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最終目標是奪取明朝天下,他知道明朝雖屢敗於後金,國力大為削弱,但畢竟在中原地區綿延了數百年,根基牢固,並不是輕易就可以戰勝的。
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敗不久死去,皇太極一上臺,就致函寧遠巡撫袁崇煥,傳達了講和的意思。袁崇煥針鋒相對,回信提出了講和的條件,要後金從佔領的遼東地區退出。在講和的問題上,雙方都沒有多大誠意皇太極不過是想爭取時間對朝鮮用兵,而袁崇煥也在爭取時間加強防禦。
(1627年)正月,皇太極命大貝勒阿敏、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等統率3萬軍隊東征朝鮮,在朝鮮土地上點燃了戰火。阿敏羅列朝鮮不遣使吊努爾哈赤之死等7 大罪狀,率兵猛攻,佔領平壤。朝鮮國王李棄京城,帶著妻子逃到了江華島,派其弟原昌君與後金講和。三月,阿敏和朝鮮在江華島殺白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後金大掠三日而返。後金對朝鮮的勝利破壞了朝鮮與明朝的同盟關係,解除了後顧之憂。
在與朝鮮簽定"兄弟之盟"後,皇太極將軍事觸角伸向了明朝的遼西地區,以實現他一統天下的宏圖。
明朝在薩爾滸戰役中遭到慘敗,迫使它從戰略進攻轉為防禦,直至退卻,但退到遼西地區,就不想再退了。整個遼瀋地區被熊廷弼稱為"神京左臂",京師、山海關、遼瀋,形勢完整、臂指相連。遼瀋失掉後,遼西首當其衝;遼西不保,山海關即失;山海關一失,京城就暴露於敵前、其危亡必在旦夕之間。因此,明廷採納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意見,在遼西地區派重兵鎮守,雙方在這一地區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拉鋸戰,激烈爭奪每一個屯堡、軍事要塞和城鎮。
(1627年)五月,皇太極首次率大軍徵明,開始了與明朝爭奪遼西的拉鋸戰。當時,皇太極派遣徵朝鮮的大軍剛剛回到瀋陽,他便得到一個重要情報∶明軍正在加緊修築錦州、大淩河、小淩河諸城,在其周圍屯田耕種。這些城的修築工程是明軍積極防禦策略的一部分,由寧遠巡撫袁崇煥獨創部署。袁崇煥總結交戰以來的經驗教訓,築起了一道寧錦防線。他認為"恢復之計"在於"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依靠當地人民守衛自己的土地,依靠這裡的肥沃土地來維持人民連軍隊在內的生計;軍事上,防禦為主,出戰、進攻為其次。這一方針完全符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是阻擋後金的攻勢的有效措施。
如果遼西前鋒的軍事要地一旦修繕完整,會給皇太極的進軍造成巨大的障礙。他果斷命令將士們連續作戰,力圖搶在這些城池完工之前,一舉攻克,以使袁氏的防禦體系付諸東流。
六日,皇太極留下貝勒杜度、阿巴泰守瀋陽,自率大軍朝錦州進發。
十一日兵臨錦州城下,對錦州形成包圍之勢,企圖迫使明守軍不戰而降。明平遼總兵趙率教和副將左輔、朱梅等堅守不屈,皇太極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皇太極下令攻城,戰鬥進行了一整天,後金傷亡慘重,而錦州城卻安然無恙。就這樣連續攻了十幾天,還是沒有攻下來。幾次勸降信用箭射到城裡,也沒有迴音;誘使出城會戰,明兵憑堅城據守不出。
皇太極無計可施,只得留部分兵力圍攻錦州,自率主力轉攻寧遠(今遼寧興城縣城)。
坐鎮寧遠的正是名將袁崇煥,他已向朝廷請來各路援兵,出動水師在海上遙相控制,再派部將尤世錄、祖大壽率精兵 4000增援錦州,他們剛要出發,後金兵突然來到,就在城外二里安營,列槍炮,嚴陣以待。皇太極督代善、阿敏等領兵進擊。袁崇煥坐鎮指揮,放射大炮,後金兵一排排倒下,明兵也死傷大半,滿桂身中數箭。這一戰役延續到第二天,明兵發揮槍炮的威力,使後金繼續遭受重大損失,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等被射死,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都受了傷。
寧遠不下、皇太極又返回錦州,再次攻城,已是六月四日。時值暑天,將士中暑很多,土氣、戰鬥力都在下降。皇太極知不可久留,決定班師。第二天,大軍開始從錦州撤退,整整持續了一夜,至次日黎明,經小淩河城,把明兵已修好的城牆和工事全部毀掉,然後揮軍引去。
此戰明軍防守成功,時稱"寧錦大捷"。
袁崇煥正確估量了敵我形勢∶明兵不利於野戰,和擅長騎射的後金兵是無法較量的。只有高築城牆,深挖城壕,堅守城池,用大炮轟擊,以制敵取勝。此種戰略,正好限制了後金兵發揮優勢。
寧錦之戰的失利,使皇太極意識到在短時期內,他是無法攻克遼西的,但不能攻取遼西,便進不了山海關,更別提奪取北京了。在遼西受阻之後,皇太極決定改變進攻路線,首先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蒙古。
明末清初,蒙古分成三大部落;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南蒙古即內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魯特蒙古。漠南蒙古位於明朝和後金的中間,曾經和明朝簽訂一同抵禦後金的盟約。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裔,每年接受明朝廷給的大量"歲賞",同後金對抗。皇太極在對付蒙古問題上要有所進展,必須制服這個勁敵。
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皇太極親率大軍進攻林丹汗,俘獲11000餘人,追到興安嶺。這次出征,後金既打擊了大敵察哈爾,也進一步鞏固了對已歸服的蒙古諸部的統治。更重要的是,皇太極在遼西受阻之後,又透過征服蒙古,找到了進攻明朝的新路線。
袁崇煥擊敗皇太極,獲得寧錦大捷後,上奏崇禎帝,說山海關一帶防務鞏固,已不足慮,但薊門單弱,須防敵人從西路進攻。朝廷沒有多加理會,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奏章。崇禎下旨交由部科商議辦理,但始終遷延不行。
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清兵果然大舉從西路入犯,避開山海關,繞道內蒙古,進攻北京城、這一切都在袁崇煥預料中。
明朝初年為防備蒙古人,對北方邊防全力修築長城,設立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陝西、延綏、寧夏、甘肅九大邊防軍區,即所謂"九邊"。東起鴨綠江,西至酒泉,綿延數千裡中,一堡一寨都分兵駐守。但後來注意力集中於遼東,其他八鎮的防務就廢弛了。明太祖本來建都南京,成祖因為在北京起家,將都城遷過去。在中國整個地形上,北京偏於東北,和財賦來源的東南相距甚遠。最不利的是,北京離長城只有100多里,敵軍一破長城,快馬半天,就兵臨城下。金元兩朝以北京為首都,因為它們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深入中原,如果有變,就可以立刻轉身逃回本土。明朝的情況卻不一樣。明成祖對蒙古採取攻勢,建都北京就是為了便於進攻,後來明朝中後期,兵力衰弱,北京地勢上的弱點馬上暴露無遺。
略順義,至通州,渡河,進軍牧馬廠攻向北京。袁崇煥兩日兩夜急行軍 300餘里。比清軍早到兩天,駐軍於北京廣渠門外。袁崇煥一到,崇禎立即召見,大加慰勞,袁崇煥以士馬疲勞,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禎心中頗有疑忌,不許部隊入城。袁崇煥要求屯兵外城,崇禎也不準,一定要他們在城外野戰。清兵東攻,在高密店偵知袁軍已到,大驚失色,想不到袁崇煥如此神速。
二十日,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袁崇煥親自上陣督戰。從上午八時打到下午四時,惡鬥8小時,勝負不決。打到傍晚,清兵終於不支敗退,退了10餘里。袁軍直追殺到運河邊上。這場血戰,清軍勁旅阿巴泰、阿濟格、思格爾三部都被擊潰。袁崇煥也中箭受傷,中箭的甲胃,像刺蝟似的。袁崇煥連獲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捷,京師轉危為安。
袁崇煥知道這是僥倖獲勝,在軍事上並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僥倖。他對部屬說∶"按照兵法,僥倖得勝,比打敗仗還要不好。"崇禎見清兵沒有遠退,不斷催促袁崇煥出戰。袁崇煥說,估計關寧步兵全軍於十二月初三、初四可到。一等大軍到達,就可決戰。袁崇煥的意思是,大軍在城外堅守,派遊軍截斷清兵糧道,焚燒清兵糧草,再派兵佔領長城各處要隘,使清兵沒有退路,然後與清兵持久對抗。這是一條非常正確的戰略。
但是崇禎是個十分急躁的青年,那時還沒滿19歲,一見袁崇煥按兵不動,不耐煩起來,催他出戰。袁崇煥一再說,要等步兵全軍到達才可進攻,現在只有9000騎兵,和敵兵 10餘萬決戰,難求必勝。崇禎卻懷疑起來了∶"你不肯出戰,到底是什麼居心?想篡位嗎?想脅迫我答應議和嗎?你從前不斷和皇太極書信往來,到底有什麼密謀?你為什麼一早就料到金兵要從西路來攻北京?"崇禎的性格本來就十分多疑,現在兵臨城下,更是又驚又怕。
崇禎帝
清兵於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潰敗後,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舉燒殺。北京城裡居民的心理和皇帝一樣、聽信謠言、說袁崇煥不肯出戰,別有用心。許多人說清兵是他引來的、目的在"脅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張的和議。於是有人在城頭向城下的袁部騎兵拋擲石頭,罵他們是"漢奸兵"。石頭砸死幾名兵士。
就在這時候,清兵捉到兩名明官派在城外負責養馬的太監,一個叫楊春,一個叫王成德。皇太極心生一計,派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甚、達海等人監守。俘虜了兩名小小太監,為什麼還要派五名將領來監守呢?皇太極一生都很愛看《三國演義》周瑜利用蔣幹盜書使曹操中反間計的手法,皇太極非常清楚,他要設計陷害袁崇煥。
高、鮑、寧三人是投降滿清的漢人。到了晚上,鮑承先與寧完我二人依照皇太極所授的密計,大聲"耳語",互相說道∶"這次撤兵,並不是我們打了敗仗,那是皇上的妙計。皇上單獨騎了馬逼近敵人,敵人軍中有兩名軍官過來,參見皇上,商量了好久,那兩名軍官就回去了。皇上和袁督師已有密約,大事不久就可成功。"
這兩名太監睡在旁邊,將兩人的話都聽得清清楚楚。十一月三十日,皇太極命看守者假意疏忽,讓楊春逃回北京。楊春將聽到的話一五一十地稟報崇禎。先前有民謠∶"投了袁崇煥,韃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識》)民眾竟然認為要趕跑滿兵,必須先逮捕("投")袁崇煥。這些輿論,自然傳到了崇禎耳裡,現在,太監們的話更加深了他的疑慮。
第二天,十二月初一,崇禎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以議軍餉為名,命袁崇煥到紫禁城。當時,北京城戒嚴,九門緊閉。袁崇煥和祖大壽坐在筐裡,被人吊到城上。
袁崇煥到了紫禁城平臺,崇禎帝並未議餉,而是下令將他逮捕,下錦衣衛獄。祖大壽眼見之下,手足無措,出北京城後等了三天,見袁崇煥沒有獲釋,與何可綱驚怒交集,立即帶部隊回錦州去了。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隊,在途中得悉主帥無罪被捕,當然也就掉頭而回。崇禎見祖大壽帶領精兵走了,不理北京防務,忙派內閣全體大學士與九卿到獄中,要袁崇煥寫信招祖大壽回來。袁崇煥心中不服,不肯寫,但最後想到"以國家為重"五字,寫了一封極誠懇的信,要祖大壽回兵防守北京。這時候祖大壽已衝出山海關北去,崇禎派人飛騎追去送信。追到軍前,袁部將士怒不可遏,祖大壽軍中喝令放箭,送信的人大叫∶"我奉袁督師之命,送信來給祖總兵,不是朝廷追兵。"使者遞過信去。祖大壽讀後,下馬捧信大哭,一軍都大哭。祖大壽對母親很孝順,他母親又很勇敢,兒子行軍打仗,80多歲的老太太常常跟著部隊。這時她勸兒子說∶"本來以為督師已經死了,咱們才反出關來,謝天謝地,原來督師並沒有死。你打幾個勝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軍,皇上就會答允。現今這樣反了出去,只會加重督師的罪名。"祖大壽覺得母親的話很對,當即回師入關,和清兵接戰,收復永平、遵化一帶,切斷了清兵的兩條重要退路。
這時祖大壽、何可綱等得到袁崇煥獄中手書,又還兵來救。皇太極對袁部畢竟忌憚,感到後路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並不進攻北京,反而寫了兩封議和的信,放在安定門和德勝門城門口,然後取道冷口而還遼東。
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將袁崇煥在北京西市被凌遲處死。《明季北略》記載∶袁崇煥受刑時,人們咬牙切齒,買從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罵一聲。這個記載,未必可靠。但說明當時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誤認為袁崇煥"通敵"。認定袁崇煥是大漢奸的明末遺民張岱在《石匱書後集》中記載了袁崇煥的悲慘下場∶"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手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
後來清兵入關以後,定鼎中原,開始修明史,到了袁崇煥的傳記時,就翻出了滿文件案,把這個計謀大白於天下,乾隆皇帝給袁崇煥平了反。這個反間計沒有用一兵一卒,也沒有放一箭一炮,就讓崇禎皇帝"自毀長城"。
皇太極的反間計能夠成功,也與崇禎帝的少不更事有關。當清兵圍城時,19歲的崇禎張皇失措,不單表現在將袁崇煥下獄一事上。他認為兵部尚書王洽處置事情不善,將其下獄。圍城時一切混亂,監獄中的囚犯乘機大舉越獄,於是刑部尚書和侍郎也被下獄。崇禎又"發覺"北京的城牆不大堅固,於是將工部尚書和工部幾名郎中一一起在朝廷上各打80棍再下獄。三個郎中兩個年老,一個體弱,都在殿上被當場活活打死了。
就這樣,皇太極巧施離間計,騙得無能的崇禎帝殺了袁崇煥。《明史·袁崇煥傳》說;"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