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中國正式禁止國外廢棄船舶入境。國內船舶回收市場遭到巨大沖擊,世界上部分一流拆船廠也被迫關停,國際拆船協會(ISRA)更是直接指責中國:這是世界環保回收產業的退步!
事實真是如此嗎?
冠冕堂皇的指責也無法掩蓋西方國家的私心,拆船業本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扔垃圾”,經濟效益的背後,更是用幾萬個拆船工人的血與淚在換。
世界最大拆船業國家——孟加拉國的血淚史
全世界每年都會有700到1000艘商船報廢,小到漁船,大到油輪甚至航母,這些船一旦到了使用期限,每一次航行都會伴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還會向海洋中排放含油混合物、有毒物質,這時候,船的拆解和回收就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拆船廠是孟加拉國的吉大港,孟加拉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船舶回收國家,他們一年的拆解能力達到900萬噸,看看那裡的現狀,就知道中國拆船業為何現在不再接收國外的廢船了。
新的一天,又一條報廢船隻在晨霧中緩緩駛入吉大港,岸上的人以平靜的眼光注視著它,這意味著拆船廠又迎來一筆可觀的新訂單。
船隻停泊在前海,工人們需要先把上面的易拆卸物品搬運下來減輕重量,然後等待漲潮把船隻推到河灘。
面對這隻“鋼鐵巨獸”,工人們只能徒手搏鬥,有的時候還需要在細細的鐵索上爬行,他們每天都心驚膽戰,祈禱著能讓人瞬間斃命的事故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拆船廠為了工作效率和節省成本,不會給工人們進行專門的培訓,因此爆炸、高空摔落、重物墜落等事故頻發,經驗老到的拆船工人會掌握一些安全“技巧”,比如把活雞放到船艙、油箱、貨櫃當中檢驗危險,但新工人對此完全不清楚,而他們有沒有一個可靠的前輩教導,純粹看個人運氣。
而且為了行動效率,船廠不會給工人安排安全索那樣的防護措施,也不會準備防護服,高空中掉落的鋼板隨時可能把人切成兩半。
最近幾年,最慘烈的事故要數發生在印度阿朗港口的一次爆炸,工人們在進行切割作業時瞬間引爆了川內天然氣管道,6名工人瞬間喪生。家人來認領屍體的時候發現竟然辨認不出身份,最後只能透過牙齒鑑定來分辨。
除了重重的生命危險,拆船廠內的工作環境也很糟糕,煙霧瀰漫、火花四濺,工人需要每天在這種環境下勞作超過10小時。而拆解一艘普通商船需要大概6個月,如果是幾層樓高的大型郵輪則需要一年。
幾個月,廢氣煙霧足以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火花濺入眼睛、骨折、燒傷更是常見,凡有些工齡的拆船工人都是傷痕累累。
有的工人負傷過重,無法再繼續工作,不僅生活無法自理,還需要額外支付一筆醫療費用;有的家庭代代都揹負著拆船的命運,父親退休了,兒子頂上,為了籌集家裡的生計和父親的醫藥費努力工作。
工人血淚的背後,是資本的勾結
孟加拉國的“畸形”的拆船業可以說是臭名昭著,政府雖然多次提出要加強對工人權益的維護,國際海事組織還和數十個國家締結了拆船安全條約,但拆船商的資本家對工人的壓榨依然沒有收斂,他們和西方國家甚至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西方國家在把報廢船隻運往孟加拉國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不會對有害廢料處理,因為這樣可以節約成本,而相對的,拆船商就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價格買回這艘廢船。這建立在工人性命上的交易只能用一句“邪惡”來形容。
他們這麼猖獗也是有底氣的:因為孟加拉國根本離不開拆船帶來的經濟效益,對於管理也是有心無力。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拆船業和其衍生的產業,能為孟加拉國帶來每年十幾億美元的收入,國家每年的粗鋼產量更是有大約一半都來自於廢船回收。
不僅如此,一個工人死了就會有另一個工人頂上,拆船的工作根本不愁沒人幹。
工人們當然也知道生命危險,但實在是太窮了,他們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社會底層的大多數人得不到教育,也沒有技術和能力去找其他工作,只能靠最基本的賣體力,到拆船廠當一名普通工人。
工人主要有三種工種,焊切工、纜繩工和搬運工,內部又分為4個級別,焊切工的平均工資最高,個人最高能達到31750塔卡,約合人民幣2387元;搬運工則大多數是一些由學徒升級的低階工人,月薪在16000塔卡左右,約合人民幣1203元。
孟加拉國從事勞動力服務的工人們,平均月收入大約在800~1000元的水平,可以看出來拆船廠的工資要略微高出一點,但需要面臨比傳統勞動力工作高几倍的生命危險。
不僅如此,工人拆解一艘廢船的工資並不會直接發放,而是需要等到船廠賣掉廢鋼,並支付給船東一筆400~1000萬美元的收購金後,才會將所剩下的“零頭”支付給工人們。
一邊是光鮮亮麗出售廢船,美滋滋收取大筆收購金的西方國家;一邊是滿身黑灰、渾身帶傷帶病的拆船工人。
兩者鮮明的對比,將“吃人”演繹得淋漓盡致。
拆船業在中國臺灣曾十分興盛
中國在貧窮的時期也不得不充當過西方的“垃圾場”,40年前,世界拆船業的最大交椅是我國臺灣。巔峰時期,臺灣擁有近200家相關公司,從業者們把廢船拆卸為同等重量的鋼材、五金材料,以及一些珍貴的貴金屬,能讓5000萬美元收購的舊船變現為5億元美元。
那時候的臺灣,一年拆解的船舶總重量可以達到300萬噸以上,這些廢棄船隻主要來自各種西方國家。光是在高雄從事拆船業的人就超過一萬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
拆船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是收入,還有一系列就業機會,下游產業涵蓋了軋製廠、氧氣廠、鋼鐵廠等等,同時這些產物會被運去做成家電、摩托,或是新的船,因為這些鋼材需要搬運,卡車司機再也不會缺工作。“1艘廢船養活500人”真的不是誇張說法。
拆船業很大程度提振了臺灣的經濟,我國的廣東沿海地區也被帶動,建起了大量拆船廠,但後來舊船的收購價漲得厲害,加上建築業景氣低迷,沿岸的勞動力數量也不如南亞的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多意味著勞動力價格低廉,於是,拆船業的中心就逐漸轉移到了南亞地帶。
而且,我國現在之所以有底氣不再接收外國廢船,正是因為經濟的發展,其他產業帶來的就業機會讓人口分散,工人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就不會選擇危險、薪水低的拆船工作,倒逼了拆船業的倒退。
現在,中國已經培養出了比較健全的拆船體系,自己國家造的船,在自己國家拆解,工人們會受到更好的上崗培訓,工廠也絕不接受外國不負責任的“扔垃圾”行為。
進口拆船業在我國衰落的一刻,也是我們能夠挺起胸膛對西方說“不”的那一刻。在人民和收益之間,中國無疑選擇了人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