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抗日劇中,大多數看見計程車兵幾乎都是男性,鮮少有女性,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她們天生的優勢不在主要戰場,對於女性來說,在戰場後方更能發揮出優勢,她們的細心、認真和專注等同樣在戰爭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醫療保障這方面,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也有例外,比如抗日劇中塑造的日本女軍官,形象尤為明顯,特別是作為反派主角,她們大多長相好看,擁有完美的身材,但執行任務起來卻十分冷酷無情,憑藉自身的實力,成為部隊的主力人員,以此證明自己的作用。然而在歷史的侵華戰爭中,日本女性果真在戰爭中發揮如此的作用嗎?還是影視劇為了戲劇效果而去編造出來的形象?
追溯回到二戰,這場可謂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災難,有不少的國家先後被迫捲入到戰爭當中,其中就包括我們,野心龐大的日本將侵略目標對向了中國,以此來讓日本發展壯大,這使我們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先輩們面對日本的猛烈攻擊,表現出了頑強不息的抗爭精神,經過長期的反抗,最終還是取得了抗戰勝利。
日本在侵略中國的前期,便早早在國內做了戰鬥的準備,比如大量徵兵,注重徵召年青男性,其實日本也存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覺得男性才是戰爭的主要力量,女性看好家就行了,因此戰爭前期是沒有日本女性參加的,就連後勤醫療、通訊等職務也都是男性擔任。
隨著傷亡人數的增加,日軍作戰線路的拉長,兵力出現了緊缺,日本這才徵收女兵,但也不像抗日神劇中那樣去往前線執行作戰任務,而大多數是在戰場後方提供保障,職責主要是護士與通訊兵,還有的是被培養為傳遞、收集情報的日本女間諜、女特務。
當然在去往戰場之前,日本會對她們進行簡單的訓練,起碼要懂得怎樣開槍,怎麼偽裝。其實在抗日戰爭期間,作為後方保障的少數日本女兵會因部隊的全軍覆滅而被迫拿起武器,但也無濟於事,由於沒有作戰經驗和能力,往往會成為我軍的戰俘,所以根本不會出現影視劇中的女軍官形象,而且還是地位很高的那種女性軍官,更是不會存在,可不要被抗日神劇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