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不止一次地提到過,截止目前,人類歷史上海軍噸位真正超過300萬噸的,其實只有三家。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蒸汽戰列艦時代的英國海軍、二戰及以後的美國海軍和冷戰後期的蘇聯紅海軍。蘇聯紅海軍實現這個目標的時代最晚,而且其中至少一半噸位還是水下的艦隊。蘇聯紅海軍鼎盛時期曾經達到過總噸位380萬噸;而英國海軍在1戰到2戰之間的鼎盛時代,曾經達到過330萬噸以上。美國海軍受到二戰的刺激,期間總噸位曾經超過1000萬噸。不過這其中有幾百萬噸艦船是屬於用大量民船臨時改造而成,比如二戰中的大部分護航航母就是用大型民用貨船臨時改造成的。到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只留下符合軍用標準的軍艦,把大部分民船改裝的艦船都回爐鍊鋼;並且在二戰以後重新設計和建造更大型的專用艦船。於是二戰後的美國海軍總噸位長期在400到500萬噸之間徘徊。
到目前如果把所有的海軍艦艇都算上,美國海軍至今仍然有380到400萬噸的水平,在全球仍然是紙面上的第一大海軍。不過在400萬噸中至少有一半,包括航母、補給艦、驅逐艦和核潛艇,已經普遍到了服役年限的後期而不再出海,因此美國海軍的實際可用用噸位也不過只剩下不到200萬噸。當然全球大部分人的眼裡還是認為美國海軍有11艘超級航母和配套的水上水下的護航艦隊;至少在吃一場真正的海上敗仗,或者是被其他方法戳穿紙面實力之前,美國海軍給全球一般民眾鶴立雞群的印象分,還能再維持一段時間。有沒有300萬噸級的海軍總實力,還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門檻。因為具備300萬噸級的艦艇噸位,是可以在全球海洋使用自家海軍實力的一個隱形大前提。歷史上曾經有不止一家挑戰者,都倒在了達到300萬噸級這個超級海軍及格線的前面。
比如一戰期間的德國海軍,實際總噸位只有150萬噸上下,就敢公然挑戰當時已經超過300萬噸級的大英海軍的地位。結果在日德蘭大海戰中硬碰硬之後,終於明白區域性的質量和戰術優勢,並不能完全代替總噸位數量優勢。而此後直到二戰,德國海軍再也沒有在達到過150萬噸級這個歷史最高上限。而到今天的德國海軍,甚至連正規的驅逐艦都沒有裝備,已經屬於不入流的存在。另外一家後起的挑戰者,就是四島舊海軍;曾經在1940年左右,總噸位首次超過了200萬噸。這個配備在整個蘇伊士以東都可以稱王稱霸。但是偏偏到1941年以後去主動上門挑戰全球第一工業強國。雖然一開始偷襲得手並取得短暫優勢,但是一旦對方的工業實力迅速轉移到戰爭軌道上,出現了一年可以下水100艘火炮驅逐艦和十幾艘臨時改裝航母的情況下,結果就是3年之內,四島舊海軍就被打得完全歸零。
因為到二戰後期,其本土船廠的造艦速度完全跟不上前線主力艦的損失速度。到最後,本土船廠被連續性的戰略轟炸,更是無法像美國本土一樣可以馬力全開的建造和改造艦艇。因此到戰爭結束前,四島舊海軍的200萬噸中的大部分主戰艦艇,都到海底去餵魚了。由此可見,在本身還沒有越過300萬噸級這個世界級大海軍的及格線之前,就盲目地想挑戰已經存在多年的現有海上霸主,完全是一種賭T的心態。而實際情況是300萬噸級的硬實力,是靠偷襲等偏門所無法彌補的。因此在歷史上曾經超過300萬噸級這個大海軍及格線的3大海軍中,英美海軍算是最近200年來的常規霸主。本質上一個依靠數百年的全球殖民掠奪獲得的大量資源;另外一個則是靠早期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的長期積累,二戰後則是成為超級大國,用全球霸主的地位吸收優質資源,才能繼續維持一支超級海軍。
因此英美200年來的海軍噸位優勢,也是長期以來英美在全球綜合性霸權優勢的直接體現,而海軍噸位和技術優勢,反過來也可以鞏固英美體系在全球的整體實力;這是一個互為因果的正反饋關係。而英美全球霸權的衰落,最終的外在表現也是其海軍絕對優勢的逐步喪失。於是在全球歷史上出現過的三大超級海軍中,蘇聯紅海軍可以說是一個特例。蘇聯紅海軍能夠最終達到380萬噸的高峰,但是卻並沒有像德日舊海軍那樣去直接挑戰英美的絕對海上優勢,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被打回原形。但是蘇聯紅海軍在達到頂峰的同時,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內爆式崩潰,最終也成了曇花一現。實際上蘇聯紅海軍一直有兩大夢想,結果沒有一個最終實現。那麼這兩大夢想又是什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