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期間,我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發生多次激烈的碰撞,而這其中大大小小的戰役當中,最為著名的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是第五次戰役後的一次攻防戰,但其激烈程度和炮火密度都是前所罕見的。
上甘嶺這個地方的地勢是較為特殊的,由一條向東北的山脊和一條向西北的山脊這樣的兩臺山脊組成,兩條山脊連在一起也就成一個字母“v”,又像是個三角形,因此美軍也將上甘嶺戰役稱為三角山戰役。
然而,就這麼一個山脊,其戰略地位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上甘嶺之後的五聖山是志願軍中部戰線的咽喉要點,而上甘嶺一旦被佔領,將直接威脅到志願軍的要害。上甘嶺前有兩個小高地,分別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
當時,我國人民志願軍為了能夠拿下597.9高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民志願軍戰士黃繼光更是用自己的身軀堵住敵人的碉堡槍口,為部隊開啟道路,志願軍也是不負期望拿下了597.9高地,597.9高地也在後來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黃繼光年輕的生命也定格在了那一瞬間。
這戰役由於雙方的誤判,導致戰場一直僵持,雙方的傷亡都較為慘重。
據後來統計,美軍在這場戰役當中總共派出了60000餘人,其中包括美軍的鐵拳部隊——美7師。該部隊有著“尖刀師”“滴漏器師”的稱謂,足以看出其實力強大。而志願軍這邊,則是投入了9個步兵團和陸續補充的2000餘名新兵,11個炮兵部隊,共計43000餘人。
雙方在剛開始交戰的時候就顯得十分的激烈,美軍不停地朝志願軍陣地發射炮彈,上甘嶺的山頭也因為日以繼夜的炮火而被削平了足足兩米。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這鋪天蓋地的炮火,志願軍利用之前所挖好的坑道進行防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擊退美軍營以上規模的衝鋒二十五次,營以下規模的衝鋒六百多次。雙方反覆拉鋸,這場戰役也歷時43天之久,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
違抗命令,打響“冷槍冷炮運動” 第一槍
可以說上甘嶺戰役的勝利為日後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至於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場戰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軍的力量,而是因為這場戰役是壓垮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甘嶺前的五次戰役已經讓美軍元氣大傷,如今上甘嶺戰役的再次落敗,也讓美軍士氣降到了冰點。更關鍵的是在於,由志願軍發起的“冷槍冷炮運動”給美軍帶來了全方面的打擊,而“冷槍冷炮運動”的起因還得從一位“違抗命令”的志願軍士兵說起。
在經過前五次的戰役,美軍無法承受慘重的損失,開始休整部隊,轉攻為守。志願軍也因為戰線拉得太開而不敢貿然進攻,也開始防守,同時開展“地下長城”工程。美軍看到志願軍不發起進攻,也是非常的著急,開始不斷向志願軍這邊發起挑釁,開始炮火轟炸。除此之外,美軍還發動心理攻勢,他們曾找來一個女播音員,說著既不流暢又不標準的中國話,每天在陣地前沿用喇叭大喊,說志願軍是抵擋不住他們聯軍的進攻的,以此企圖打破志願軍的心理防線。
但人民志願軍晝夜不停地挖掘坑道,面對美軍的各種挑釁也是置之不理,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坑道”事業,最終耗時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項防衛工程。
事實證明,地下坑道在日後的上甘嶺戰役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地減少了志願軍的傷亡。
志願軍的不理會也助長美軍的氣焰,他們開始發起各種離譜的挑釁,甚至有一天,這幫美軍朝著志願軍陣地方向撒尿。俗話說得好,“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在這時,一道清脆的槍聲劃破上甘嶺的上空,一名美軍應聲而倒,而開出這一槍的是一位新兵——陳鳳樓。
其實陳鳳樓早就忍不了美軍接連二三的挑釁了,迫於上級命令一直沒有開槍,如今見到美軍這般舉措,實在無法容忍,於是不顧命令,開槍擊斃了一名美軍。
這一槍不知打出了多少志願軍的心聲,在場的志願軍們紛紛拿起槍,朝著那幫美軍就是直接射去,美軍見狀也連忙逃跑,但是還沒來得及提褲子就被射殺,唯有少數人得以僥倖逃脫。
陳鳳樓這個舉動非常鼓舞人心,事情傳開後,15軍軍長秦基偉也肯定了這種做法,於是志願軍開始紛紛效仿,對美軍開展了狙擊戰。這個違抗命令的陳鳳樓不但沒有受到處分,反而被記下了一個一等功。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陳鳳樓打響了“冷槍冷炮運動”的第一槍。
自從開展狙擊戰之後,志願軍這邊誕生出一批優秀的狙擊手,如年輕的戰士張桃芳。其實張桃芳一開始就和許多普通士兵一樣,槍法並不算得上有多好,但是勤能補拙,他每天都在訓練自己的槍法。最終練的一身好本領,擊斃了許多敵人,立下赫赫戰功。軍長皮定鈞起初不相信一個新兵蛋子有如此好的槍法,在親自見識過張桃芳的槍法後也是拍手稱讚,還獎勵一雙皮鞋給張桃芳。
“冷槍冷炮運動”給美軍帶來沉重的心裡壓力,美國士兵整天提心吊膽的,稍不留神,也許就命喪黃泉了。志願軍透過這一戰術成功地擊斃了美軍8000餘人,極大地削減了美軍的囂張氣焰,而自己這邊傷亡極少。
在之後的戰鬥中,陳鳳樓不幸被敵軍飛機投下的炸彈擊倒,所幸陳鳳樓被自己的戰友救了下來送進了醫院,陳鳳樓負傷期間,他隨身攜帶的各種榮譽證書,軍功章都被埋在了上甘嶺的焦土中。
對於這些遺失的軍功章其實是可以找部隊證明的,但陳鳳樓並沒有這麼做,他表示在抗美援朝其中,許多的戰士都犧牲了,他們什麼也沒能夠留下,而自己能夠活著回來就很不錯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回到以前戰鬥過的地方,為那些永遠留在異鄉犧牲的戰士們掃墓。
戰後的低調英雄
抗美援朝勝利後,陳鳳樓痊癒回到老家務農,再之後是轉到了煤礦工作,在工作期間,陳鳳樓一直為人低調,從不跟人炫耀以前打仗時立下的功勞。他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因此多次獲得生產標兵的稱號。即使已經離開部隊,陳鳳樓依然保持著軍人風範,以身作則,按時完成任務,彷彿軍人這一身份已經深深地刻入到了他的骨子裡。由於長期從事礦井工作,陳鳳樓患上了矽肺,於2008年不幸逝世。
如今我們能夠生活在富強和平的中國,在我們享受生活之際,時刻都不能忘記那些像陳鳳樓一樣為祖國貢獻一切的志願軍戰士們,是他們為我們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