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關係為什麼“鐵”之五
作者:桅杆
1965年8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爆發第二次戰爭後,中國立即給予巴基斯坦聲援和支援。巴基斯坦當時認為:西巴完全有能力打敗印度,但東巴非常脆弱,希望中國在東巴附近採取軍事行動,牽制在東部地區的印度軍隊,使其不敢西調或進攻東巴。
9月6日,印軍違反國際法準則,直接進攻巴基斯坦本土後,巴方要求其盟友美國依據雙邊協定,向巴方提供緊急軍事援助。但美國不僅不援助,還宣佈中立,並對印巴兩國實施武器禁運。此舉對巴方打擊很大:巴軍的主要裝備幾乎全由美國提供,而印度的武器來源還有蘇聯等國,且軍事物資儲備更多。對巴基斯坦來說,美國的武器禁運無疑是釜底抽薪。
由於現代戰爭消耗巨大,巴軍很快就會彈盡糧絕,戰敗只是遲早的事。巴方只得頻頻向中國求助,特別是請求中國出兵,在東部夾擊印度。面對巴方的多次求助,中國採取了3項措施:
一是在9月17日凌晨,向印度駐華大使遞交了一份措辭異常強硬的照會。嚴正要求印度在收到照會後3天內,拆除印軍在中國與錫金邊界的所有工事,立即停止對中國的一切入侵併保證不再騷擾。還打破常規,在當天的人民日報上全文刊登了照會內容。
二是在接近東巴的中錫邊境地區集結軍隊,並同時向4個山口逼近,擺出進攻架勢。實際上,中國軍隊當時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印度不接受中方照會所提出的要求,進攻行動就會展開。
中國慷慨無私地援助了當時自己也沒有完全普及的59式坦克,解了巴基斯坦燃眉之急
三是透過印度尼西亞,向巴軍方提供緊急軍事裝備和物資援助。之所以利用印尼作為中介,是為了避免刺激美、英和印度等國。9月19日,中國再次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印方須在1965年9月22日午夜前,拆除它在中錫邊界中國一側和跨邊界線上的所有56個侵略工事,立即停止在中印、中錫邊界的一切入侵活動,送回被印軍劫走的中國邊民,歸還被印軍搶走的牲畜,並保證今後不再越境騷擾。
印度為避免兩線作戰,完全滿足了中國提出的各項要求,在21日即放棄或拆除了上述地區的56個軍事工事,歸還了被印軍劫掠的藏族同胞及牲畜等。中國軍隊隨即控制了這些工事。印度在接到中國17日照會後,曾立即要求美國公開宣告,表明“一旦中國進攻印度,美國將會干涉,並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的態度,但是美國拒絕了印度的這一要求。正是因為中國及聯合國的施壓,印度才迅速接受了安理會20日透過的停火決議,結束了第二次印巴戰爭,從而使武器消耗殆盡的巴基斯坦避免了戰敗的危險。
中巴事實上的軍事同盟關係,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事實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盟友,在各方面給予了巴基斯坦極有力的支援。尤其是出動軍隊威逼併牽制東部地區的印軍,使之不敢西調,也阻止了印軍對東巴可能的進攻。這樣,使巴方可以集中精力於西部戰場,並在巴軍彈藥即將耗盡時發出“最後通牒”,迫使印度同意停火。
但透過這次印巴戰爭,也暴露出中巴同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有:一是雙方雖已結成事實上的軍事同盟,但並沒有建立應對戰爭的軍事協調機制,尤其在印軍違背常規,突然進攻巴基斯坦本土時,雙方都有些措手不及。
二是地理上的阻隔,極大地限制了中國援巴的效率。儘管中巴、中印都是鄰國,但橫亙其間的雪山使中國無法迅速有效地向西巴提供物資援助,我軍無法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南下支援東巴。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中國援助巴方的軍事物資,除一部分透過空運及時抵達西巴戰場外,其他大型裝備直到停火後才到達巴基斯坦。這種地理上的阻隔在之後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體現更加充分:由於印度選擇在冬季進攻東巴,大雪封山之下,中國軍隊即使有意願,也無法南下支援東巴作戰。
三是受國力限制,中國當時對世界局勢的影響力以及對外援助的能力都較弱,巴基斯坦將一國的安全都寄希望於中國是不現實的。
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巴基斯坦,當時也都明顯意識到這些問題。戰後,巴基斯坦開始調整其“一邊倒”的政策,轉而採取“等距離”外交,尤其是積極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巴總統阿尤布·汗在1965年12月訪美時就公開表示:“美國對巴基斯坦安全負有第一責任,中巴沒有安全協定。”同時,中巴也對兩國關係做出一些調整:雙方放棄了事實上的軍事同盟關係,轉而維持一種特殊友好關係。這樣,中國也放下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應當說,在經受第二次印巴戰爭考驗之後,中巴關係開始走向成熟,成為戰略伙伴關係。
在上述三個主要問題中,由於中巴放棄了軍事同盟關係,第一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為解決第二個問題,即克服地理上的障礙,中巴兩國在戰後不久,即從1966年開始修建喀喇崑崙公路。歷時13年,這條全長1032公里的公路在1979年全線通車。其中巴基斯坦境內616公里,中國境內416公里。巴境內的路段也全部由中國援助並建設。
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北起喀什,經中巴邊境紅其拉甫口岸,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穿越喀喇崑崙、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西端。這條公路極大地改善了中巴之間的地理阻隔,對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條公路也打通了中國直達印度洋瓜達爾港等港口的陸路通道,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尤其是便利新疆的貨物出口。但這條公路1年中有半年因大雪封山不能通行,其價值也因此打了折扣,無須過度誇張。
對於第三個問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持續提升,無論是全球影響力還是援助能力,比當年都大為提高。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中巴兩國長期給予對方必要的支援。局勢變幻,中巴也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和適應兩國關係。
順便說一下:巴基斯坦還是1971年中美關係“破冰”的中介人:尼克松在1969年上臺後,為了從越南“體面”地脫身,設法改善對華關係。但苦於當時中美沒有溝通渠道。而當時巴基斯坦與中、美兩國都保持友好關係。1970年10月25日,巴總統葉海亞·汗訪美時,尼克松請他作為中介人,傳達美方願與中國和好及派人秘密訪華等資訊。葉海亞隨即於11月10日到訪北京,轉達了尼克松的口信。周總理答覆:只要美國有解決臺島問題的誠意,中國歡迎尼克松派特使訪華。
在巴總統的牽線下,1971年7月9日,到訪巴基斯坦的基辛格在伊斯蘭堡突然“失蹤”了2天。實際上是葉海亞·汗派飛機將基辛格送到了北京,中美關係的大門就此開啟。
此外,在應對蘇聯侵略阿富汗問題上,中巴兩國也曾密切合作。這是題外話了。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