成功被撕開了一個缺口。
這下,紅軍主力也擁有了一條北上的直通路。
國民黨軍信誓旦旦誇下的海口,竟然這麼輕易就被我軍戰士破防,足以讓對手感覺到震撼,也足夠讓後輩在學習中國革命戰爭史的時候感覺到震撼。
回顧楊得志將軍的一生可以發現,他能夠從一個打鐵匠一步步成長為開國將軍,絕不是命運好這麼簡單。
他有著堅定的革命理想,非常明白什麼時候該跟著什麼人幹什麼事,絕不是牽強附會之人。他也有真材實料,懂得如何指揮戰鬥。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閃閃的紅心,照耀著他繼續朝著光明的前方前進。
圖-照片中前排左起:聶鶴亭、毛澤東、朱德;後排左起:楊得志、梁鈞、楊梅生、陳賡、賀子珍、姚喆、胡龍奎
敬伢子,早些回來啊!
離開家前,桂泗姐姐依靠在村口的樹旁,依依不捨地說:“敬伢子,早些回來啊!”
楊得志想著,等到革命勝利,一定要抽空回家來看看,沒想到,這一別竟然是整整24個春秋。
1935年,紅軍長征結束,順利抵達陝北後,楊得志給自己拍了生平第一張照片。
這時候楊得志離開家已經許多年了,從湖南的鄉下來到了陝北地區,風土人情和氣候環境都有了巨大的變化,越是這樣,人的思鄉情緒就會越濃。
當年那個打鐵匠,如今已經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紅軍團長,十幾歲的敬伢子,也成了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因為想念姐姐,楊得志就照了一張照片,然後第一時間,連同一封家書一起寄回了老家。
可楊得志卻忽略了一件要命的事,照片裡的他,穿著的是軍裝!
當這封家信被開啟的時候,桂泗姐姐整個人又驚又喜。她喜的是自己的兄弟竟然還活著,並且穿上了帥氣的軍裝,成為了一名為窮人打天下的好兵。她驚的是,如果弟弟的紅軍身份被人知道,那麼家人肯定會遭到牽連。
姐姐一遍遍撫摸著這張照片,然後偷偷把照片藏在了茅草房的牆夾縫裡。這一藏,又是十幾年。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楊得志回到老家後,姐姐從牆縫裡拿出了這張照片時說:“壞人見了,是要殺頭的。”
楊得志這才反應過來,當年自己只顧著讓姐姐看看穿上軍裝的自己,卻忽略了這麼做的背後,竟然有這麼大風險,不由得覺得一陣後怕。
桂泗姐姐說:“當年咱們這兒到處都是白色恐怖,所以我就把它藏在了這兒。現在沒事了,壞人都被共產黨打跑了!”
說到這兒,桂泗姐姐笑了。這一瞬間,楊得志突然覺得,姐姐笑起來的樣子很像自己記憶深處,母親笑起來的樣子。
可楊得志的父親已經去世,叔叔在舊社會時出去討飯,被地主家的大狗給活活咬死了,母親則在生完第十四個孩子後因為月子病去世,哥哥楊海堂生死不明,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最後只剩下了楊得志和姐姐楊桂泗。
就像桂泗姐姐說的那樣,日子太長太難熬,好幾次都快堅持不下去了,還好,現在是共產黨的天下了,也是普通老百姓的天下了,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
回家後不久,楊得志將軍再次踏上了征程,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繼續為國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