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料、有趣、有溫度的社會熱點
“天下苦秦久矣!”2021年,面對網際網路各種亂象,監管層鐵拳頻出、拳拳到肉:
重錘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壟斷行為,阿里巴巴、美團分別因“二選一”被罰182.28億、34.42億元;主導打破網際網路壁壘,阿里系應用部分接入微信支付、微信開放外部連結;《資料安全法》正式實施,《個人資訊保護法》嚴禁“大資料殺熟”;還有轟轟烈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行動……輿論無不拍手叫好。
來看看近期又有哪些監管重拳吧:
01
滴滴出行啟動在美退市,國家資料安全必須捍衛
你還在使用滴滴出行App嗎?如果是老使用者,繼續使用沒問題,如果是新使用者,或者換了新手機,那在應用商店裡已經找不到它了。
滴滴出行App在應用商店下架已經5個月了,如果不是12月3日滴滴突然宣佈啟動在美退市,並啟動在香港上市,可能很多人都快忘了這件事。
來梳理一下相關事件的脈絡:
今年6月30日,滴滴出行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7月2日,國家網信辦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使用者註冊。
7月4日,國家網信辦釋出通報: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而就在兩天後,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其中明確了完善資料安全、跨境資料流動、涉密資訊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
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網路安全審查。
從紐交所上市,到App下架、接受7部門聯合網路安全審查,再到宣佈啟動在美退市,這其中到底經歷了何種博弈我們不得而知,但其結果已經顯而易見。
滴滴作為國內出行行業的龍頭,據有關報告顯示,擁有上千萬司機,超過4億使用者,其掌握大量的地理、出行和使用者資料,涉及國家安全,高度敏感。
而就在今年,美國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底稿(證明該公司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掌控),而這一行為是我國法律命令禁止的。
美國方面很可能根據此法案要求上市公司把事關國家資料安全的資訊提交給美國,這是我們國家和人民都決不能接受的。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有分析人士認為,滴滴不是不知道其中利害,而無奈資本的力量太過強大,其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是日本的軟銀和美國的Uber,赴美上市本就是各方資本角力的結果。
滴滴是否向美國提供了相關資料資訊我們不能妄下定論,但國家的資料安全必須要捍衛。在美退市、赴港上市,雖然會給滴滴帶來鉅額損失,但監管層也給滴滴留了條路,也許這是最好的結果。
涉及國家資料安全的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絕不只滴滴一家,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意圖也是路人皆知了。
12月4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集體爆跌,似乎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02
豆瓣網被約談處罰,網路不是言論法外之地
豆瓣網又雙叒叕被罰了。
12月1日,國家網信辦對外通報稱,由於屢次出現法律、法規禁止釋出或者傳輸的資訊,情節嚴重,已依法約談處罰豆瓣網主要負責人、總編輯,並罰款共計150萬元。
這已不是豆瓣網在今年第一次被處罰,今年已先後被實施20次處罰,累計罰款已經達到900萬元。
12月2日下午,豆瓣網公告稱,將在2021年12月2日至17日暫停“小組”回覆功能的使用,並暫停‘精選頻道’的內容更新。
看到豆瓣被罰,網友們一片叫好,紛紛留言評論,“造謠太多”、“罰的太少”、“要根本整治”……
人們普遍認為,豆瓣這次被罰與小組存在謾罵、造謠等不良資訊傳播有關。曾經的“文藝青年聚集地”怎麼會淪為如今的“造謠網暴發源地”呢?
豆瓣成立於2005年,起初,其發展方向是成為一個高質量內容論壇,但後續因為管理、小組搭建等諸多原因,一些負能量思想逐漸把豆瓣當作了一個根據地,造謠傳謠引導輿論、“飯圈”拉踩引戰等屢禁不止,“戾氣”變得越來越重。
而在豆瓣曾經引以為傲的電影、讀書板塊,近年來也面臨極大的衝擊,使用者更加傾向於發洩情緒,新上映的電影評論要麼是粉絲的五星好評、要麼是黑粉的一星惡評。
可以說,網站管理者在監管上力度不足給這些汙垢生存提供了溫床。一個內容網站,如果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內容”都不要了,反而成了“藏汙納垢”之地,那隻能說是自廢武功。
其實大部分使用者都希望豆瓣成為更有質量的內容社群,希望網站能按照監管要求加強整治,營造一個更加清朗的網路環境。
網友評論:
知乎、虎撲、貼吧還有B站呢?
建議把娛樂組、影音板塊好好整頓,但希望不要一刀切,很多興趣小組還是很有意義的。
03
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收款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呢?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身上不帶現金,付款時脫口而出:我掃你?你掃我?
如今,手機掃碼支付已經融入生活的日常,我們很少去擔心支付的安全問題。然而,總有人在利用漏洞從事違法活動。
前幾天,為了有效加強對網際網路支付的監管,打擊逃漏稅、轉移贓款等違法行為,央行出臺了關於微信、支付寶收款碼的新規,訊息一出,網上就炸開了鍋,以為今後不能再用掃碼支付了。
這可鬧了大笑話,完全是因為“標題黨”的閱讀理解不過關,以及人們對於掃碼支付的依賴、對無法掃碼的恐慌而引發的“謠言”。
那麼新規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
對於普通消費者,沒啥影響,還是跟原來一樣的掃碼付錢。
即使偶爾自己也需要收款,隨時開啟收款碼,照樣能用。
但是對於“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比如路邊攤等小微商戶,他們的個人收款碼就不能再用了,此類“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收款安全性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他們需要專門去申請商用付款碼。這也意味著可以對支付平臺進行更好的監管。
但是,轉換為商戶收款碼,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手續費,目前個人使用費率是0.1%,商戶則要收取0.38%~0.6%。當然,監管對此早有考慮,設定了過渡期,要求支付服務主體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質量不降。
網友評論:
微信、支付寶錢袋子裡的錢必須納入監管。
希望路邊賣菜的大爺大媽的利益能夠被充分保障。
後記:
網際網路監管鐵拳拳拳到肉,其中涉及國家資料安全、金融安全、網路輿論安全等方方面面,一張監管“大網”正在逐漸成形。
網路不應是法外之地,也決不能是法外之地。近年來,監管新規出臺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及時,也越來越合理。希望監管層能多聽群眾聲音,及時阻塞漏洞,多引少堵,促進網際網路產業健康發展。
分享有料、有趣、有溫度的社會熱點,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豈曰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