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又發生森林野火!
受高溫環境影響,每年12月-2月是澳大利亞森林大火頻發季節,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森林大火,今年也不例外,澳大利亞瑪格麗特河西部發生了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不僅會燒燬當地基礎設施,威脅野生動物和人類的生存,還會汙染環境,破壞當地生態系統。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澳大利亞不重視預防山火,反而每年都會發生山火呢?
澳大利亞山火為何頻發?
事實上,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就是建立在“火”之上的,當地的物種們都在努力地適應火的存在。
這是因為澳大利亞雖然四面環海,但內陸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統治,當地盛行下沉氣流,氣候乾燥少雨,以至於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澳大利亞雖然有大片森林,但是森林植被單一,其中桉樹佔比超過70%。之所以桉樹佔比較高,是因為桉樹油脂豐富和纖細的樹葉能夠克服高蒸發的壓力,適應了當地變幻無常的氣候條件。但這也為森林大火埋下了隱患。
由於桉樹樹葉富含油脂,這些油脂會不斷揮發到空氣中,在森林之中形成瀰漫著油脂的煙霧。外界溫度越高,油脂的揮發速度就越快,而富含油脂的煙霧又非常容易引發山火的發生,山火一旦發生,富含油脂的煙霧又會提供助燃功能,幫助森林大火擴散。
森林大火發生之後,當地森林的植被會全部被燒光,但是桉樹的樹心深藏於內部,普通的大火根本不會傷及根本,導致森林大火結束之後,桉樹會搶先復甦。
還有一些桉樹的果實有厚厚的一層殼,這層殼要經過大火燃燒後才能脫落,種子才能萌發。所以在森林大火發生之後,其他植被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但是桉樹卻已經搶先佔據了高層空間,霸佔了森林上方的陽光,因此桉樹也喜歡“引火燒身”。
沒了陽光的照射,其他植被很難生長,逐漸被清除出森林,喜火植被桉樹則會越來越多,而這又導致森林大火更容易發生。
當森林大火發生後,在森林大火發生的中心位置,溫度非常高,熱空氣會膨脹上升,不斷上升的空氣會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旋,產生強風,使森林大火燃燒得更加旺盛,並燒得更遠。
上升的空氣到達一定高度後再向下下沉,高溫的下沉氣流會不但蒸發當地表面的溫度,還會將高溫空氣送到還未燃燒的地面,導致這裡雖未接觸火苗,但仍舊會自燃,這就是轟燃,加劇了森林大火著火面積。
不僅如此,在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當地的生物們還學會了使用火,比如:鳥類,當地人們將這些鳥稱之為“火鷹”。科學家們不止一次地發現,火鷹會將燃燒的樹枝帶到還未燃燒的森林中,加劇火勢的發生。
之所以鳥類要縱火,是因為鳥類也是食肉動物,撿拾被山火烤熟的動物們比自己覓食要輕鬆地多,只不過一些鳥類沒有想過,山火一旦失控,自己也會因此而喪生。
這些年來,澳大利亞山火之所以越來越失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帶來的惡果之一就是全球極端災害頻發,其中就包括:高溫、乾旱,暴雨,洪水等。其中當澳大利亞發生乾旱和高溫環境時,山火就更容易被引發,同時著火面積更大,撲滅難度更高,頻發的森林大火對全球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所以才引起人們的重視。
山火頻發的人為因素
澳大利亞山火頻發也和人類有關。
事實上,澳大利亞的防火設施和防火裝置都全球領先,當地人更是在青少年時期就接受消防訓練,可以說即便是消防志願者,也掌握了大量的消防知識。
但由於山火頻發,以至於當地人已經習慣了山火的存在,所以在山火剛剛發生時並未重視,往往是將山火圈定在一定範圍內,企圖讓山火燒光著火範圍內的可燃物,之後就會自然熄滅。
這種方式應對一般的山火非常有效,殊不知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這種應對措施有可能會錯過最佳消滅山火的時機,釀成大型山火。比如:2019年-2020年的特大山火,燃燒了足足好幾個月,燒死了大約10億隻動物,震驚了全世界。
事實上,在過去澳大利亞也山火頻發,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們為了防止森林大火,會故意用火進行“燒荒”,考古學家裡斯·瓊斯提出,過去的澳大利亞土著會透過規律性燒掉林間枯草和腐植物,減少可燃物,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機率,即便森林火災發生,也處於可控範圍內,這被稱之為“文化燃燒”。
原住民往往會在冬季潮溼環境下放火燃燒可燃物,此時環境潮溼,火勢高度齊膝,既可以燒掉森林中的枯枝落葉,又不會危害到當地的植被。經過這種方式處理的森林,在野火季節發生山火的機率並不高。
在澳大利亞山火頻發的現在,每一次山火頻發都給當地甚至全球帶來嚴重災難,當地有人又提出重啟“文化燃燒”。但是“文化燃燒”是否能應對極端環境,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控制山火還需要當地人們檢驗。
最後要說的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時候了,傳統的滅火方式已經無法應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澳大利亞必須要採取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控制森林大火。更為重要的是,澳大利亞山火絕不是澳大利亞一個國家的事,澳大利亞決不能再放任山火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