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十年前,北京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都是用薄鐵板製成的。比如洋鐵壺、洋鐵桶、洗衣用的大鐵盆、洋爐子上裝的煙筒、水舀子等。總之,鐵製用品就和現在的塑膠製品一樣,在居家過日子中無處不在。
舊中國的工業製造極落後,所以這些薄鐵板最初都是舶來品,例如美孚石油公司進口的燃油,都是用洋鐵皮製成的油桶運往中國的,這廢棄的包裝桶,就被中國的能工巧匠用來做成各種日用器皿。因為它輕便、結實、耐用,就逐漸代替了原來沉重或易損的錫器、陶器、木器等。雖然後來國內有了鐵板生產工業,但帶“洋”的稱謂一時卻沒改變。
我小時候家裡燒水就用洋鐵壺,壺身、壺嘴兒、壺把、壺蓋都是用洋鐵板做的,外國的洋鐵板到了中國的能工巧匠手裡,就可以塑造為各種造型精美的用具,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那時幾乎家家火爐上燒的都是洋鐵壺。
不管什麼東西,用時間長了也會有破損,洋鐵壺漏了,找誰修?那些原來做錫器的“白鐵匠”就成了修鐵製品的了,人們稱其為“焊洋鐵壺的”。那時生活水平都很低,東西壞了很少有扔的,都是修修補補接著用,所以焊洋鐵壺的就成了當時重要的修理行業。他們都是挑擔進衚衕,服務上門。幹這一行的大多是歲數較大的男人,擔子一頭兒是手拉式風箱,另一頭兒放小爐子、小烙鐵、拐砧(丁字形的墊具)、鐵錘、剪刀、直角尺、圓規、鍍鋅的鐵板等,還有一小瓶鏹水(一般是稀鹽酸)掛在擔子外邊。他們拖著長腔吆喝:“焊洋鐵——壺哦!”其實不光洋鐵壺,凡是鐵製品他們都修理,所以也經常吆喝:“鋼種鍋換底兒……”這一行的工具中必須用小火爐,所以他們奉太上老君為祖師爺。可能因為老君煉丹的八卦爐出名吧,據說燒爐子冒煙的行業都拜太上老君為祖師爺。
聽見吆喝,院兒裡的奶奶大媽們就會把要修的鐵壺、鐵盆拿出來交給師傅。壺漏的面積太大了,得換底兒,講好價錢,師傅就拿出剪刀,先把鏽蝕的壺底沿著邊兒剪下來,再從自己帶的材料上,用圓規畫出一個大小相當的圓形鐵板,用剪刀剪下,接著把鐵壺放在拐砧上,沿著壺底邊兒細細敲打,於是舊壺就向外翻出一個邊兒來。接著把剪好的圓鐵板也敲出一個立起來的邊兒,兩個邊兒倒扣緊緊咬合,再把咬合的部分一點點敲倒,錘結實。最後用一種特製的白色膏狀東西抹在接縫裡,嘿!使去吧,保證耐燒不漏水。
如果壺底鏽蝕了一個小洞,師傅會先把鏽蝕的地方周邊鏽跡處理乾淨,把漏水的部位刮出新茬,露出鐵製的底子,再塗上鏹水,剪下一塊比漏洞大的鐵板,拉起風箱,將爐火燒旺,烙鐵燒熱後,用烙鐵沾上焊錫,把小鐵板完整地焊在漏點上。整個接縫焊得牢固、平整、勻稱、漂亮,一把漏得不能用的壺就修好了。這是純手工技術活兒,有詩形容他們:“烏金柱下託銀盤,煮來三江水盡寒。老君爐上安穩坐,已把舊貌換新顏。”
隨著時代的發展,焊洋鐵壺這一行當也退出歷史舞臺了。現在只有一些老年人還依稀記得那熟悉的吆喝聲。
(來源:《北京晚報》2021年6月18日,第27版;作者:何大齊;圖片:原文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