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最初的“閃擊波蘭”,還是後期的“巴巴羅薩”計劃,登上世界軍事舞臺的好像只有德國的陸軍和空軍,尤其是陸軍,但是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國家的軍隊來說,“海陸空”三個元素都必不可少,那德國的海軍上哪兒去了?為什麼一個二戰強國會如此“偏科”?
人比人,氣死人
首先我想說的是,二戰時期的德國海軍,其實一點也不弱。
但是你得看和誰比了。
整個二戰時期,就潛艇而言,德國海軍一共建造了大約1200艘潛艇,這個數量是非常恐怖的,因為這個潛艇數量佔了當時全世界潛艇數量的一半,就以當時的“老鄰居”英國為例,英國皇家海軍也不過200艘潛艇。
所以就數量來看,德國海軍在世界上其實並不遜色。
但是,和英國的皇家海軍比起來,德國的海軍似乎就有一點不夠看了。
在歷史上,英德兩國的海軍也是有著非常深的“仇恨”,比如一戰時期的日德蘭海戰,堪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但是那時候的德國海軍還能夠和英國海軍比一比。可是到了二戰,德國的海軍似乎就一蹶不振了,和老鄰居英國比起來,完全被碾壓。
所以說“弱與不弱”完全就是個相對的問題。
既然提到了德國海軍從“一戰男兒”變成了“二戰廢物”,那就接著說第二個問題
一戰戰敗的影響
一戰時期德國慘敗,因此受到了勝利國的制裁,在軍事方面,在海軍方面,被要求不能擁有大型艦艇,比如戰列艦這種,航母那就別想了,那會兒也沒發明出來好像。
而當時德國在一戰中倖存下來的戰艦,可以說是全部歸零。
因此二戰時期的德國海軍,可以說,完全就是“從零開始”
不管什麼部隊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但是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斷層”,對於德國的海軍建設來說,肯定是非常致命的。
建造困難
前面一句說到海軍建設,有個詞叫作“百年海軍”。意思就是建設一支完整的海軍,需要大量的時間,因為除了科技的發展需要時間以外,軍艦建造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工時,那麼大一玩意兒,不可能幾天之內就造好。
而且,幾天就能造好的軍艦,你敢坐上去?
另外海軍在三軍當中,是真的燒錢。因為造一把槍可能幾百塊錢,造一輛坦克可能幾百萬,但是造一艘軍艦,可就不是這點小數目了。
所以一支完整的海軍,需要有高科技,海量的錢財來支援建造軍艦,除此之外,還需要有經驗豐富的作戰人員,大量的實戰以及訓練新兵。
人力,物力,財力。這三樣對於建造一支完整的海軍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地理位置
就德國的地理位置而言,這是一個歐洲內陸國家並且就後來德國發動的主要戰爭物件,也都是陸地國家,這也是為什麼閃電戰非常受歡迎的原因,而海軍不受待見,也主要是因為這個原因。
地位
剛剛說到地理位置決定了德國使用的戰術,那麼這也就決定了海軍的地位。一個國家的軍費預算肯定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把錢都用在刀刃上,那麼閃電戰所需要的大量的陸軍和空軍,自然而然地位比海軍要高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有歷史沉澱的海軍還不如沒有任何基礎的空軍發展得好。
大量的預算都被用在了陸軍,尤其是建設“一窮二白”的空軍了,哪裡還有錢,還有資源來建設海軍呢?
因此在後期,小鬍子放棄高成本的巡洋艦戰列艦,選擇高性價比的潛艇,配合鄧尼茨將軍的“群狼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時德國海軍也就這個潛艇還能吹一吹。可是所有的戰術都會有各自的缺點。到了後來盟軍將士因為“群狼戰術”屢屢受挫,也總結出了大量的經驗教訓,採用“狙擊,圍殲,誘殺”的手段,徹底分解“群狼戰術”,對德國的潛艇部隊給予致命的打擊。
德國二戰時期海軍最引以為豪的潛艇部隊也不佔上風,整個海軍部隊“嚴重偏科”也算正常。
總結
德國海軍絕對不弱但是他碰上了英國的“百年皇家海軍”,雙方在科技差不多的情況下,經濟,作戰人員素養,指揮員的戰鬥經驗這兩塊兒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佔不了上風也實屬正常,但絕對不意味著德國海軍弱小,如果對手換成了同樣沒有歷史沉澱的海軍,誰輸誰贏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