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秋之交,我軍晉察冀、晉綏兩大軍區部隊,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部在山西大同城外展開了激烈的對戰。
晉察冀軍區三縱八旅在副旅長宋玉琳將軍率領下,負責攻打城外的重要關隘——南大廟。
這場戰鬥在拂曉時分打響,持續了整整一個白天,可是直到黃昏時分,我軍也未能攻破南大廟。
我軍進攻不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敵人有坦克助戰。
1945年秋,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時,閻錫山從他們手中接收了數十輛坦克,同時將日軍的駕駛員、機槍手、炮手一併收編了,保留了坦克部隊的原班人馬。
而三縱八旅指戰員絕大部分是冀中的游擊隊員出身,雖然擅長地道戰、游擊戰,陣地戰、攻堅戰卻並非強項,尤其是缺乏打坦克的戰鬥經驗。
更何況,當時我軍武器裝備還比較落後,根本沒有反坦克武器和重炮,雖有寥寥幾門迫擊炮,戰鬥剛一開始就打光了炮彈。等到敵人的坦克出場時,我軍已經無能為力,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
宋玉琳將軍在前沿指揮所看到戰士們在敵坦克的槍炮前不斷倒下,心中萬分焦急,只得下令部隊暫停攻擊。
他召集幹部們開會,想要找出一個破解敵人坦克陣的法子。可是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了兩個小時,始終沒有商量出可行的辦法來。
天氣有些悶熱,讓宋玉琳心中更加煩躁,他便宣佈暫時休會,趁此機會走到指揮所外面去透透氣。
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指揮所外面已經完全聽不到槍炮聲,只有秋蟲在鳴叫。夜幕籠罩著大地,四下裡一片黑茫茫的。
一陣微風吹來,宋玉琳感到很愜意,便信步向前走去,腦子裡卻還在思考著怎麼對付敵人的坦克。
由於夜色太黑,眼前的一切都非常模糊,獨自夜行的宋玉琳剛走出沒多遠,忽然一腳踏空,撲通一聲摔倒在地,竟摔得他頭昏眼花,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
他趴在地上,順勢用手摸了摸,才發現自己摔倒的地方是一條排水溝。幸運的是,溝裡並沒有水,而且土質鬆軟,他身上並沒有摔傷。
宋玉琳苦笑一聲:“一條小小的排水溝,竟讓我栽了個大跟頭!”
他站起身來,用雙手拍打掉身上的泥土,忽然靈機一動,悟出一個道理來:既然一條排水溝就能讓我這條大漢狠狠摔了一跤,那麼為何不用這個原理來對付敵人的坦克呢?坦克雖然火力猛、衝勁大,但也缺乏靈活性,如果在坦克的必經之路上挖上一條大溝,不就能讓它們栽跟頭了嘛……
想到這裡,宋玉琳茅塞頓開,心中大喜:“哈哈,找到破敵之策了!”
他快步走回指揮所,召集各團營幹部重新部署戰鬥。
眾人都覺得奇怪:副旅長剛出去散了幾分鐘步,怎麼這麼快就想到對付敵坦克的辦法了?
宋玉琳笑著把剛才自己不慎摔了一跤的事告訴大家,接著說道:“其實我們早該想到,挖一條壕溝來阻擋敵人的坦克,就是最簡單實用的辦法!”
接下來他們經過商討,確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出動3個營的兵力,在南大廟以北大約三百米處,連夜挖一條1.5米深、3.5米寬、5華里長的壕溝,限天亮前全部完工。
宋玉琳再三強調,挖壕溝不難,難的是一定要在挖的時候做到神不知鬼不覺,這就要求部隊行動時禁止喧嚷和抽菸,必須保持絕對的肅靜。
好在當天晚上星月無光,夜色如同鍋底一般黑,再加上敵人在四五外宿營,為八旅指戰員挖壕溝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戰士們挖的時候又有驚喜,這一帶都是黃土地,土質比較鬆軟,這使得施工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
白天我軍打坦克受挫、戰友們紛紛倒下的情景,更是讓戰士們把心中的悲痛化為力量,每個人都爭分奪秒地甩開膀子幹,竟提前一個小時就全部完工了。
宋玉琳不放心,親自下到溝裡仔細檢查了好幾遍,這才喜滋滋地說道:“萬事俱備,就等著敵人的烏龜殼子來自投羅網了!”
拂曉時分,敵人竟主動前來挑戰,跟前一天一樣,他們仍然讓坦克打頭陣。
敵人顯然被前一天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驅使著坦克肆無忌憚地往前衝,卻根本沒想到解放軍已經在一夜之間佈下了陷阱。
最前面的一輛坦克毫無防備,一頭扎進已經偽裝好的壕溝裡,就再也開不出來了,屁股後面使勁冒煙卻無能為力。
宋玉琳一聲令下,組織強大的火力射殺坦克後面的敵步兵,打得他們紛紛潰退。
經此一仗,敵人再也不敢出動坦克來攻擊,宋玉琳將軍便指揮部隊將南大廟之敵團團圍住,次日上午就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了。
晉察冀軍區三縱司令員楊成武得知戰鬥經過後,高興地稱讚宋玉琳:“這一仗你們打得巧,能在一夜之間找到破敵之策,就此反敗為勝,說明你那個跟頭摔得值啊!”
參考史料:《華北軍區野戰軍征戰紀實》、《中國雄師·華北野戰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