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風向變化最大的莫過於,網際網路平臺從富有科技魅力、網感十足、企業家紛紛擁抱的物件,變成了人人喊打、搶小商小販的流量、宇宙盡頭是放貸款、搞996的形象。
隨著而來網際網路對外的輿論形象也面臨著大環境的變化,那就是現在9500後可能和8090後很多想法確實是不一樣的,對於後者群體而言,他們生活目標就是在城市裡立足腳跟過上都市生活,哪怕是負債的能夠為之奮鬥就很爽了;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實際上覺得都市生活並不那麼性感,你讓他負債去過更加No Way;再加上網路支付讓人覺得手機裡永遠都能掏出錢來,他們對生活預期又遠遠高於上一撥年輕人的(有資料顯示應屆畢業生超過67%認為自己畢業十年內年入百萬)。在網上有一些大V不斷有人給他們洗腦,現在改開以來發財致富的紅利弱減了,富起來的已經加高壁壘了,以此加劇他們思想是發生轉變。
當然,也有好的方面就是現在年輕人普遍是比較愛國的,公知那套(價值觀念)忽悠8090後還行,但是確實很難再忽悠到9500後了;有的開始以宏闊的歷史視角去看待網際網路以及科技行業,對於資本控制、反平臺壟斷、平權、反精神PUA之類話題相當的敏感,幾乎達到““一點就著”的地步了。對於現實的不爽,又驅使他們重新接觸到了幾乎隔了一輩意識形態類的書籍,有資料顯示,《毛選》成為清北等高校圖書館借閱量第一(當然這也是好事,我也在看。)
這種輿情對於各個網際網路大廠公關來說也是一臉懵逼的。因為PR基本都是8090後,對於市場、資本、奮鬥這些都是相對比較認可的,至少很少有什麼牴觸,這種價值觀自然會比較在他們對公司包裝和傳播上,但是越是如此,越是在網上遭遇他們根本就意想不到的“打擊”和嘲諷,咱們的話術和他們的話術還沒有找到連線點,溝通自然就不太順暢。
其實比較好的理解辦法就是直接面對意識形態的衝突,把道理講清楚,不忽悠,幫助年輕人提升理論水平,有助於他們做好自己的職業選擇,以免極端化的、偏執化。
(1)
第一類企業就是獲得““川普認證”或者“美國黑名單獎勵”,我覺得可以作為榮譽進行宣傳了,比如華為、大疆、360、tiktok、科大訊飛凡是能被美國點名封殺的,我都覺得是為國爭光,這個時候不必扭扭咧咧,重點傳播自身的核心科技為什麼讓美國人恐懼,以及在核心科技方面如何加固優勢的,這些都是能夠極大的增強對現在年輕人的好感。
不過相對比較遺憾的是,由於我們很多企業還想做美國人生意,或者不願意捲入政治化衝突之中,而顯得有意無意的忽視了這塊的優勢,這反而顯得不那麼接地氣了。其實有關人工智慧產業類的公司基本上都可以主動對接上現在中美博弈大背景,突出強調自身的差異化優勢,以及為國爭光的使命感,的確是能夠爭取網路輿情的支援。
(2)
第二類就是掌握了流量入口類的平臺網際網路受到監管,實際上就是BBAT這四家公司;特別是阿里巴巴從上次員工事件來看其實後續來看他們實際上是中規中矩的處理,但是在一開始資訊不對稱時候幾乎被網友按在地上摩擦的,這很反映出他們在年輕人心目之中的態度傾向了,甚至是用常規公關手段都無法奏效了;甚至有點2016左右百度的狀態了,那就是網友不幫說話了,以至於大V也不好發聲了。
其實根源上是沒有把一些基本觀念和年輕人意識形態鬥爭的話術予以直接闡述,從而改變他們的慣常觀念。
比如有人覺得“資本”不好,那就跟年輕人溝通清楚。"資本就是向未來的預期的借貸和支付,比如股票、股權、債券、房貸、網路貸都是,是在自己可承受能力範圍內加槓桿的,能夠放大自己的能力。” “企業是透過生產產品和服務獲利的營利性組織。一般社會上工業品以及生活中服務品都是企業,企業解決就業,發工資,才能形成人們的消費和生計。”
我們國家要發展必須永遠重視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給社會上提供了最多的就業崗位,並且就業門檻相對比較低,能夠發揮人才作用等。
還要突出網際網路企業本身也是工商資本,是借用投資市場以及二級證券的錢在發展。
企業家不是資本家,資本家不是企業家。企業家是要做產品、做服務、用利潤回報投資者和員工的;資本家是用錢生錢,不需要做產品的,只需要募資、用虛擬資本增殖的或者銀行貸款就行了。企業家是做苦活髒活累活,組織人去運營監督管理的,資本家看報表分紅就行了。社會發展離不開企業家。我們是堅持做企業的,不是資本的。
不要以為這些話很簡單,這也是現在很多年青"左"起來分不清楚的常識。
當然也可以給年輕人科普講講,咱們是社會主義制度不是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是金融資本家用資本控制一切經濟門類,金融資本家是政府這家公司的老闆。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銀行是國家,人民幣是國家信用,中國要趕超美國不被美元霸權鉗制,讓人民幣成為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交易通貨;讓更多年輕人作為投資人享受到企業的發展紅利。
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資本控制一切包括國家);不反對利用資本活躍經濟,更不反對企業,如果年輕人不支援企業那社會生活如何運轉?誰來推動工商業運轉?誰來擴大內需帶動內迴圈等等。
除了要把這些道理講清楚,網際網路公司還要明明白白告訴年輕人,究竟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實際上就是告訴年輕人反對網際網路公司甚至汙名化這個風向被“帶節奏”了?被誰呢?
我應該是科技圈內為數不多這麼想的,民族資本和工商企業受到國際金融資本的壓迫。而國際金融資本就是美國這家公司的爸爸,這些家族是猶太金融家族,包括洛克菲勒財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梅隆財團等,反正這些美聯儲的老闆們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買通了,也不差再來幾億中國年輕人惦記了。
實際上就是幫助中國年輕人對準靶子,別亂發飆。因為年輕人總是需要有一個明確鬥爭物件,要不這火總是要找人發洩出去的。
這個邏輯也不難梳理清楚,帝國主義是把你打一頓還要你賠錢(因為打的時候出了力氣),所賠的錢就是債務,也就是金融資本家投資回報。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國家高階階段。美帝是現在唯一的帝國主義,美國政府欠了30多萬億美元,這個國債就是給金融資本銀行家打的欠頭,永遠也還不完,所以控制世界市場,掌握話語權的是這幫老爺們,無產階級要解放就是要幹扒這幫人。其他對準國內企業的,都是這幫人在帶節奏,躲在背後控制輿論等等。
這樣就把不利於國內網際網路的輿論場給扭轉過來了。所以看看《貨幣戰爭》之類書還是有用。
(3)
第三類就是一般的創業公司,其實很多創業公司都是紮根於一定的實體行業,藉助於網際網路技術、產品以及資料化優勢,這一點要明確數字化是提升業務管理效率;同時也要把突出做好一些黨建活動。比如集體學習領導講話、最新政府下達的關於行業的檔案,主動學習馬列毛著作經典。要端正年輕人的思想,不能非此即彼,矯枉過正,這個也是走極端,要辯證的看問題,世界上不是隻有香花和毒草兩種植物,這就是形而上學了等等。在內部就明確強調,左派就是反對一切企業和資本,導致看什麼都不爽躺平算了,右派就是用自由民主的公知價值觀忽悠,都要反對劃清界限等等。“美好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把這些工作做好了,堅持服務農村山區、走群眾路線、強調社會責任感,以及強調共同富裕等才不會有違和感或者是交差感覺。
把上述輿情溝通當做是企業對外公關常規工作來做,當然就能讓年輕人態度發生轉變和認可,這一點我覺得華為、鴻星爾克、李寧安踏、格力、福耀玻璃、以及現在一些新國潮的企業都有可借鑑之處。
以上。
▼作者簡介
靠譜的阿星(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媒體化戰略》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