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離楓
編輯|舊聞檔案
前言
“媽媽去哪裡了?”
“她到外面……她到外面去借錢給你治病了。”
見到多日不見的父親,病床上的兒子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隨即又陷入失落,因為父親身後沒有母親的身影。
細心的兒子從父親支吾的言語中看出了端倪,在兒子的再三追問下,父親無奈地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封信。
看著媽媽熟悉的字跡,少年泣不成聲,病魔帶給他的折磨已經足夠痛苦,然而媽媽的失蹤卻讓他徹底崩潰,母親為何會在病危兒子最需要她的時候不辭而別?這個岌岌可危的家庭最後會走向何方?請聽舊聞給您講述。
噩運降臨
上文中的少年名叫皓藍,15歲,來自湖南一個小縣城,沒生病之前他學習優秀性格開朗,然而突如其來的病魔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由於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皓藍一直寄居伯伯家中,半個月前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伯伯將他送到當地一家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皓藍的病情十分危急,建議轉院治療。
很快皓藍便轉院到了長沙湘雅醫院,父母得知訊息後,急忙從外地趕來照顧兒子,然而僅僅過去半個月,甚至檢查結果都還沒完全出來,母親羅香華就趁兒子熟睡時留下一紙書信悄然離開。
“對不起,兒子,媽媽走了,媽媽不能自私地為了你而不管你姐姐,畢竟你姐姐是健康的,只能選擇放棄你,帶著姐姐南下打工賺錢,因為我們身上還欠著別人很多錢,原諒我好嗎?希望你一定要理解我的苦心!”
當時,皓藍的父親譚金鹹正在老家籌錢,母親走後,便只剩下堂姐在醫院照顧他。
堂姐說皓藍的病情正在急劇惡化,持續高燒,使用藥物也沒有很大效果,最高時達到39.8度,皓藍也因此常被燒得不省人事,關節和肛門潰爛持續帶來的疼痛讓他無法忍受,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
病痛讓皓藍無法自由行走,上廁所必須有人攙扶,否則就會摔倒,走路也只能佝僂著身體顫顫巍巍地挪著步子,連上床都十分費勁。
說起這些,堂姐淚如雨下,叔叔嬸嬸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留下皓藍在老家,她一直都把皓藍當做親弟弟看待,對這個乖巧懂事,在校學習成績非常優異的弟弟照顧有加。
籌完錢的譚金鹹趕到醫院後,得知妻子失蹤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譚金鹹說他們兩人平日關係並不好,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找彼此商量;
為了弄清原因,他不斷給妻子打電話,但始終聯絡不上;
就在譚金鹹不知所措時,皓藍堂姐在社交軟體聯絡上了女兒莎莎,莎莎告訴堂姐,自己和母親正在車站附近的安置小區落腳,可當她詢問到具體地址時,莎莎便不再回復。
為了儘快找到妻子,譚金鹹立即趕往女兒所說的安置區試圖尋找。
一路上,他再次撥打妻子和女兒的電話,依舊無人接聽,這讓他內心變得忐忑不安。
難道妻子真的狠心放棄兒子,帶著女兒離開嗎?
母親的無奈
到達安置小區後,譚金鹹在馬路邊見到了正在等紅綠燈的羅香華,他立即朝她的背影跑去,一把把她拽到路邊。
“你跑什麼,為什麼要丟下兒子?”
面對丈夫的質問,羅香華捂著臉痛哭起來,“我沒有錢了,沒有錢給他治病了!”
“沒有錢你就可以離開嗎?跑了也不說一聲,你知道兒子一個人在醫院多可憐嗎?他一直問媽媽去哪了,我都不敢說實話,只能說你去借錢給他治病!”
“你以為我想這樣嗎?醫院兩三天催一次,一次就要交好幾千,我所有的親戚都借了個遍,已經沒有人可以借給我了,你知道我壓力多大嗎?”
“那你現在準備跑去哪裡?你是他媽媽,你能逃避這個責任嗎?”
“去打工賺錢啊!我跑什麼,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第二個人比我更愛我兒子嗎?”
在外打工多年,吃了多少苦都沒有半點怨言的羅香華,此刻卻被兒子昂貴的治療費用擊垮,如今負債累累,兒子的病情依舊沒有好轉,讓她一時間陷入困境,只能選擇放棄照顧兒子,外出打工賺錢。
譚金鹹說他在想辦法到處借錢,這次醫院的費用已經交上,希望她可以回到孩子身邊照顧。
“就算要走,你也不能在這個時候走,我還要去籌錢,你不在,誰來照顧兒子?”
“你能籌多少,夠用嗎?只會給這個家帶來更大的負擔!”
羅香華的態度還是猶豫了,一再強調兒子的治療費用無休無止,無論是她還是丈夫,付出到最後除了欠下一屁股債,都只是於事無補。
“你一個當媽媽的說出這種話對得起兒子嗎?”
“你看不出來我是被逼無奈的嗎?你去問一下兒子,是我愛他多一點,還是他爸爸更愛他,他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嚴重,以為自己只是得了骨髓炎!”
這句話從羅香華口中說出似乎顯得格外諷刺,不知她是否明白,一向疼愛自己的母親卻在自己病重之時選擇拋棄,對於皓藍來說沒有什麼能比這件事更加刺痛他。
為了擺脫丈夫的糾纏,羅香華無情地表示與其把精力耗費在兒子未知的病情上,不如好好地照顧健康的女兒,一味吊死在一棵樹上既無望也毫無意義。
聽了妻子這番絕情的話,一直選擇容忍的譚金鹹頓時火冒三丈,當街與她動起手來,兩人相互撕扯的畫面在一直圍觀熱鬧的群眾眼裡也許更顯滑稽。
羅香華的論調看上去有那麼點道理,但對於皓藍來說,此時病魔吞噬的不僅是他的身體,還有他脆弱的心靈,病危的兒子最需要的除了治療之外,父母溫暖的關懷與陪伴對他來說也是無比珍貴的精神上的激勵;
在譚金鹹眼裡,羅香華始終強調的就只有片面的困難,根本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無論他如何勸說妻子就是不願回到兒子身邊。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時,醫院傳來兒子病危的訊息,譚金鹹只好把眼前的事放下,立即往回趕。
“流了好多血,快來救救我!”
一回到病房,譚金鹹便聽到兒子慌張的叫聲,他加快腳步跑到床邊,見到兒子鼻子裡不斷流出鮮血,他急忙拿著紙巾幫忙擦拭。
流鼻血是兒子的病情之一,他和兒子一樣感到害怕,害怕這是不好的徵兆;
就在譚金鹹為兒子病情擔憂時,皓藍的眼神裡卻充滿著無盡的失落,譚金鹹知道,這是因為兒子發現了只有他一人回來,沒見到母親,敏感的少年臉上的悲傷非常明顯;
離開前答應兒子會找回母親,最後卻沒有做到,這讓譚金鹹倍感愧疚,
“你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離開嗎?”
“為我賺錢。”
“你希望她去賺錢嗎?”
“不希望。”
“那你想要什麼?”
“要他們陪我。”
雖然皓藍從小跟著伯父生活,可他仍然需要父母的關愛。
他說自己常常會在夜裡想念父母,有時還能夢見他們,但隨著自己長大他對父母的記憶開始變得模糊,乃至見到父母時都認不出他們的模樣。
所以他每年都十分盼望著過年的到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父母才會回家與他團聚,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家的溫暖。
有相聚就有離別,每次過完年,父母都騙他說不會走,然而每一次都一走就是一年,這讓他深深地感覺到被拋棄的失落。
可是懂事的皓藍選擇將這一切壓在心底,他從未向父母訴說,即便心裡難過,也從不抱怨,此刻他奢求的不是治好自己的疾病,而是希望父母能夠長久地陪在自己身邊,親情對他來說更重要;
最終的診斷結果
雖然羅香華一直拒絕回到兒子身邊,可當得知皓藍診斷結果已出,她便匆忙趕回醫院,見拿到結果的丈夫臉色凝重,她心慌地上前想要拿過診斷單檢視。
難過而又失望的譚金鹹,狠狠地推開了妻子,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羅香華頓時急得大哭起來。
“我到處借錢給孩子治病你借了嗎?我不怪你,你反而怪我!我在家辛辛苦苦帶孩子你帶了嗎?當初我說沒有錢了,讓你打點回來你打了嗎?你只打五百塊算什麼!”
面對妻子的指責,譚金鹹沒有過多反駁,此刻的他內心充滿著憤怒和絕望。
樓道里,他再次對妻子動手,這位少言寡語的父親再也忍不住了,他對妻子的失望,化為了衝動,旁觀者將他們勸開,羅香華從丈夫手裡搶走了確診結果——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她心裡清楚這種癌症有多可怕,連日來的擔憂在成為現實的那一刻,徹底擊垮了這位母親,她拿著兒子的確診書哭成了淚人,淚水順著臉頰打溼了這張無法改變的A4紙;
實際上在兒子生病之前,羅香華就辭職回家照顧他很長一段時間,她說皓藍最初只是腳痛,她以為是長身體所導致的症狀,就給孩子煮了排骨湯,結果所緩解。
以為兒子已經康復的她,接下來又把孩子託付在伯伯家,獨自外出打工,期間兒子的情況再次復發,伯母帶他去看醫生後,吃了藥也沒事了,誰都沒想到最後會衍變到這種地步。
母親離開的真正原因
醫生說,孩子的治療目前只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儘快做化療,另一種是找到合適的骨髓完成配型,可無論哪一種至少都需要一百多萬的手術費用。
聽到這個天文數字,羅香華瞬間感到無比地絕望,加之丈夫一直都把所有過錯都推卸到她身上,一時間她委屈得再次奪門而出。
難道羅香華又一次對兒子的責任選擇了逃避?
羅香華表示自己逃避的並不是責任,而是對兒子的鉅額醫藥費感到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一天天被折磨得消瘦,她根本沒有辦法面對。
因為她深愛著兒子,害怕失去,才不敢去正視兒子的病情。
而她之所以不將心事道出,是因為常年跟丈夫鬧矛盾,夫妻關係早已名存實亡,壓根就不想跟他多說,甚至不願與他同在一間病房裡照顧兒子。
與其遭受這樣雙重的痛苦,她情願選擇外出打工賺錢。
兒子的心願
“我希望他們和好,不要吵架,想要他們一直陪在身邊,不要出去打工。”
當記者把皓藍錄製的影片給羅香華看時,她淚如雨下,看著畫面中瘦弱的兒子,她將影片放了一遍又一遍。
此刻她能夠想象兒子孤獨地躺在冰冷的病床上獨自與病魔抗爭的樣子,這是成年人也許都承受不了的打擊,何況他還是個孩子
確診後,皓藍必須馬上接受化療,不僅需要鉅額費用,更需要母親的陪護,譚金鹹再次選擇向妻子低頭,表示無論之前有什麼樣的怨氣都希望她先放到一旁,能夠和他同心協力、並肩作戰,爭取讓孩子早日康復。
沒錯,在兒子的命面前,家庭的一切矛盾都已然不重要。
羅香華決定回到兒子身邊,把他的病治好。
再次來到病房,羅香華帶著歉意緊緊地抱著兒子,嘴裡不斷呼喚著他的名字;
或許是因為病痛的折磨需要被安慰,又或許是真的害怕母親會真的拋棄自己,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脆弱的皓藍脫口而出一句“想你了”,便再也撐不住哭了出來。
“你要知道媽媽是最愛你的,你在媽媽心裡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不會丟下你。”
“我知道……你不要出去打工了。”
羅香華一邊給兒子擦淚一邊答應道:“不打工了,媽媽不打工了,媽媽照顧你,媽媽不騙你!”
最後,皓藍終於等到了父母伸來的雙手,得到了自己一直渴望得到的溫暖。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什麼?是溫暖的避風港,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歸屬感。
在磨難面前,他們最先想到的永遠是家,因為家裡有這山一般高大,能夠依靠的父母。
對於每一對夫妻來說,生孩子並不是所謂“傳宗接代”的任務,而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便產生的必然責任,這種責任叫“爸爸媽媽”。
有時候孩子的依賴是一種信任,而為人父母是不是不應該辜負這樣的信任?
但願每個孩子都不會在任何情況下被拋棄,但願噩運來臨之時,他們能夠回到那個叫“家”的港灣,得到父母的庇護。
祝福皓藍,祝福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