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居住著一群來自神秘的“黑葉精靈”。它的頭頂有一撮豎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個毛旋,兩頰從耳尖至嘴角處各有一道白毛,形狀好似兩撇白色的鬍鬚。沒錯,它的名字叫黑葉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天讓我們走進麻陽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近距離的與這群精靈“對話”。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片由喀斯特地貌構成的石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帶狀分佈的山峰,以及兩岸蔥蔥郁郁的植被,覆蓋著陡峭巖壁,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黑葉猴棲息的最佳場所。
黑葉猴是典型的群居動物,與金絲猴、獼猴等靈長類類多由幾個家庭組成的大群居生活不同,黑葉猴猴群是以單一家庭為單位,一般只有3-10只。在這裡,就生活著72群580餘隻,因此麻陽河保護區也被譽為“黑葉猴的王國”。
記者一路沿著麻陽河谷邊的險要便道往裡走,兩隻正坐在路邊相互擁抱的黑葉猴,瞬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作為家庭群居動物,專家判斷,附近一定還有別的家族成員。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黑葉猴的家庭一般都是由一雄多雌的家庭結構組成的,還有一些青年個體和幼年個體,這樣組成一個單獨的家庭群,那麼群與群之間一般是不會同一地區分佈的,是這樣的一種社會結構。
走進黑葉猴的“領地”內,樹上枝頭就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記者發現,幼年黑葉猴的顏色與成年猴有些不同。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這個肯定是新出生的幼猴,正常情況下新出生的全身是金黃色,一個月以後開始變黑,六個月基本上就全部變成跟成體顏色差不多了,它現在還沒有完全變完,所以它是剛出生大約只有三到四個月的樣子。
今年年初,在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出現了同一猴群接連出生四隻幼猴情況,這一情況世界罕見。保護區工作人員肖治金,向我們展示了剛出生不久的四隻小嬰猴影片。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 肖治金:今年一至二月份出生的那四隻小嬰猴,很可愛的,你看正在吃奶。你看這幾隻猴子相當活潑,基本上已經全部變黑了,看起來非常健康。
鄧懷慶告訴記者,黑葉猴繁殖率很低,同一只黑葉猴母猴,兩三年才會產崽一隻。因此,每一隻新生幼猴,在種群裡都會得到家庭成員的百般呵護。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幼猴剛出生後,會受到群體所有成員的關心和愛護,除了它的媽媽之外,其它成年猴還有青年個體都會對它進行一個關心愛護,在群體當中是最受到保護的一個小寶貝。
護林員肖治金和黑葉猴的守望
正在吹哨子的人名叫肖治金,今年59歲,是麻陽河保護區的護林員,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他風雨無阻守護著這些黑色精靈,一代代繁衍生息、生長。如今,他已堅守了三十多個年頭。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 肖治金:投食馴化的整個過程起初是比較辛苦的,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要跑到洞口,為它投放食物,一直要觀察到它能夠進食。
肖治金說,黑葉猴生性警覺,見人就躲,聽哨就跑。為了解黑葉猴生活習性,他曾長時間堅持每日守在山洞。從隱蔽投食到引導投食,現在只要哨聲一響,麻陽河兩岸的黑葉猴就會聞聲而來,一個接著一個從他手中拿過食物。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 肖治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的時間是1989年正月初一的早上,初一是過大年,我去投食的時候三聲哨音一吹,猴子就從猴王洞跑到了河壩我這裡,當時那個心情是非常激動的,非常高興的。
黑葉猴不同於常見的其它樹棲類靈長類動物不同,黑葉猴白天在森林裡覓食、生活,而晚上夜宿於巖洞。麻陽河保護區有一個猴王洞,洞口約20米寬,高約15米,洞內約有兩個籃球場大小,洞頂部吊下的怪石相互間形成的石縫,這裡正是黑葉猴賴以生存的“家”。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黑葉猴居住的洞穴全部都是天然形成的,這個猴群是一個比較大的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猴群,它住的這個猴王洞,也是目前已知的夜宿地當中最大的一個洞。
這個“猴王洞”是一處典型喀斯特地貌洞穴,在洞內,專家發現了多處黑葉猴的居住痕跡。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黑葉猴是一個比較愛乾淨的動物,它在夜間排便排尿的時候都要到洞外排,排洩物從洞口往下流,所以它住的洞穴都有這種黃色的痕跡,就可以判斷它在這裡居住過。
經過對洞內環境的仔細觀察
專家確定這個“大家族”
已經搬“家”了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已經沒有了新鮮糞便,說明它至少兩三個月沒有在這邊活動,我們也知道一群猴子有好幾個夜宿地,它有更換夜宿地的這種習性。
我國黑葉猴保護初見成效 種群數量近1700只
國家林草局最新發布,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保護變好,我國黑葉猴種群數量,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1500多隻,增至目前的近1700只,而全球僅存有1900多隻野生黑葉猴。主要分佈棲息於我國的貴州、廣西、重慶三地。與常見的其它樹棲類靈長類動物不同,黑葉猴是典型的巖洞棲息動物,是喀斯特石山生境的指示物種。
貴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鄧懷慶:對於黑葉猴來講,它是在靈長類當中唯一隻生存在喀斯特石山地區的一個物種,因此它屬於這種南方喀斯特山地的一個指示物種,也是一個旗艦種。
為保護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1987年,建立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改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黑葉猴種群分佈最為集中,種群數量最大的地區。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涼橋站負責人 楊朝輝:同時對黑葉猴的種群數量以及種群動態變化進行長期監測,另外我們也加強了對黑葉猴的科學研究與保護宣傳力度,透過這些措施,使得保護區的黑葉猴種群數量也在逐漸增多,在保護黑葉猴的同時,林麝、獼猴、紅腹錦雞等其它野生動物也受到了很好的保護。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貴州、廣西、重慶三地的黑葉猴數量已有明顯恢復,貴州省由原來的900餘隻增長到1200餘隻,廣西省黑葉猴種群數量由原來的300只增長到380只,重慶由原來的150只增長到200只左右。
黑葉猴種群數量的恢復,同時還證明了中國西南地區喀斯特石漠化的趨勢得到了遏制,喀斯特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記者:熊鑫 實習:王昌瑞 銅仁臺:龍靖兮 張軍 沿河臺