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半百,用老話說的是一條腿已經邁進黃土裡,總感覺身體有多種不適。
都說到了50歲是生命的分水嶺,還真有一定道理:
據調查發現,部分人到50歲左右,就感覺渾身無力,到底是正常的衰老現象,還是生病的表現?
有衰老的因素在裡面:
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事,即使再注意養生的人也不例外。當它真正到來時,還真的需要大家積極面對,分清楚原因。對於偶感渾身無力、全身懶洋洋的人群,確實有可能是衰老造成的現象。
比如在機體各項組織器官退化的過程中,人自然而然出現心理負擔,一是不願意接受,二是基礎代謝變慢,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吸菸、喝酒、睡眠時間少、久坐、久站、久躺等,也有可能出現全身乏力等相應的不適。
也可能因為疾病因素:
這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不過也不能排除掉,例如常見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俗稱甲減),當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呈現明顯減弱的狀態,患病者會出現全身乏力、愛睡覺、食慾不振、便秘、體重增加。
大家可以一一對應下,若符合的症狀較多,應及時去醫院做下相關的檢查。
在飲食方面尤其要注意碘元素,當機體缺碘或者是碘過量,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誘發甲減,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為宜。
對於女性特別要注意的是缺鐵性貧血,可能部分人認為貧血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在我國女性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可達到20%,尤其孕婦甚至可以到35%左右。
此時機體沒有辦法創造足夠的血紅蛋白,人們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乏力、容易發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對於50歲左右的女性,恰好是絕經期,有不規則的出血,即可能增加貧血的發生機率。
如果你有這種情況,飲食上的調理可以重點攝入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血、動物肝臟、禽畜肉,這樣做促進血紅蛋白形成,對機體補血才會最有利。
至於其他補血的說法,如吃紅豆、紅薯、紅棗、阿膠、紅米等,事實證明,都沒有補血、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功效。因此,大家還需綜合看問題,全身乏力是給你的預警,還需找到原因後針對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