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第1415篇分析文
漫畫590(555)話,被王國平秒殺的巴倫體無完膚地趴在地上,拋開馮寶寶不談,放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活路那就是吞噬了一旁的上根器。
觀眾們對於這個情況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且還上升到了《一人之下》三觀基調設定的高度上,部分網友已經鎖定了一個概念那就是:“人”!
這部作品儘管走了一條無限縫合的“縫合怪”之路,又是玄幻又是搞笑又是都市又是懸疑,但它本身卻在講一個關於“人”的故事,“人性”的故事,它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東西:
“何為人?誠!以‘人’為本!”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聖人盜偷天竊地,聖人道露膽披誠!”而本文則會將作品裡所涉及的“仙”、“聖”、“怪”、“異”連起來講,看一看它們是如何被作者用來圍著“人”這種物種來轉的。
|何為“異人”?
很明顯異於常人的人被稱之為異人,作品裡這些異人與普通人的唯一差異就是他們能主動使用“炁”,普通人也擁有“炁”只是不能主動使用。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也多次講到,“炁”這種能量符號不是米二原創的,而是一直都存在的道教符號,嚴格來講與其他作品裡的查克拉、念、波紋、魔素等能量元素是一回事。
又因為異人能基於“炁”進行各種關於“性”與“命”的二次、三次創作,進而嚴格來講異人就是處於普通人與聖人之間的那部分群體。
|何為“聖人”?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憑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一人之下》這部作品不僅沒有讚揚聖人,而且還在牴觸聖人。
聖人一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指佛、菩薩等得道者;三指對有異術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稱。
所以“聖人”並不完全代表絕對的正義,同時“聖人”這種不管是在思想上得了道還是在異術上得了道,都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他們有超然於世俗的專屬之道,他們不僅不受世俗界規則束縛,同時他們的道還會對異人界、世俗界的人事物造成深遠的影響,或許是有形的、可視的破壞,也或許是無形的、精神上的奴役。
舉幾個例子,如孔子這種代表的就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聖人,他的思想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引人向善,但實踐證明優秀的儒家思想只能在道德層面上進行輔助,畢竟法治才是世俗界的主旋律。
作品裡還舉例說明稱孔明乃是渡劫失敗的半聖,但饒是他亦能憑藉一己之力攪動整個世俗界的風雲,三國戰亂之局自然有他的很大貢獻。
又說搞出了24節谷的張伯端、搞出了全性的楊朱、利用了全性的道衍,這些人都是作品裡提到的傳奇人物,他們還不至於晉升到了聖人境界,但他們卻對後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何為仙人?
《一人之下》作品裡其實“聖人”就是指的所謂的“仙人”。
這裡我們得明白一個本質上的東西那就是,什麼超凡入聖、什麼羽化登仙,“聖人”也好“仙人”也好,都是被定義出來用於區別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的名詞。
即所謂的“聖人”、“仙人”都是由人不斷自我提升而來,雖然他們與普通人的差距太大了,中間還隔了一個“異人”,但“仙人”也沒有那麼虛無縹緲,他們的本質畢竟還是一個人!比如張之維,你說他是築基期的仙人那麼他就是!
|為何怪?
不管是所謂的四大皆空還是照見五蘊皆空,亦或是斬三尸滅六慾,從文字上講“聖”是沒有心的,有心的是“怪”。
《一人之下》裡的怪有很多,比如怪人無根生、怪人李慕玄、怪胎巴倫、怪物王國平。
上面的這些人都很怪但他們之間卻又有著莫大的區別,區別他們的方法很簡單,以“人性”辨之:
無根生李慕玄為何被定義為怪人?因為他們行事怪異,讓人捉摸不透……
巴倫為何被定義為怪胎?因為他的行為已經超越了九成九的正常人……
王國平為何被定義為怪物?因為他的行為已經脫離了人性的範疇………
|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確立
我們在文章的最前面已經講了,這部作品的核心價值觀就是:
“何為人?誠!以‘人’為本!”
套用一下二十四節谷裡的洞穴名“人身難得”,既然難得那自然得珍惜亦得更好地去守護。
A:一切會對世俗界、普通人造成威脅或者潛在威脅的人事物都會受到打壓
年輕時候的張之維強得離譜,長期目中無人,以他的實力根本不需要將誰放在眼裡,後來他接了天師度、做了龍虎山的天師,他似乎和周蒙等其他大宗門的掌門一起守護著什麼大秘密,如果說年輕時候的張之維在極力地“頂天”,那麼老年的張之維算是“立了地”了。
巴倫說王國平這種怪物必須要剷除,過去的劇情中被“剷除”的怪物不少,比如趙歸真又比如梁挺,這些異人仗著異於常人的手段淨幹些非人哉的事情,進而結局只有一個死字。
24節谷的地勢氣局可以將普通人轉化為異人但無根生毫不客氣地就給改了;馬仙洪收留並且轉化普通人為異人,哪都通毫不客氣地就給搗毀了;三一門的逆生三重似乎真的是一條可以羽化登仙的道路,然而卻因不可知原因而被滅門了。
趙方旭直言不諱地對張楚嵐講,順手幫馮寶寶可以,但假如哪天東窗事發,他或許不但不會幫馮寶寶,甚至還有可能對馮寶寶出手;歐洲商會的斯賓塞對納森王直言神樹這種東西就是應該被毀掉。
B:“何為人?誠!真善美與假醜惡!”
巴倫是活生生的人,他有七情六慾,他也不想死,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了人性的考驗,很多網友在反覆糾結巴倫是否會吞噬上根器這回事,自信點,不可能吃的。
他可以望著形形色色的人流口水,他可以切身體會到王國平與自身的差距,但他從前現在以後也不會走上王國平的那條道路,他坦誠地見證、接受了人性裡的假醜惡,但他又毅然堅定地恪守了人性裡的真善美,何為人?誠!我此前寫單篇文章稱巴倫在渡“聖人劫”,捱過這一劫,他自然就有一顆“大道為公”的聖人之心。
何為人?以誠待己?
七十年前的唐門如日中天,卻甘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七十年後的唐妙興身為一門之長,卻甘願為了宗門的明天而赴死。
何為人?以誠待人!
|未完待續
本文就講了一件事情:
《一人之下》套用了很多花裡胡哨的元素,但它卻始終在講一個基於“人”與“人性”的故事,這個故事裡的核心基調就是“以人為本”,以世俗界的普通人為本。
作者先是塑造了一個天花板張之維以及一個神秘的天師度鎮住了作品裡的戰力體系,然後一切對世俗界普通人有威脅、有潛在威脅的人事物又會被有意無意地打壓或者是剷除,對於重要的異人、勢力不是拉攏就是整合、監管。
最後作品雖然講的都是異於常人的異人、怪人、聖人,但無時無刻不在深度刻畫人性的多元化體現,巴倫、梁挺、陳朵、馮寶寶、王也、張懷義、陸瑾、王藹,人生百態、人性百態,多姿多彩。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