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生活面貌,常見有高樓大廈和鋼鐵森林,置身其中時間久了,看到原生態景緻的可能越來越少。然而對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漢城區的小編而言,也有機會在鬧市地帶看到茂盛的山林,像在武昌區的曇華林附近,就有一座鳳凰山。遊逛曇華林,偶然步行到了鳳凰山山麓一條崎嶇小路,沿線攀登,地勢高聳,還有斑駁舊民房,紮根在山地岩石之畔,宛若探尋到了一段段塵封的舊時光,讓人感概不已。
這一段偶然進入的山路,來自小編的無意闖入,畢竟那時正逢曇華林景區的改造,各個入口都拉上了工地施工的藍色擋板和露天展架。原本的旅遊成了逛工地,特色的店鋪紛紛閉門謝客,連遊客也都不自然分流到了各個巷子和衚衕裡,小編跟著幾位“遊客”,拿著相機踽踽而行。走到曇華花園附近後,遊客跟丟了,自身也迷路,於是乾脆隨便走,直挺挺順著一個方向步行,只覺得可能走得離主街道越來越遠,周邊古樸的房子仍密集得很,只是似乎沒有本地土著出來,指個方向。
這一段旅遊的興致變成了探尋和探路,連沿途問路的行程也省了,只知道從曇華林邊上進,四周全是矮舊的民房。這一段穿行的巷子也是民房密佈,周圍的景緻裡除了圍牆和小巷道,連個副食店都不見。剛開始的一段小路走得順暢,路面鋪著厚厚的泥濘,壓得緊實,兩邊是一棟四層的單元樓,外牆斑駁,門窗鏽跡斑斑,看著至少是30年以上的房齡。電梯沒有,步梯開著樓道入口,單元樓陽臺處曬著衣服,顯示至少是有人居住,只是這個點四周沒有人罷了。小路和巷子因此格外安靜,小編舉著相機隨便拍幾下,只聽得快門聲音時時作響。
隨著前進方向的深入,小路四周的單元樓並沒有減少,但地形地勢明顯抬升,比較直觀的變化是小路前面有了上坡。放眼望去,前面的單元樓密度不變,但同樣的樓層整體高度提升不少,加上兩邊的電線杆,由一節增加到兩節,蜿蜒上去的電線明顯呈抬升之勢。小路走向順著樓體借道,區域性地方增高,修成了步梯,鑽進樓道拐角,樓道於是成了過路的地方,兩邊的房屋牆壁成為圍牆,這樣緊湊的巷子,壓抑之感突出,實在有些“暗無天日”之感。
有意思的是,小編前一秒還在憂慮巷子地勢高難走,下一秒一轉身,面前的巷子又出奇平坦。巷道直撲撲向前去,兩邊的民房牆壁成為圍牆,路面寬度剛好夠一個機動車道的寬度,但很顯然,由於前後兩端的地勢地形,不會有車能開進來。腳踏車停在路邊,也是鏽跡斑斑,看樣子是放置很久的結果,已成廢鐵;郵筒上的綠漆也掉了,單元樓前的路燈,半個蓋子遮掩,這個小區,估計真的停留不了多長時間,馬上拆遷。本以為這樣的直路會拓展下去,接壤城市主幹道,小編也能離開了,可繼續走幾步,面前居然又出現了一堵高聳的山坡。
沒錯,那是山坡,岩石突出,光潔如新,雨水沖刷出的效果看著真切,連一棵雜草都不長。路的一邊是巨大的岩石,另一邊又擠出一座三層樓的房子,拐出的小路可能剛好夠行人走路,走過去,面前的房子還是堵在一起,只在中間留出一個門縫似的巷口。真不明白為什麼要將房子建設得這麼密集,更不明白是先有房子還是先有路,以至於公共過道成為小路,掩映在房屋建築裡。就是這麼矮小又難以察覺的過道,房屋主人居然還要將自家門前圍一座牆,剩下更加狹窄的路口,讓人無奈。
沒辦法,不回頭,小編只好接著往裡走,過巷道口,鑽進去,裡面的山路一如既往狹隘且陡峭,也是在這條小路上,讓小編第一次在武漢城區鬧市地帶體驗到了攀登山路的刺激感。好在這並非原生的山路崎嶇,路面雖只有三十四公分寬,但修築好了水泥臺階,靠近山壁岩石處的地方還加固了擋板,走著只能說剛剛好。山路曲折,攀登一半,很快看到高聳處的平臺,那邊修著鋼鐵護欄,還長著一排密集的樹木,樹下還是建了幾座民房,真是難以置信。
相對來說,這座山峰的高度有限,山頂的坡度很緩,基本上被改造得徹底,唯一留下來的就是幾棟民房和大樹。看民房前的牌子,是鳳凰山,於是小編拿出手機,不愧是在市區,訊號滿格,導航軟體很快確定了位置。再分析剛才走過的山路和巷道,幾乎繞著曇華林走了一大圈,老城區的密集私房區,還保留著城市的本色,雖然設施陳舊、道路擁擠,但它們卻很接地氣,是一代本地土著生活的地方,塵封著過往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