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作為能與美國爭霸的國家,蘇聯的軍事實力相當強大,1981年時用一場軍演成功嚇唬到了企圖改革的衛星國,並且讓整個歐洲都瑟瑟發抖,這算得上一次很成功的秀肌肉。
但是在十年後,蘇聯同樣搞了一次軍事演習,並且還使用了核彈頭,爆炸當量超過了二戰之合,本來也是希望能震懾到國內外的反對勢力,然而強大的軍事在此刻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蘇聯在演習結束後的幾個月就解體了。
早在蘇俄成立初進行國內戰爭時,就遭到了14國武裝干涉,經過重重困難後最終才穩定了政權,這個不易的過程也讓蘇聯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為了杜絕再有這樣的情況,蘇聯對於軍事方面的發展從來沒有猶豫過。
尤其是斯大林時期透過兩個“五年計劃”大力發展重工業,讓蘇聯成為了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後來又因德國的入侵而集中了力量發展軍事。
即便二戰結束,西方因為意識形態,一直都沒有放鬆對蘇聯的壓制,在這樣的環境下,蘇聯只能是維持著戰爭時的狀態,全力擴充軍備,導致國家發展嚴重畸形。
赫魯曉夫雖然做出過一些改革,使農業和輕工業都得到改善,但他也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並且很快就下臺了。
繼任的勃列日涅夫本來也想改革,任用柯西金推行了“新經濟體制”,然而後來爆發了“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出現了反社會主義制度的聲音。
彼時是冷戰最嚴峻的時刻,一城一地的得失都可能影響到兩大陣營的走向,因此蘇聯果斷出兵鎮壓,然後再次延續了斯大林時期全力發展重工業的策略,企圖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維持統治。
從1977年開始,蘇聯的核武器數量就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核大國,據西方專家估計,蘇聯的核彈頭數量最多時達到了27000多枚,能夠搭載在遠端導彈上的都有11000多枚,這是非常恐怖的數字。
如此品類繁多的核彈頭讓蘇聯足以應付任何情況,不管是主動進攻還是防守反擊,都能夠給人類造成浩劫。也是在勃列日涅夫任上,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超過了美國。
但與此同時,蘇聯的整體結構更加不平衡,經濟、農業、輕工業等發展停滯不前,以至於出現了“能把衛星送上天,百姓家的電視卻經常爆炸”的奇觀。
80年代初蘇聯的年經濟增長率只有3.3%,這還是因為石油危機大量賣資源的背景下,如果除去石油價格上漲的因素,蘇聯的經濟或許還會成為負數。
但是家底如此脆弱,蘇聯卻入侵了阿富汗,十年的戰爭什麼益處都沒換來,反而耗費了上千億美元,這讓本就不穩定的經濟面臨著崩潰。
1989年蘇聯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阿富汗戰爭結束,二是東歐劇變開始,前者宣告蘇聯無力控制阿富汗、打通印度洋通道,後者則標誌著蘇聯無力再強壓那些衛星國。
當然,蘇聯也並不是沒有愛國的人,在東歐劇變發生後不久,蘇聯就制定了一場名為“河馬一號”的軍事演習,本計劃是用核潛艇“卡捷琳堡號”發射16枚R-29RM導彈,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能夠快速攻擊的能力,一舉震懾住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但是在啟動前第六枚導彈時洩漏了燃料和氧化劑,導致筒倉內起火併造成壓力急速升高,從而摧毀了導彈,演習宣告失敗。也不知究竟是意外還是人為。
後來蘇聯將要解體的形勢日益嚴重,1990年軍方再次制定了“河馬二號”演習,負責發射導彈的潛艇由“卡捷琳堡號”變成了“新莫斯科夫斯克號”。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河馬二號”演習最終在1991年8月6日正式開始,隨著北方艦隊謝爾蓋·葉戈羅夫上尉的一聲令下,16枚R-29RM導彈全部發射,在224秒內打完,平均14秒一枚,如此強大的火力網精準度也非常高,第1枚和第16枚導彈準確地擊中了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導彈試驗場的指定目標,中間的則按照預定計劃自行銷燬。
16枚導彈搭載的是蘇聯標準的彈道導彈分彈頭,每個分彈頭的爆炸當量都約為47.5萬噸,總量合計約為760萬噸。
二戰時期從1939年到1945年同盟國共投下了340萬爆炸當量,軸心國的火力遠不如同盟國,所以這麼一比就知道蘇聯這次演習有多可怕。更可怕的是這還並非蘇聯全部的軍事儲備。
在這次取得巨大成功的發射之前,世界上沒有國家進行過完整火力射擊,可惜這次演習取得的效果只達到了一半。西方國家是有些驚恐,以為蘇聯想對美國發起核戰爭,但蘇聯國內的反對勢力依然在野蠻發展。
距離這次演習僅僅過去13天,蘇聯的保守派發起了政變,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克格勃領導人克留奇科夫等人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拯救即將崩潰的國家,可惜已無力迴天,僅僅3天政變就失敗了。軍隊開始不再聽蘇共的話,解體成了必然。
蘇聯在解體時仍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讓美國都不敢輕舉妄動,但在解體的那天西方國家卻沒有費一兵一卒一發子彈。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蘇聯的例子就是最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