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都誤以為漢文帝的霸陵是在一個叫做鳳凰嘴的地方,明清時期還有人在這裡立碑,甚至還有人前來祭拜。
這一烏龍直到現在才正式被解開,鳳凰嘴不僅不是漢文帝的霸陵,事實上鳳凰嘴底下根本就沒有陵墓,這裡只是一個小土堆而已。真正的漢文帝霸陵也終於被找到,它就是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
皇帝墓穴的特點
在過去,人們對於“禮”非常重視,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就是做事都會按照禮制進行,比如:天子可以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可以繡什麼花紋,可以戴幾顆珠子以及死後的規格都有明確的要求,漢朝時也是如此。
在古代,我國講究對稱之美,無論是服裝還是建築物,都喜歡對稱結構,這樣可以看起來更雄偉。生前的一切,必定會影響死後的陵墓建造。
在當時,貴族們會為自己修建一座對稱的陵墓,其中貴族們往往會採用甲字形墓,這種墓葬只有一個墓道。
諸侯則使用中字形的墓葬方式,這種墓葬一般有兩個墓道,比如:秦景公的秦公一號墓。
而天子和皇后則使用亞字形墓葬,一共有四條墓道,是規格最高的一種墓葬,此次發掘到的江村大墓就是“亞”字形,毫無疑問地是這必定是大墓。
一般皇帝和天子的墓葬不光規格獨特,而且墓葬面積非常大,此次發掘的漢文帝霸陵也是如此,據探測發現,墓室的邊長約72米,深約30多於,墓葬四周發現有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還有卵石鋪設的陵園設施,據推測這可能是獨立的陵園設施。
更為重要的是,天子之墓一般考古價值、文學價值、美學價值等都非常高,比如:秦始皇兵馬俑,此次發掘的漢文帝霸陵陪葬品也非常多,目前發掘了8個外藏坑,就已經出土了1500餘件。
不僅如此,文物中還有“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為研究漢朝文化制度,官員制度等做了很大的貢獻。
考古與盜墓
在考古界有幾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條是:考古學家不搞收藏,雖然考古學家是第一個接觸古文物的人,但是為了避嫌,考古學家們紛紛都不搞收藏。
還有一條是:搶救性發掘,如果一個墓葬儲存完好,沒有被盜以及被洪水,地震等破壞的風險,一般考古學家們是不會主動發掘的。這是因為即便是人工儲存條件再好,也比不上原始的墓葬環境,只要挖掘,就可能會產生破壞。比如:兵馬俑在剛出土時還有顏色,但接觸空氣氧化後變成了現如今的樣子。
事實上,現如今專家們已經根據文獻資料,查到了很多大墓的位置,只是這些墓葬並未遭受破壞,而且也沒有被盜的痕跡,所以沒有被主動發掘。
之所以發掘霸陵,則是因為這些年來,江村大墓頻頻被盜。在霸陵周圍,還有其他幾座王室墓穴,這些墓葬頻頻被盜墓賊所盜,以至於大量文物被倒賣,被破壞,甚至流出國外。
雖然警方追查到了盜墓賊和盜墓賊所盜的文物,但是盜洞的存在,可能會破壞墓葬的完整,還會破壞墓葬中的文物。
正是因為頻頻被盜,所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年開始對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進行搶救發掘。現如今公佈了4年來的考古成果。
很多不理解考古的人,會將考古和盜墓聯絡在一起,事實上這兩者有明顯的區分。考古是以保護文物為目標,而盜墓只是為了金銀。考古學家們不僅會將文物從墓葬中發掘出來,還會研究這些文物的生平,價值,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古代文化。
比如:如果沒有考古,我們也不知道商周時期我們竟然可以製作那麼精美的青銅器,竟然有那麼多奇特的花紋。
如果沒有考古,我們也不知道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文明的差異與統一。
如果沒有考古,我們也不會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聽什麼音樂,當時的樂器會發出怎樣的音色。
還有,考古是將其作為全人類的財富代代傳承,比如:我們普通人也可以看到秦朝時的兵馬俑,可以看到先秦時期的司母戊鼎,瞭解中華文字的變遷,瞭解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漢文帝霸陵找到了##漢文帝霸陵發現幕後##漢文帝霸陵近千年謬誤被糾正##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漢文帝霸陵出土過千件裸體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