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羅山行者戴建達
南雁蕩第一次來,是1986年我上初中時的一次團員活動。可以說那也是我第一次外出旅遊,確實激動不已,故對南雁蕩有著一種特別的回憶。今天相隔三十幾年後,與同事們又一次來到這裡,對於我來說,不但為尋找昔日的記憶,更是感受這裡山色的清雅與別樣的秋韻!
寬闊的黃鵝卵石灘,清澈見底的小溪,悠悠的竹排橫渡,便告訴我們南雁蕩山到了。這碧溪渡口,就有了一份清新與愉悅。入口需坐竹筏過溪,一船隻能上十人,我們三十來人分三批渡岸。先上船的叫喊岸上拍照,一些還在岸上的扔石塊濺水花取樂,船上的為躲避被水濺到而驚呼⋯⋯喊聲、笑聲在整條碧溪之上飄蕩,瀰漫在景區的入口上空,清幽而快樂。
上岸,渡口愛山亭前正在修葺一個新的牌坊。我們穿過田園小徑,沿山腳先去西洞景區。沿曲折林間石徑,一路高樹蔥黃,落葉沙沙,秋意濃郁。一會兒,我們便熱意倍增,於是就解衣開裳,讓這徐來清風,愜意入懷。
繞過樹林,忽見一奇峰矗立於眼前,峰下有洞,酷似一塊奇大的螢幕被捅破了一個破洞,洞頂上山峰由三塊巨石構成,呈“品”字形。這就是南雁眾多奇峰怪石中出類拔萃的錦屏峰,又名石屏風、石門樓。
穿洞而過,回望見山壁上有"東南屏障"四個大字的摩崖石刻。從上往下望,山崖很似一隻倒掛的蝙蝠,透過洞口俯視,風光旖旎,別有洞天,難怪宋代陳有功登臨此處發出"百里周遭雁蕩山,石門天設不須關”的感嘆。
繼續拾級而上,上一山腰平臺,一古亭佇立路旁,亭柱斑駁,油漆脫落,塵埃滿地,似乎好久未有人在此歇息過。亭前開闊,可見兩巖一個俯視似蛙,一座聳立如花瓶,形成"神蛙看花"之景,惟妙惟肖。
站山岩上,選準方位,南望可見遠方深山處有兩座崖巖夾峙,頂端有大石樑覆蓋,形成一道高大天然的石門,被稱為天門,也叫雲關。同伴們紛紛登巖探望,一睹這雲關之風彩。
登上160多級臺階,穿越高深的天然拱門,折形著上了雲關,山勢險峻,奇峰竦峙,蔚為壯觀。抬頭見石壁上有"雲鎖天窗隱,關開月牖明”的詩句。據說,如遇山雨欲來,狂風滿谷,雲霧穿過關口,如海濤洶湧,雲關時隱時現,時浮時沉,變幻莫測。今天天氣晴朗,我們雖未能看到雲鎖天門之景,不過那陽光透洞,涼意清幽,也不時為一種悠然之感,也難得有那"幽谷清風無六月,浮空寸過瞑千山”的清雅之趣。
過雲關不遠,就是著名的西洞,宋時叫仙姑洞,唐時稱石室。相傳,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七月十五夜鬧村婦女朱嬋媛遁居石室,常採草藥為百姓治病,相傳成仙,所以此石室改稱仙姑洞。後人還建道觀以示紀念。今道觀殿宇依巖洞構築,氣宇軒昂,掩映于山林之間,別有一番神韻。
由於防疫期間,道觀山門緊閉,可惜未能入內一睹為快。不過這山門確實氣勢恢弘,花崗石門楣上那"眾妙之門"四個大字,在青山綠樹掩映下熠熠生輝。還有那石柱上的"仙姑環佩去千年香火馨赤壁,雅客舟車來萬里靈山淨紅塵"的對聯,令人遐想連篇,如至欲界之仙都。
告別西洞下山而去,山澗溪水潺潺,響徹山谷。漫步矴埠之上,迎清風陣陣,聽水聲成韻,觀層林盡染,美哉!快哉!興奮的美女們,擺出的pos百花齊放,彷彿與這南雁的秋色相媲美。
跨過溪澗,又是上山的石階,便進入東洞景區。峰迴路轉,又一個洞口赫然出現,那古樸的木質洞門,與四周的丹崖翠璧相映成趣,確實別有洞天。東洞又叫餘公洞,傳說北宋崇寧年間有餘公隱此,後召入翰林院。洞口有篆書橫額“東洞”二字。
進入洞內,玲瓏清幽,可謂洞天福地,有巖壁上有前人所刻“齊雲”兩字。登上曲折的石階,左側石壁間有一座小洋樓,名曰:"棣萼世輝樓",系宣統年間所建。"棣萼"乃"兄弟"之代稱,"世輝"意為世代流芳,是後人紀念宋代理學家陳經邦、陳經正兄弟倆及其後輩陳端彥、陳元晉等人講習之所而建築。其門口的楹聯“不分新舊唯求益,兼愛自他所謂公”,是晚清學者宋衡撰書。
出洞口,跨過門臺,進入一座小院。可見一座木屋立於右側,乃會文書院。此處原是北宋末年陳經正、經邦兄弟讀書處,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講學,古稱“會邱書院”。題額與對聯“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輩讀書多”,皆系清末學者孫衣言手筆。書院環境靜謐清幽,確實是一個絕佳的求學之所。
院邊一株高大的銀杏挺立在華表石旁,似乎與"華表擎天"巖相比高。站院前平臺,縱目遠眺,山色滿懷,此時我們迎之以清風,照之以暖陽,沐之以秋色,無不心曠神怡,閒適而淡然!
從書院後門出有一口清泉,泉水清澈透亮,其上面山岩上有摩崖石刻“雁蕩第一泉”的紅字。沿泉水邊的山徑可以登臨上方的觀音洞,由於計劃的安排,我們行到此處便下山了。惜別南雁的東西洞,依戀南雁的唯美山色,我們向下一處目的地蘇步青故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