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灌遊戲原創#第140期
要論哪款遊戲是紅白機時代最為經典的遊戲,相信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問哪款遊戲是FC平臺最具傳奇色彩的作品,那麼可供選擇的答案就減少了很多,有人會選擇宮本茂風靡全球的《超級瑪麗(Super Mario Bro.)》,也有人認為是KONAMI、CAPCOM出品的那些經典大作……其實FC其實存在過一款堪稱奠基級別的作品,它即見證了街機的輝煌向家用機時代的轉變,也為任天堂後續眾多名作、知名IP奠定了基礎,它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大金剛(Donkey Kong)》系列。
《大金剛》也是宮本茂參與制作的作品,於1981年釋出於街機平臺,當年即成為年度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當時各個廠商還在街機平臺廝殺,比起《大金剛》這種黑馬一般的存在,大多數遊戲都在走漫改、IP改編老路。其實宮本茂原本也想把動漫作品《大力水手》中波派、奧利弗、布魯托三人安排到這款遊戲中,奈何版權沒能及時談攏,最終導致這款《大金剛》的主角變成了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新角色——一隻大猩猩、一個小人和他的女友,據說當時小人甚至連正式名字都沒有,只用一個簡陋的“Mr.Video”代替,在移植到FC平臺後他才改名為“jumpman”。
隨著卡匣式街機系統的風靡以及雅達利在家用遊戲機市場上的各種魔幻操作,任天堂也開始謀劃著自己的新一代家用遊戲機生態版圖。記得當時任天堂總裁的山內溥對於FC專案組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須能執行街機遊戲《大金剛》,可見這款遊戲在任天堂心目中的地位。到了1983年,任天堂第三世代家用遊戲機——紅白機正式發售,首發的三款遊戲即為《大金剛》、《小金剛(Donkey Kong JR.)》和《大力水手》。
回到《大金剛》這款遊戲本身,大多數國內玩家接觸它都是透過各種999合1的山寨黃卡,對於它的態度也如對《水管瑪麗》、《大蜜蜂》、《火箭車》一般,感覺都是一些低成本的拿來湊數的小遊戲而已。其實FC版《大金剛》的遊戲細節還蠻多的,例如在人物行走時會發出天線寶寶一般的可愛音效,遊戲也存在非常嚴密的跌落判定,從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跳下來就會導致遊戲失敗,可見當時的遊戲設計還是很尊重現實的。
《大金剛》的三個角色分別叫森喜剛(Donkey Kong)、Jumpman和寶琳(Pauline),這三個角色後來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Donkey Kong是宮本茂起的名字,原本是想叫“Stupid Kong”來著,然而宮本茂當時弄混了“Donkey”和“Stupid”的含義,使得Donkey Kong的英文意味直接變成了“蠢驢Kong”,反而有些歪打正著北美玩家的胃口。
森喜剛的中文譯名是神遊公司與任天堂聯合給出的,原本老任想把森喜剛作為獨立IP進行發展,例如後續在SFC平臺發售的《超級大金剛》系列作品口碑也相當不錯。奈何從大金剛系列孵化出來的馬里奧實在太過於火爆,以至於包括森喜剛在內的很多IP都不得不讓路。現在森喜剛經常作為彩蛋角色出沒於各種馬力歐系列作品中。
寶琳原本是Jumpman的女友,不過由於Jumpman後來改名為馬里奧並愛上了碧琪公主,這兩人的戀情便成為舊案被逐漸廢棄。不過寶琳本人還是在《大金剛》後續作品中作為馬里奧的好朋友繼續出場,她最精彩的一次演出莫過於在《超級馬力歐:奧德賽》中扮演了都市國市長(也是一位歌手),雖然她與馬里奧的戀情已成過去,但在遊戲中他們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至於Jumpman,在歷經中年大叔、水管工、砸摟工、高爾夫球手、網球裁判等職業後,終於在1985年隨著FC遊戲《超級瑪麗(Super Mario Bro.)》走紅,並逐漸成為任天堂歷史上最為經典的遊戲角色之一。說到底,馬里奧的成功離不開任天堂家族各個成員的共同成就,大叔的軍功章上確實要有森喜剛和寶琳等人的一席之地。
就在前幾天,曾在上個世紀參與研發光線槍、紅白機與超任遊戲機的日本工程師上村雅之不幸離世,引發眾多遊戲愛好者的追思。其實在中國這樣一個遊戲業起步較晚,且遊戲文化十分斷層的環境中,我們的玩家可能無法理解像《吃豆人》、《大金剛》、《小蜜蜂》這類如今來看十分簡陋的遊戲在當年的非凡意義,不知讀完本文的你又是如何看待這些曾經的經典遊戲的呢?
這是#重灌遊戲原創#的第140篇文章
曾經的我:我雷某某就算餓死,也不寫這些沒人玩的冷飯遊戲
現在的我:炒冷飯賣情懷,真香~
歡迎關注重灌遊戲,在這裡你會發現曾經那些80、90年代的經典單機遊戲在如今這個浮躁的年代依然被人愛著,依然熠熠煥發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