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婦女在月經來之前一週、甚至一週以上,出現頭痛,乳房脹痛,腰痛,腹痛,嘔吐,水腫,失眠,全身搔癢,脾氣暴躁或情緒抑鬱等一系列症候,西醫對本病發病原因不清楚,認為主要與機體組織對雌激素、孕激素敏感性有關,常出現於有排卵期的月經週期中,一般用對症治療和精神疏導為主,但效果不理想。中醫在病機上歸結於肝鬱脾虛,,並影響到心、膽、腎等臟腑,臨床可用逍遙散為主方進行靈活加。
附 方
1《局方》逍遙散治療經前期緊張綜合症
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生薑、薄荷
用方心得: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鬱,當歸、芍藥養血柔肝,白朮茯苓健脾去溼,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生薑以其辛溫而助苓、術和胃,薄荷以其辛涼而助柴胡散鬱。這兩味藥很容易被人忽略不用,則療效必然有所削弱。全方氣血兼顧,肝脾並調,不溫不寒,適應範圍廣。倘若血熱有火,尚須加丹皮、梔子,即丹梔逍遙散。本方是女科調經的名方,其淵源來自張仲景的當歸芍藥散與四逆散加減,運用得宜,可以治療多種婦科疾病,號稱“女科聖手”的傅山最善於用此方,《傅青主女科》多首方劑均從本方化出。
從臨床經驗來看,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大部分可以用以上兩首方加減治療,我在臨床常運用以下加減法:
經前頭痛,痛在兩側,加川芎;痛在前額,加白芷;痛在頭頂,加槁本;痛在後頭,加葛根、羌活;脹痛而面紅,加菊花、白蒺藜;頭暈,加天麻、鉤藤。
經前乳房脹痛,加栝樓皮、青皮、土貝母。也可加穿山甲、王不留行、海藻、昆布等。
經前腰痛,屬於實證,則以脹痛、刺痛為主,加延胡索、乳香、沒藥各;屬於虛證,則以痠痛、乏力為主,加續斷、補骨脂、巴戟天。
經前小腹脹痛,加烏藥、香附子;小腹連帶外陰、乳房一起呈陣發性抽痛,班秀文先生謂之“吊痛”,再加延胡索、川楝子。
經前嘔吐,加半夏、陳皮;乾嘔、吐涎末,甚至引起頭痛,加吳茱萸。
經前水腫,尤其以眼瞼明顯,方中茯苓改茯苓皮,加澤瀉、天仙藤、香附子、烏藥。
經前失眠,加丹參、首烏藤、白蒺藜,酸棗仁,改茯苓為茯神。
經前全身搔癢,屬於血熱的,常身上燥熱,得涼則舒,夜間尤劇,搔之起紅疹,用丹梔逍遙散加生地、地骨皮、白鮮皮;屬於血寒的,常遇風易發,得溫則舒,白天尤劇,搔之不紅,用逍遙散加桂枝、黃芪、羌活、防風。
經前脾氣暴躁,心煩,口苦,口渴,大便秘結,用丹梔逍遙散加土鱉、桃仁、大黃,即合用《傷寒論》下瘀血湯。
經前精神抑鬱,情緒低落,胸悶不舒,用逍遙散加合歡皮、鬱金、浮小麥;咽中梗塞,如有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加厚朴、半夏、蘇梗、陳皮、白芥子。
以上十種加減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但須在每次來月經前提前幾天服五至七劑藥,調整幾個月經週期之後,即可痊癒。
驗案舉隅
案例一:月經前水腫
一女子24歲,患者14歲初潮,16歲有一次來月經時,全身淋雨未及時處理,此後,每次來月經前四、五天,即出現眼瞼浮腫,嚴重時,感覺眼睛掙不開,身體不適,月經來之後,水腫逐漸消退,月經乾淨後,需要幾天身體才完全恢復,做過多次檢查,未發現有腎病和其他疾病,月經週期尚準,月經量不多,有白帶清稀。現在正值月經前五天,眼瞼開始浮腫,腰痠,頭暈,心忡,失眠,小腹脹,察之面色恍白,舌胖淡,津液多,脈弦滑,宜用消遙散加減,處方:
當歸、白芍、柴胡、茯神、蒼朮、炙甘草、生薑、桂枝、香附子、烏藥、蘇葉、天仙藤、茯苓皮、陳皮七劑
二診服上方後,眼瞼浮腫情況比以前大為好轉,其他感覺也比以前要好,月經已經乾淨三天,有輕微腹痛,白帶較多,色白清稀,舌淡,脈弦,宜用調肝湯加減,處方:
巴戟天、白芍、當歸、阿膠、山萸肉、炙甘草、山藥、茯苓、杜仲、補骨脂、續斷、蜂房、七劑
囑咐患者服上方感覺好的話,每次月經前服消遙散加減七劑,月經後服本方七劑,連服三個月經週期。
三個月後,經前水腫痊癒。至生小孩之前,再未復發。
治療心得:
本案屬於月經前緊張綜合徵之一,此類患者不少,病因不明,西醫一般採取對症治療的方法,患者長年週期性地服利尿藥,恐有副作用,又不能根治,故找中醫求治者頗多。此病按照一般“水腫”的治法,用健脾利水之劑,效果不佳,重點當放在肝的疏達之上,故一診用消遙散、天仙藤散、苓桂術甘湯三方合方加減,予以疏肝、理氣、活血、溫寒、化飲為治,得以改善,二診在月經過後,當以調肝養血為主,故用調肝湯加減。如此調理三個月經週期後,疾病得愈。
用藥心得:
該案有本人的一處用藥心得,即用天仙藤治療婦科水腫。婦女出現水腫,大致上有四種情況,其一是月經前水腫,與月經週期有關。其二是粘液性水腫,與月經週期無關。兩者水腫的部位都在眼瞼,腫的程度不嚴重,前者會隨著月經的乾淨而消退,後者經常早腫晚消。其三是手指小關節腫脹,多出現於四十歲前後的婦女。其四是妊娠水腫。前三種水腫西醫都無法確定具體的病因,情況嚴重時,只能採取對症治療的方法。中醫按照脾主溼,腎主水的理論,從脾腎論治,效果也不顯著。我觀察到這四種水腫都是婦女所獨有,男子所無,當與女性的內分泌有關,不能當作一般水腫來看待,而婦女的內分泌失調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故考慮從肝論治。
《婦人大全良方》有一首“天仙藤散”,由天仙藤、香附子、烏藥、陳皮、蘇葉、木瓜、生薑、炙甘草組成,治療妊娠水腫,腫自雙腳開始,往上蔓延,趾間出水。李時珍告誡:“不可作水(即當作一般水腫)妄投湯藥,宜天仙藤散主之。”天仙藤散原來是淮南名醫陳景初的秘方,南宋陳自明稱得自李伯時家。我分析全方的重點不在利水,而在理氣,不在健脾,而在疏肝。特別是方中的主藥天仙藤,苦溫無毒,入肝脾,可行氣化溼,活血止痛。我意識到本方大有用途,不必拘泥於妊娠水腫,可以廣泛用於治療婦女特有的各種水腫,我常以此加減,用以治療月經前水腫和粘液性水腫,療效頗佳。《仁齋直指方》有一首“天仙散”,治療“痰注臂痛”,其主藥也是天仙藤,配羌活、薑黃、白芷、白朮、半夏、生薑,我常改白朮為蒼朮,治療中年婦女不明原因的手指關節腫脹,療效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