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最新訊息,中國預計在2028年首飛一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40噸級的重型火箭,其主要的任務需求就是滿足載人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等。從基礎資料來看,這款新一代的長征-9號重型火箭直徑將近10米,光是為了滿足地面起飛所需的推力,它就安裝了8臺4800千牛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與之相比,世界上最大的土星-5號火箭(美國)近地運載能力也是140噸,最新的SLS(美國)則降低到了130噸。如果中國新一代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能夠在2028年順利首飛的話,那就意味著中國在火箭領域達到了和美俄並駕齊驅的境地。
作為太空發展的核心,火箭的技術含量是相當大的,尤其是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100噸的重型火箭,世界範圍內也就只有美俄具備這樣的實力。當初我們在發展大型和重型運載火箭時,也曾想過和美俄進行合作,但是美國出於“技術堡壘”,將我們拒在了門外。在這點上,美國的態度是最為堅定的,因為在它看來,大型和重型火箭的直接使用領域必然是軍事,中國任何一點進步對它來說都是一份威脅。為此,美國從未與中國在大型和重型火箭技術的研發上有過往來,俄羅斯雖然與中國有過溝通,但是代價高昂。另外,俄羅斯並未繼承蘇聯全部的火箭技術和工業,加上技術老舊不符中國實際需求,所以只能起到參考作用。
不過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中國能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它,即便是你封鎖技術,我也能自力更生。中國這款新一代長征-9號重型火箭的技術起步就是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如果是探索距離更遠的火星,那麼這款重型火箭也能順利將44噸的航天器送到奔火轉移軌道。即便是一向謙虛的中國官方,也慷慨承認了長征-9號重型火箭有著諸多“國內最強”和“世界第一”的技術,一旦發射成功的話,它的綜合技術指標將會是世界一流梯隊的先進水平行列。美國雖然有計劃發射超重型火箭來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是從長遠來看,它被中國超越是遲早的事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美國的航天技術離不開與俄羅斯的支援,以RD-180發動機為例,推力高達790噸。目前美國在航天領域那些“很唬人”的成就,比如Space X和其它專案產品,都離不開俄羅斯在背後的支援。但是,這些成就對美國政府和美國太空軍來說,意義並不算大,美國能從俄羅斯買到的產品,中國也能買到,美國買不到的產品,中國還是能買到。中國之所以沒買俄羅斯RD-170系列和RD-180系列大推力發動機,就是因為這些產品當下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中國目前追求的是近地軌道探索和軍事戰略規劃上的“既得利益”,所需要的發動機推力夠用就行。所以目前中美兩國在太空間的較量呈現的是“中國實用於軍事”“美國強在於商業”。
如果以後中國出現了像美國那樣的商業發展需求,必然也會從俄羅斯引進大推力發動機並且對其技術進行升級,然後推出效能更好的產品。但是就當下而言,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是美國政府和美軍太空軍所渴望的,美國民企在太空商業化上的領先則是中國後來考慮的。當然,在這裡也需要指出一個誤區,那就是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是兩個概念,美國企業和俄羅斯合作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能代表美國政府。由於美國民企在商業化上的追求大大超過了當下太空軍事化的承受範圍,美國政府並沒有選擇與美國民企聯手。換言之,在太空軍事發展上,中國還真就在美國的前頭,起碼中國無偵-8臨近空間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已經成功,而美國還沒有類似的軍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