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6歲的楊桂蓮因病離開了人世。離世前幾年,她總瞞著病情,不讓遠方的孩子們擔心。
“國家需要他們,讓他們忙吧!”
三字經有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俱名揚”。說的是燕山的竇禹鈞教子有方,所生五子齊登科甲,成為“五子登科”的佳話。
而現代,山西朔州的小縣城,有個家庭先後出了9個博士,2個碩士,其中還有一個院士。
這院士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主任高福。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家裡出了這麼多人才,多虧了自己母親的引導教育。
高福院士的母親楊桂蓮是一位一字不識的家庭主婦。她有著人生的大智慧,高福曾驕傲地說她是“有文化不識字”。
那麼,楊桂蓮到底用什麼樣的人格魅力來引導教育她的孩子們,讓他們這麼優秀?
重視讀書
1942年,楊桂蓮出生在山西應縣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早逝,身為家中長女,她一直承擔著照顧妹妹、料理家務的責任。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孤兒寡母的楊家人,能活下來實屬僥倖,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更別提去讀書認字了。
1957年,15歲的楊桂蓮經人介紹,嫁給了憨厚老實的高存喜。高存喜跟她一樣,幼年喪父。家裡貧困,只有間低矮的土平房,幾乎沒有傢俱物件。
好在他有木匠手藝,人又踏實勤快。楊桂蓮覺得很滿意,實心實意地跟他一起過日子。
高存喜在鎮上的一家小工程廠裡上班,一個月十幾塊錢的工資。一發工資,高存喜就把錢全給了楊桂蓮,自己一分錢都不留。
楊桂蓮用舊報紙把錢仔細地包了一層又一層,然後放在枕頭底下。用她的話來講,這錢用處多著咧,得細算著花。
小紙包的錢,慢慢變成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被褥枕頭。餐桌上的兩個碗逐漸變成了8個,原來家裡多了6張嗷嗷待哺的小嘴。
6個孩子,4男2女,高福是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姐姐高平。孩子多了,花錢的地方也多。楊桂蓮開啟小紙包,常常捏了又捏,恨不能把錢掰成兩半花。
高平到了上學的年紀,學費1塊5毛錢,在他們家不算是一筆小錢。楊桂蓮絲毫沒猶豫,開啟紙包取了錢,徑直帶著女兒去報名交錢。
那個年代對讀書不像現在那麼重視,重男輕女的情況也不少。很多家裡最大的女孩子不能上學,被安排在家裡幫著照看弟妹。
街坊嬸子好奇地問楊桂蓮,“高家嫂子,女娃娃還上學呀?在家看看小的多好。”楊桂蓮笑笑說,“女娃娃也要讀書認字學本事咧,將來一樣有出息!”
都是自己生的孩子,哪來的輕重?兒子和女兒,楊桂蓮從不區分對待。到年齡的6個孩子都上了學,一點兒沒耽誤。
開學前,她早早理好學費,這是老大的,老二的,老三的……6個孩子,學費得十幾塊,她掏錢眼都不眨。
孩子們讀書,家裡經濟更緊張了。楊桂蓮和丈夫都是非農業戶口,家裡沒有地,一切吃穿開銷只依賴高存喜那份微薄的工資。孩子大了,吃得多,家中的糧食就不太夠吃。
楊桂蓮盛好孩子們的飯,自己就悄悄去吃鍋底剩的飯。有時候剩得太少,她就舀上半瓢水兌上,湊合喝“刷鍋水”。
吃的方面緊著孩子們,穿也沒想著自己。一件舊衣裳,楊桂蓮常常破了縫,縫了補,補丁套補丁,連原來的花色都看不出。
一向省吃儉用的楊桂蓮,在孩子的學習上從來沒摳過錢。她心裡老是惦記著,老大缺個本子,老二該買支鉛筆,老三的書包已經破得不行,得重新買了……
“錢要花在刀刃上。你們只管好好讀書,缺什麼跟媽媽說,媽媽想辦法。”
楊桂蓮說自己沒念過書,一直是個遺憾,孩子們可不能再錯過了。讀書長見識,將來才能出人頭地。只要孩子們有出息,自己吃苦受累算不得什麼。
小鎮裡沒有重點中學,楊桂蓮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搬到縣城。她跑到縣城中學旁邊,租了間房子。孩子們讀書,她就陪著照顧他們。
無比重視教育的今天,這種“陪讀”的家長就比較常見。這種舉動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可謂是非常前衛,足以見得她對孩子們讀書的重視。
重視讀書慢慢變成了家風。高家的孩子們都熱愛學習,能力允許,就繼續讀書。這大概就是一家能有這麼多的博士、碩士的原因吧!
教育有道
高存喜白天在外面幹活,晚上回家累得倒頭就睡。孩子們的教育基本落到楊桂蓮一個人身上。雖然沒有接受過教育,但楊桂蓮很擅長從生活經驗中琢磨出道理,形成教育之道。
書本上的知識她教不了,但她會總結樸素實用的學習方法。
楊桂蓮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意思是說想要有出息,得勤奮努力,舒服自在是成不了才的。
她還說,就是當個乞丐也得爭頭一碗飯吃。孩子們一定要積極爭取,勤奮刻苦,認真學習,不能有絲毫懈怠。
她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孩子們要想讀好書,就得起得早。每天,天矇矇亮,孩子們就準時起來洗漱讀書。她就愛聽孩子們的讀書聲,脆生生的,好聽。
日日不間斷地讀書,讓高福他們愛上讀書。直至現在,他們兄妹都是早起晚睡,每天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讀書。
不止如此,楊桂蓮還提了個要求,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做,不按時完成的人就會被批評。
這話很管用,孩子們做事都會努力提前完成,從不拖拉,這讓他們養成了良好的時間觀念,一生大有裨益。
考試放榜,一般人家都翹首盼著成績。或喜或悲,全看分數高低。楊桂蓮卻很少在意,考得好還是差,她不表揚也不批評。
她說,這考試就像喂小雞仔,到時間了拉出來稱一稱。重了說明之前喂得不錯,後面還能這麼養。要是輕了呢,可能前面食調得不大好,得改改。
這個比喻生動得很,讓孩子們明白了考試的目的。考試是為了給後續的學習提個醒。考得好,說明之前的知識掌握得不錯,需要繼續保持。
考得不好說明有不足,要主動找到缺點,調整學習方法。這樣他們就踏實把考試當作讓自己進步的工具,不會因成績而驕傲或是自卑了。
孩子們有時候遇到新學的知識,老是弄不明白,乾著急。
楊桂蓮不慌不忙地說,“我剛拿針線的時候,也生得很,不是紮了手就是縫得歪。可是我天天練,看現在,你們的衣服補得多好!我想讀書也是一樣的,天天練,肯定會熟的。”
孩子們聽了,努力花工夫練習,沒多久便掌握了。
1979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三年,高福參加了高考。那年的題目比較難,特別是化學。高福考著考著就犯困了,答題的時候一不小心眯著了。
放榜下來,成績不是很理想。高福覺著有點喪氣,把頭埋進被窩睡覺,志願也不看。
楊桂蓮看著霜打了茄子一般的高福,心疼又生氣。
“被打倒了?”
“媽媽,我感覺去不了想去的學校,沒勁了。”
“你都沒試過,怎麼知道去不了?”
高福一骨碌爬起來,去學校填志願。結果出來,想去的學校果然沒有錄取,他被調劑到山西農業大學,學習畜牧獸醫系獸醫專業。
不是心儀的學校,也不是心儀的專業,高福有些失望。楊桂蓮一眼看出來,鼓勵他說,只要努力,學啥都能有出息!
高福聽了母親的話,振作精神,收拾行囊去了大學。大學裡,他虛心求學,刻苦用功,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1983年,高福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農業大學攻讀微生物學與動物傳染病學方向的研究生。他擺脫沮喪,沉下心來學習,終於贏來機會,做到想做的事。
胸懷大愛
教育孩子學習,楊桂蓮還是比較在行。為人處世方面,她同樣有很多自己的見解。幼年失去父親的楊桂蓮,特別能體會弱勢群體的艱難。
有事沒事,她總提起以前得到別人的幫助。時常教育孩子們,對待他人要善良,有能力時一定要幫助別人。
高家在應縣縣城租的是一對老夫婦的房子。老年人歲數大了,腿腳不方便,做飯都是隨便對付一口。有時候是一口稀麵糊,有時候是一鍋小米湯,吃好幾天。
常常飢一頓飽一頓,兩個老人憔悴不已。楊桂蓮看到了於心不忍。每天做飯的時候都記著多做一些,給老人送去。
飯菜送到老人那邊,楊桂蓮還不忘跟他們聊聊天。老人沒有子女,孤苦伶仃的,楊桂蓮的關懷讓他們倍感溫暖。
孩子們上了大學,楊桂蓮搬離了老夫婦的家。她還是不忘留意他們的訊息。聽說一位老人先去世了,她特意把另一位老人接到身邊照應,直到老人安詳離世。
儘管楊桂蓮沒機會去學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可她卻用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
母親的胸懷大愛深深感染著孩子們,與人友愛、善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慢慢變成了他們為人處世的方法。他們學會積極奉獻,服務大眾,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贏得尊敬與肯定。
這方面高福尤為突出。2014年,西非國家爆發了令人聞之色變的埃博拉病毒。這種病毒能迅速讓人出現出血熱的症狀,致死率極高。
疫情瘋狂蔓延,觸手伸到了美國、歐洲和南亞,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脅。
中國決議派出一支醫療、疾控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去支援。疾控專家高福主動請纓,前往疫情嚴重的獅子山。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路有不可預計的危險。怕父母擔心,高福特地隱瞞了行程。
不料,剛到西非,他就病倒了,發了嚴重的高燒,險些性命不保。身體稍稍恢復,他立馬投身“埃博拉”病毒防控工作中去。
兩個月時間,高福帶領代表團,披星戴月,歷經生死考驗,出色地完成了這一驚心動魄的救援任務。
楊桂蓮夫婦從電視新聞裡得知兒子所做的一切,既欣慰又擔心。聽說高福馬上就要返程,夫婦倆決定給兒子個驚喜。當天,他們早早地蹲守在機場,迎接高福凱旋。
看著又黑又瘦、憔悴不堪的兒子,楊桂蓮淚眼婆娑。她把高福緊緊摟在懷裡,久久不肯放開。
“媽媽,讓您擔心了,您怪我了吧。”高福看著母親,心中忐忑不已。
楊桂蓮撫摸高福的臉,堅定地說,“傻兒子,媽媽知道,你是去救人,是做好事,怎麼會怪你!”
楊桂蓮愛兒子,疼惜他的身體,同時更明白兒子做的是救死扶傷的大事,是大愛。從心底裡,她支援兒子,為他感到驕傲。如果再有需要,她還會支援。
楊桂蓮就是這樣深明大義的母親,她的支援讓兒女們沒有了顧慮,放手為世界做貢獻。
國家為先
楊桂蓮在山西的小縣城待了一輩子,每天不是圍著兒女就是鍋臺轉。一個沒見過大世面的家庭婦女,心中總牽掛著國家。
高福30歲那年,獲得到在英國牛津大學讀博士、搞研究的機會。牛津大學是世界著名高校,多少學子嚮往的殿堂。高福舍不得家中父母,有些糾結。
他問楊桂蓮,“媽媽,兒子打算到牛津大學去學習知識。牛津大學在英國,人家說‘父母在,不遠遊’,我該怎麼辦呢?”
“你說說看,想去的原因是什麼呢?”
“那是世界上很有名的大學,能學到很多知識。”
“這些知識對咱們國家有用嗎?”
“太有用了。”
“那就去!對國家有用的東西,都要學回來,咱們不能比外國人差。”楊桂蓮斬釘截鐵地說,“放心去,不用擔心爸爸媽媽。”
母親的話是定心丸,也是命令。高福安心遠赴英國,踏上異國求學之路。臨行前,楊桂蓮叮囑他,“記住,學成之後,趕緊回來,祖國需要你,爸爸媽媽也需要你。”
同樣叮囑的話後來又出現在高福的弟弟高山和高峰的耳畔。
把孩子們送到國外,楊桂蓮心裡都是牽掛和不捨。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常常撫摸著一家人的合照,偷偷思念。
只要他們打電話回來,她一定會說,“我們好著呢,你們放心!”從來都不會將家裡的煩心事告訴自己的孩子,只為讓他們專心學業。
2004年,高福告別了國外安逸的生活,毅然帶著家小回到國內,擔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十幾年的時間,他去牛津、哈佛這些世界最頂尖的高校,學到了領先的技術,接觸到先進的科研理念。他把這些寶貴的財富帶回來,持續釋放,推動國家的科研水平達到更高的臺階。
高山和高峰也學成歸國,分別在蘇州大學、四川大學擔任教授,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為國家的科研事業不斷髮光發熱。
母親的囑咐,他們都做到了!
2018年4月,76歲的楊桂蓮因病離開了人世。離世前幾年,她總瞞著病情,不讓遠方的孩子們擔心。
“國家需要他們,讓他們忙吧!”
一個樸實、智慧的母親,這是她心底的聲音。
“她是一個大寫的人!”高福在楊桂蓮的祭文中這樣評價道。她用人生的大智慧,為後代樹立了良好的家風,並且得到傳承。
孫輩們當中已有四個博士,兩個碩士。他們仍舊拼搏著,想必未來定會有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