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記載了。幾千年前,古中國人在《竹書記年》中記載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倆次在公元前十七世紀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發七年(約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發的兒子桀)十年(約公元前1809),五星錯行,夜中隕星如雨,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到了漢朝時期,議郎杜欽對地震有過詳細的解釋:"臣間日蝕、地震,陽微陰盛也。臣者,君之陰也;子者,父之陰也;妻者,夫之陰也"。換句話說天地間的陰陽之氣,是平衡有序的;如果亂了,陽氣沉伏不能出來,陰氣壓迫著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會有地震。
隨著科學的發展,地震的發生原因也慢慢浮現出來一板塊之間的激烈碰撞導致板塊周圍產生地震。
之所以產生板塊運動,在人教版的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中提到地球受到地球內部的熱能的內力作用和太陽輻射能的外力作用(這是主要,如果是其他恆星的話,距離都要以光年為單位,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太陽輻射),所產生的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對於外力作用,不單單是太陽輻射對地球的照射,可能還有一種人類或敏感機器都無法察覺的太陽輻射,我自稱為u光(為了方便理論而自稱,unobservable,不可探測的意思,英文首字母)。
我認為u光在太陽色球中產生,未被人類察覺。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太陽輻射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那麼u光可能也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
u光在太陽色球中產生,以電滋波傳播到地球。當達到地球磁場時,可能會吸收一部分,大部分直接進入地球內部。
傳播到地球內部時,壓力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密度也越來越大。到達地外核,由於高速分子以地球自轉方向運動(可能是地球自轉的原因)產生偏差的方向達到地核心。
在高密度,高壓和高溫外地核心裡把u光的能量吸收,併產生比自身還要高的能量波(P波)。當P波達到地外核時,p波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直接吸收,另一部分傳播到軟流層。
帶有能量的p波帶動軟流層的岩漿,發生岩漿運動,從陸地火山口向空中、地方周圍發出(或者從海底火山口向發出)次聲波,被敏感動物聽到,使動物們產生恐懼,向大街上逃(汶川大地震發生幾天前的景象)。
幾天的時間,一部分p波在地外核的作用下,變成s波,雖然不能傳播到地表上面,也能向海底傳遞能量,使海底和洋流產生溫度差的原因。
當P波產生火山運動的次聲波(頻率最高,能量越高)和s波產生的海水運動的衝擊足以讓板塊向另一板塊相撞在一起----也就是板塊運動,所以產生地震(或者海嘯、海下地震)。這就是我說的地震的理論猜想(一)。
本文是以宏觀角度上理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